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11-19李伟荣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营改增案例

李伟荣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第三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高,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应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的时候,营改增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新政策自2012年试点至今,已经普及到了更多行业。因此,本文拟从促进现代服务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理论分析、案例佐证、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现代服务业施行营改增的必要性,探究了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后的现状,发现了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现代服务业;影响;问题;对策;案例

就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来看,单一的营业税已无法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势在必行。从最先实施营改增的上海来看,据上海税务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2月底,上海共有34.7万户企业纳入试点,总体减税1185.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整体减税412.1亿元,出口应税服务享受退、免税额167.1亿元,试点下游企业新增抵扣606.1亿元。据新华网的官方报道显示,在试点的12个省市中大部分企业的税负压力有所降低,但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别服务业的税负压力。为保障营改增政策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就需要分析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早应对,避免其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税负压力。综上所述,就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现代服务业施行营改增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朝着专业精细化、产业间融合渗透加速、产业发展更加新型化、业务日趋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营改增的落实必然会重视劳动成本的问题,可见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政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营改增之前,现代服务业普遍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征税差异问题明显。

营改增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有利于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整个服务业形成积聚型规模,促进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营改增符合金融化和服务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税收政策更加国际化和现代化,有利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和进步。所以,现阶段在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是必要和重要的,且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实施现状分析

2012年1月,现代服务业营改增政策首先在上海试点,之后扩展到北京市、天津市和江苏省等8个省和宁波、厦门、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目前,从其实施结果来看,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之处。例如,节约了现代服务业的税负成本、改善了现代服务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扩大了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及生产,有效地规避了重复纳税等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经验不足导致的理解困难、不同门类的服务业所适用的税率重新划分导致的新税负加重、不同行业营改增时间的差异、一些现代服务业企业取得可抵扣票据贫乏等客观因素致使一些企业的纳税款在营改增后不降反升。

2012年全年,上海市服务行业试点一般纳税人开给非试点纳税人和其他省市纳税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共计218.2亿元,与试点前相比,新增抵扣税额165.3亿元;同时,上海现代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共减少15亿元的税负负担,降幅为40%; 2012年9月,北京正式实施营改增,相比其他城市,北京市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比较大,营改增后现代服务业的税负有了比较大的降幅,实施营改增一年来,北京部分现代服务业减税136.3亿元,税负总体下降37.2%,其中一般纳税人减税117.7%亿元,税负下降35.61%,而小规模纳税人共减税18.6亿元,税负下降17.77%。每个省市实施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压力都有不同程度减少,由此可见,营改增的实施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税负压力的降低。

此外,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的工作报告显示,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也就说营改增后,不论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会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在营改增之前,我国并没有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之分,营改增后,对于诸如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企业等营业额在500万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会直接受益。

三、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营改增的实施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营改增在各个省市的实施过程中虽未达到完美的效果,但初步达到了国家结构性减税的目标。要想在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的落实营改增政策,让更多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受益,就需及时发现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所以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查阅了资料,发现我国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后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增加了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税负压力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新政策的落实和推广都会给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现代服务业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实行营改增政策后,税率的变化,暂时会增加部分行业的税负压力,例如,鉴证咨询服务企业中一般纳税人由营业税的5%上调至增值税的6%,税负压力小幅增加,而交通运输业中,一般纳税人的税率由营业税的3%上升到11%,对不少企业产生了较大的税负压力。例某市保安服务公司的押运业务原适用税率3%,改增值税后则采用11%的税率,企业表示由于人工成本为主,几乎无抵扣项目,纳税压力可想而知,只能寄希望行业协会与税务部门的协调解决。

(二)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营改增后,为了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享受营改增的税收优惠,需要企业财务人员细致分析企业涉及税目及分类,并按相应税目、税率划分核算应税收入;在进行税务核算过程中增值税申报表项目繁多,数据量较大,相比原来操作较为简单明确的营业税申报,增值税申报显得更为复杂,有些财务人员对于营改增带来的新压力显得措手不及,对于信息化税务稽核系统操作能力不够强,进而在税务核算、缴纳等工作中出现人为的失误和错误。

(三)增值税申报缴纳过程中存在漏洞

据调查,在现代服务业企业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申报缴纳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增值税存在多档税率,增加了税收征管部门管理的压力。营改增前我国的增值税只有两档17%和13%,小规模纳税人统一为3%,实施营改增后,增加了11%和6%两档,即交通运输业适用11%,部分现代服务业为6%,而问题是一般纳税人往往会选取企业经营的多种劳务中税率最低的项目进行申报,申报环节不规范,大大增加了国税部门稽核工作的压力。

四、应对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纳税工作高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和相关调查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落实“以扣抵征”政策,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落实“以扣抵征”政策是解决部分现代服务业存在税负增加现象的有效措施。“以扣抵征”政策必须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其落实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升级企业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二是及时掌握国家就相关行业营改增政策出台的辅助规定,例如,就进项税额多出部分直接“退税”处理等。三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合作,尽可能取得抵扣发票。

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是降低部分现代服务业税负压力的又一重要方法。企业首先要做好营业税和增值税负担均衡点的计算工作,例如,某鉴证服务企业的营业额为A万元,可以抵扣的外部采购成本为B万元,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城建税为7%,教育附加费为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其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A×5%+A×5%×(7%+3%+2% )=0.056A,而营改增后,其增值税税率为6%,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及附加=[A÷ (1+6%)×6%- B×17%]×(1+7%+3%+2% )=0.063A- 0.190B;若改征前后总体税负持平,则:0.056A=0.063A- 0.190B;B/A=3.684%。由此可见,当鉴证服务企业的外部采购成本占营业额的比重为3.684%,营改增对其没有影响,当外部采购成本占营业额的比重大于3.684%,企业赋税就会有所降低,反之则会增加。所以,鉴证服务企业可适当增加固定资产的采购量,以达到以扣抵征的目的。

此外,企业还应有长远战略规划。例如,鉴证服务企业属低耗能、高效益的“绿色经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与鼓励,随着其产业链的逐渐延伸,将会有更多的抵扣项目来平衡税负增加部分,所以从长远看,其税负压力一定会逐渐降低。

(二)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解决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和错误,进而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大环境下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财务人员首先要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及时掌握相关营改增政策,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二要敢于接受新政策,注重核算工作变化,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三)严格增值税实施过程

严格增值税实施过程,是减少增值税申报缴纳过程中存在漏洞的重要方法,也是规避企业纳税风险的有效方法。首先,税务部门要加强对纳税人纳税义务的交易环节管理,严格征管的模式和方法,严格稽查企业纳税申报工作,避免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其次,企业财务人员要严格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工作,及时抵扣进项税;第三,要加强企业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力度。要严格执行每种发票的管理要求,避免发票使用不正确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第四,要适当的增加监管的力度,将内部监督管理和外部监督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营改增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

结语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虽然现代服务业起步较晚,但是在新全球经济的带动下现代服务业以其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符合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等优势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营改增的实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发展来看能够有效降低现代服务业的税负压力,但从短期实施情况来看,此政策落实和推广也给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所以,作为业内人士一定要充分掌握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充分认识到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仅是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探索性研究,笔者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做进一步的探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文芳.“营改增”试点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2015.

[2]冯秀娟,郭芹,邢悦.“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J].时代经贸,2015(26)

[3]王洁琼 .对营改增税制改革下现代部分服务业的税收筹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5(22)

猜你喜欢

现代服务业营改增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