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苜蓿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11-17祖日古丽友力瓦斯穆尼热买买提朱忠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草业苜蓿农牧民

祖日?古丽·友力瓦斯 穆尼热·买买提 田 聪 朱忠艳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2)

新疆苜蓿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祖日?古丽·友力瓦斯 穆尼热·买买提 田 聪 朱忠艳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2)

1 前言

新疆是我国畜牧业住区之一,也是种植苜蓿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区、具有优良的品种种质资源。近年来,随之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养牛业振兴,全区苜蓿种植面积迅速广大,苜蓿品种也由单一性向多类型发展,特别是南北疆各地区种植品种已由原来的当地品种增加到现在的不同优质品种及从国内外引进的好多种品种。

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产草量高、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不仅可作食用,同时也是良好的牧草来源,更有改土肥田、改善生态环境之效。新疆是苜蓿的主要产区之一,而且近些年来种植面积更是在不断扩大,如何实现新疆苜蓿的持续、健康与高效生产尤为重要。

2 新疆苜蓿的可持续生产现状探究

2.1 新疆苜蓿种植的发展与成效

2.1.1 苜蓿种植受到普遍种植

苜蓿种植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摸索后也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在新疆地区大面积的苜蓿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不断解放种植面积才不断扩大,然而在步入90年代以后苜蓿种植面积却出现了连年下降的局面,到了2000年,新疆地区的种植面积只有120.49千hm2。相关部门的扶持下2004年增长到301千hm2。但到了2008年以后,由于粮食与经济作物价格上调,苜蓿生产比较效益低,又无政策补贴,再加之苜蓿深加工的成本上涨出现亏损现象。因此当年开始造成苜蓿种植面积的连年下降。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苜蓿产业的扶持力度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使我区苜蓿生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的要求,强调了苜蓿在奶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十二五”时期苜蓿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表1 新疆 2000-2013年的苜蓿播种面积和产量

2.1.2 苜蓿产业化雏形初现

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不仅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相继出现了一批从事苜蓿生产经营的草业企业,如新疆新天科文苜蓿公司、新疆屯河草业公司等。这些企业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的方式成立了苜蓿生产地区专门从事苜蓿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断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疆地区苜蓿草业的建设与发展。

2.1.3 科技投入不断增大

新疆的苜蓿栽培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与困境,为此当地政府专门组织了科研力量、立足当地实际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升了当地牧民苜蓿的种植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了苜蓿栽培的经济收益。近几年来苜蓿栽培的“三级良繁体系”建、高产示范田的建立都是显著的成果。

2.1.4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充分调动当地农民苜蓿种植的积极性各级政府相继退出了一系列举措。有经济上的、有政策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为苜蓿栽培效益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图1 2000-2013年全疆苜蓿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

2.2 新疆苜蓿栽培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新疆的苜蓿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新疆苜蓿栽培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基础相对薄弱、种植水平与管理水平起点过低,导致当地的苜蓿栽培效益远远无法达到预期。例如,在新疆很多地区虽然种植区域扩大了,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农业机械,导致刈割不及时,严重影响了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导致只能自用无法进行再加工更别提销售了。

另外,在种植与管理方面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有的农牧民甚至认为苜蓿种植根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实践和精力、差不多就行,这样严重影响了苜蓿的栽培收益。

最后,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种子市场还未形成规范,品种良莠不齐农牧民只注重种子的价格,影响了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2.2.1 生产水平不高

从整体情况来看,新疆的部分地区(喀什、伊犁、阿克苏、和田)的草产量较高,其他地区均不理想,这与落后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在品种的选择上过于杂乱,有的地区的种植品种甚至达到了10种以上,有些品种甚至是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另外,在种植技术上大多数地区还在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

2.2.2 转化链衔接不够,产业化市场没有形成

草业产业的经营体现系统效益,系统的完善性是产业健康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的保证。在新疆苜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对第一性生产过程十分重视,而对与动物生产衔接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农区,由于家畜饲养规模较小,所生产草难以完全转化,造成大量的草滞留于农民手里,严重影响了农民种草积极性。另外,作为草产品上市,产业化市场也尚未形成。在近几年,虽然有几家企业涉足苜蓿草产业,但对产业的风险认识不足,市场开拓不够,信息不灵,收购价格波动较大,小规模地尝试了几年,没能继续扩大规模。

2.3 新疆地区苜蓿栽培的对策与建议

2.3.1 树立先进的种植观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农牧民而言,一定要认识到苜蓿栽培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革新观念,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为先进的集约式管理。

2.3.2 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的力度

一方面是要积极开展对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的技术培训,包括种植管理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另外有关科研院所、高等专业院校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逐步攻克生产中还存在的技术难题,如苜蓿病虫害防治与抗病虫害新品种的选育、耐盐性栽培技术与新品种选育、加工保质问题等,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另外,要研究制定苜蓿干草质量等级标准。

2.3.3 进一步强化转化链条的建设

苜蓿的发展要立足于当地就地转化增殖,强化转化链条的建设,要把种草与发展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的措施上,一方面农牧民要积极投入,逐步扩大家畜饲养规模;另一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投入,解决链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投入。

3 结语

苜蓿栽培对新疆地区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一定要尽快转变视牧草为副业的观念,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尽快实现苜蓿的产业化发展,真正实现苜蓿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1] 曹正,杨玉成. 关于在漳县建立苜蓿生产基地的建议[J].甘肃农业,2014,(22):35-36.

[2] 闵继淳,肖凤.新疆当前苜蓿生产的几个问题[J].新疆农业科学,2015,(33):55.

新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乌兹别克斯坦优良饲草品种引进与筛选”(20146016)。

祖日古丽·友力瓦斯(1974-),女,助理研究员,从事牧草栽培育种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草业苜蓿农牧民
青海草业
苜蓿的种植技术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要造就一片草原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苜蓿:天马的食粮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要造就一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