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票据业务风险管控研究

2016-11-19李梦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控票据新常态

李梦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票据作为信用工具,其规模与日俱增。但经济进入新常态,票据在发挥其信用功能的同时,其风险日见端倪;因而银行必须加强管控,使票据业务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票据;新常态;风险管控

近年,我国的票据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调整信用结构、增加盈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然而,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票据业务的风险日显,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对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理论与实务出发,研究了当下经济和票据市场的发展,对票据的风险管控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新特点

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挡、结构的调整和动力的转换,及中小微企业国家着力的培育,其必然会使票据业务异彩纷呈。据相关报告: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且由中小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三分之二。

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的市场化,为票据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在金融脱媒背景下,票据市场发展呈多元的态势,市场参与主体增多,越来越多的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涉足票据市场,票据及衍生品琳琅满目。利率的市场化,使票据业务盈利空间收窄;融资、托管、交易咨询、信息服务等多元化综合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互联网票据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向创新驱动。P2P网贷迅猛发展并扩展至P2B,以商业汇票为质押,采取票据收益权转让方式的P2B线上票据业务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更多的主体参与票据业务提供了可能性,也推动了商业银行加大票据业务的创新力度。

二、新常态下票据业务的风险

巴塞尔协议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交易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票据当事人的激增与频繁流转、代持代保管、逆流程等新模式都对票据业务的安全性带来了挑战。民间借贷市场的活跃催生了资金票据掮客,为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在互联网创新浪潮下,跨市场、跨区域、跨产品的票据创新,动了银行的奶酪,为了争市场,他们须对跨市场客户资质、业务运作模式、资金管理、风险识别与定价、业务系统支持,再认识与流程再造。认识的不到位、设计缺陷和漏洞,极易导致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随着经济的“三期叠加”,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出现资金链断裂、逃债跑路现象,使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个别贷款企业因受限行业发展限制,转而通过票据获得银行信用。更有甚者通过虚构交易背景,利用票据融得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造成票据到期而没有支付能力,使银行不得不为承兑申请人垫款,发生资产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当前银行间竞争激烈,票据业务不仅增加收入,还能派生存款,激发了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导致承兑和融资性票据非理性膨胀。个别银行迫于绩效和员工业绩考核的压力,甚至承兑、贴现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造成信用膨胀、产生金融泡沫,未充分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监管机构重拳出击,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使合规风险凸显。

市场风险指因利率、汇率、股市价格等变动而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资本市场的挤压等因素使票据业务资金成本不断抬高;货币资本市场融合趋势增强,跨市场波动传导影响加大,激烈的价格竞争;都会拉低票据业务的收入水平。

此外票据业务还面临道德、政策、法律、自然与社会等风险。

三、票据业务风险管控对策

加强票据市场环境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票据融资业务。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现实,调整和完善票据法和相关法规,从票据自身的本质特征出发,发挥票据的作用,并从法律上给予其融资功能的确立。可以尝试有计划有步骤地放开融资性票据,缓解企业融资难,促进票据市场稳健快速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票据业务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强化对票据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加大对违反监管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

加强信用与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用体系。票据出票人的信用是票据市场风险管控的关键点之一。一个成熟的票据市场须臾不能离开完善的信用体系的支撑。要强化市场主体的诚实信用理念,弘扬诚信道德;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公开、透明、可信度高的统一票据信息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风险。

银行要充分认识票据业务风险,树立全面防范意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风险日益凸显。客观要求银行高度重视票据业务风险管控,审慎经营,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合理确定票据业务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找到风险防控与收益、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加快业务创新,把控风险。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单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难以为继。要由持有票据向管理票据、经营票据转变;票据的盈利模式也将由持票生息为主向持票生息、交易获利和票据服务转变。拥抱互联网+,为减少票据风险创造有利条件。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加快推进纸质票据电子化,实现票据交易的电子化、集中化。搭建集中报价撮合、信息查询等综合信息平台,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市场发展,为全面风险管控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结论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要使票据业务发展努力适应“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经济发展模式,把握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严格把控风险,做好票据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使票据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潘梅,喻诚,耿天舒.新常态下票据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2015(07):21-25.

[2]金旗,高歌.问计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J].中国银行业,2015(04):86-88.

[3]刘诗.关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防范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2015(08):37-38.

猜你喜欢

风险管控票据新常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