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胎企业大强发展之道

2016-11-15于清溪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年19期
关键词:普利司通米其林橡胶

于清溪

(原化工部橡胶司,北京 100013)

轮胎企业大强发展之道

于清溪

(原化工部橡胶司,北京 100013)

重点分析了世界级轮胎企业的大强表征,如轮胎企业销售额、利润率、生产能力、工厂数量、技术开发能力、占有率、经营销售力度、品牌影响力、全球覆盖面、企业文化等。通过分析这些世界级轮胎企业,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我国轮胎企业走向大强的具体建议和方法。

轮胎;企业;世界级;销售额;品牌;三巨头;技术

编者按:“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橡胶工业也将由世界大国进入世界强国。作为橡胶产业支柱的轮胎工业,如何显现强国经济的一员,已是当今业界极度关注的大问题。为此,我刊特邀请行业资深专家于清溪先生,就我国轮胎工业的大强之路,给予启迪和引领。

于清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河北吴桥人,1930年生,毕生从事橡胶技术和长期负责行业管理工作,1992年离休。

主要著作:《轮胎产品指南》(1982年)、《橡胶工业发展史略》(1991年)、《橡胶制品生产手册》(2006年)、《橡胶创业三部曲》(2012年)、《中外橡胶工业创新三部曲》(2014年)、《橡胶/弹性体开发创新史观》(2015年)。主编《橡胶工业手册》第二版(1989年)、《橡胶原材料手册》第一、二版(1996和2007年)、《橡胶工业全面质量管理》(1987年)等。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期间:获得国务院重大装备办设备研制表彰证书、国防科工委荣誉证书、国家计委等四部委工作荣誉证书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橡胶工业科技发展推动者”荣誉称号。

离休后,在家继续发挥余热,离而不休,笔耕不辍。2008年获科技之光“杰出科技作家”称号,2009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资委石化离退休干部局“新中国化学工业60年”荣誉奖。近年,在休闲中行有余兴,致力于橡胶工业中外历史发展的整理和研究。

轮胎工业是由多个各类企业组成的群体,其大强程度首先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上。因此,企业的表现应是轮胎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强国必须强业,强业首先要强企。纵观美欧日韩各轮胎工业强国,莫不都有为之镇业的“大型骨干轮胎”企业,并且实施超强化的全球发展战略。他们以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全体经济步入一体化为契机,组成跨国轮胎企业集团和构成世界轮胎三巨头,进而形成世界轮胎工业的寡头,成为高度集中的世界级的大强企业。

目前,世界三大轮胎巨头和八大跨国轮胎集团占据着全球3/4以上的轮胎市场。左右着国际轮胎经济的发展势态,并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新兴国家地区。其中的三巨头轮胎生产又占到世界轮胎市场40%的份额,最高时期甚至达到一半到55%的比例。三大巨头的工厂企业已分别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地区,数量各自多达50家之上,经营网点达到几万家之多。甚至在一个国家之内,既有3 000~5 000家的各类轮胎店。

普利司通和米其林的轮胎年产能力均已远超2.6亿和2.3亿条,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固特异近年实行集约生产战略,经几次剥离非轮胎部门和淘汰老旧轮胎工厂,现仍有7万员工并保持着年产1.7~2.0亿条的轮胎生产能力。大陆也有5万名职工和1.2亿条的生产规模。他们4家都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其中大陆和普利司通还是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的世界第1和第5位的橡胶综合型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大型工业橡胶器件和汽车橡胶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在年产销轮胎3亿条以上的美国,2014年的轮胎销售额已达410亿美元。其中内资固特异88亿美元,只占到17.8%,而外资的米其林也占有同固特异一样的份额,普利司通则达到21.5%。其余八大跨国集团也都全部挤进美国,分别占到7%~2%,形成70%为外资企业的天下。欧盟的轮胎产销量为3亿条上下,金额约为美国的80%。轮胎生产几乎全为三巨头和大陆、倍耐力所垄断。德法英意的外企更达到80%~90%的惊人程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离的产业格局。日本年产近2亿条轮胎,全部为普利司通、住友橡胶、横滨橡胶和东洋橡胶4家企业瓜分。外资企业则无法挤进,已经进入的米其林也被挤出,现只有固特异有1家工程轮胎企业。韩国年产1亿条轮胎,也全部垄断在韩泰轮胎、锦湖轮胎和耐克森轮胎3家企业手中。日韩企业的轮胎还大量面向世界出口,已占到生产量的30%~70%以上。

世界轮胎三巨头和八大跨国轮胎集团绝大部分都是“百年老店”,企业长盛不衰。最早的大陆和倍耐力建于1871年和1872年,米其林为1889年,普利斯通(1931年)其前身的日本橡胶为1892年,固特异为1898年,均有长达120~140年的悠久历史。住友橡胶、横滨橡胶和固铂轮胎也均有上百年的沧桑,韩泰轮胎、东洋橡胶、锦湖轮胎的发展史也在半个世纪以上。他们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饱经风雨、历尽坎坷,经受住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1945~1946年的国际经济大萧条,1973年和1989年的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及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风暴洗礼而不断壮大发展起来的。

我国轮胎生产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有400余家企业(其中有认证的为300家),年产轮胎10亿条(汽车轮胎5.6亿条),已是跃居世界之首的轮胎大国。然而,迄今尚无一家真正意义的国际跨国企业集团,技术上的差距更是十分明显。生产大而不强,企业多而散乱和隶属多变、生存时间短的矛盾也非常突出。在当今奔向轮胎世界强国的征途上,为了创建走上世界的大强轮胎企业,有选择的借鉴世界级轮胎企业的发展经验,研究探讨我国轮胎企业的大强之道,实属急需而必要。

1 世界级轮胎企业的大强表征

1.1 轮胎企业销售额及利润率

轮胎生产已在制造业中形成为一个产业,成为橡胶工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目前全球大约有500家企业共计600多个工厂,分布在40余个国家和地区。耗胶量1 500万t,年轮胎销售额达到1 900亿美元上下,年均增长幅度为3.5%~4.5%。通常,以销售额和利润的多少,将企业的大小分成4个等级。其中前3个等级的75强企业,每年都由美国《橡胶塑料新闻》和《轮胎商业》公布排行榜,向世界公开发表轮胎企业经营销售和资金利润实现情况,并已形成常态。

多年来,世界轮胎工业一直呈高度集中发展的形态,约90%左右的销售额集中在75强企业之内。而它们中的40%又积聚在年销售额在150~250亿美元以上的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3家国际巨型轮胎企业集团手中,被业界称为世界“轮胎三巨头”,列为行业第一梯队。有8家年销售额在20亿美元以上到120亿美元的跨国大型轮胎企业集团被视为第二梯队,共计有大陆、倍耐力、住友橡胶、韩泰轮胎、横滨橡胶、固铂轮胎、锦湖轮胎和东洋橡胶及其他4家正新橡胶、中策橡胶、佳通轮胎和三角集团,合计销售额为三巨头的4/5。其余60家为第三梯队,其销售额由1~20亿美元,企业由大型到中小型形成群体,形成约占1/3比例。详见表1。

三巨头(前带∆标志)和八大跨国企业集团(前带■标志),绝大部分为多元化的企业,除轮胎企业之外还有相关的非轮胎橡胶制品,以及原材料和助剂及其轮辋的生产配套,组成上下游一体化的集团体制。如非轮胎橡胶制品收入,大陆已占到轮胎的近一半,并位居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企业之首。普利司通为13%多,也跃居前5位。住友橡胶、横滨橡胶、东洋橡胶等均有相当量的非轮胎橡胶制品的生产,其比例也占到1/3到1/5。固特异、倍耐力和固铂轮胎也以前都曾拥有大型的轮胎橡胶制品工厂。米其林还自行生产轮辋配套轮胎。此外,三巨头还均有自己的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帘线和炭黑生产的基地。

表1 世界级轮胎企业销售额 亿美元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轮胎工业的连续高速发展,从2010年起,有台湾正新橡胶和我国杭州中策橡胶先后进入到世界轮胎10强行列,并且正在“走出去”发展建立跨国机制。还有立足中国发展的佳通轮胎,业已整合在印尼的加通(GT)企业组成新加坡轮胎集团。前20名的我国三角、玲珑和双钱、赛轮金宇轮胎集团,也在开始向外向型发展,组建全球生产基地。同时,印度的MRF、阿波罗、JK工业等均已成跨国型的新的轮胎企业集团。因之,原来的八大跨国企业集团实际上已在逐步呈现16大跨国企业的发展格局。如再加上新近的耐克森轮胎(韩)、诺基亚轮胎(芬兰)的崛起,世界轮胎工业将出现多家称雄,竞相争霸的态势。

尤其是,面对世界轮胎三巨头发展速度趋缓,所占比例由原来的55%下降到不足40%。由于固特异不断下行,扩大同普利司通和米其林的距离和大陆近年稳步发展,从2011年起已逾100亿美元之上,大幅缩小了同固特异的差距,因此事实上,全球已进入四极争夺的时代。特别是2015年,中国化工集团以72亿欧元巨资收购了世界第5位的倍耐力,并且从2016年开始以其技术整合国内所属的风神、黄海、双喜、桂林等轮胎企业以及倍耐力在华合资的兖州轮胎城,中化橡胶公司(新倍耐力)的国内外轮胎生产将首次闯进100亿美元的轮胎俱乐部,同大陆较量世界前4的席位。预计不久的将来,世界轮胎工业将由多年的三巨头,走上五大巨型轮胎企业集团共同争夺世界轮胎市场的局面。

2014年世界前20家轮胎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平均为12.3%,大多保持增长,有的创历史新高;3家下降,其中1家亏损。三巨头的优势以较前有所下降,而诺基亚轮胎最高已达22.2%。净利润率平均为7.4%,同比年增长2.5%。利润率同大多数企业销售额继续下降形成明显反差,主要是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低廉。其中有5家下降,内有1家亏损(帝坦国际)。诺基亚以18.8%位列净利润率之首,固特异、正新橡胶、东洋橡胶和佳通轮胎均实现了13.3%~2.1%的增幅,成为销售额下降(-1.8%~-28.1%)而纯利反而上升令人喜忧参半的反常之举。详见表2。

表2 世界级轮胎企业实现利润(2014年)

世界级轮胎企业的大强,除了最直观的销售额和利润率之外,还明显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再生产的投入上。2014年20强轮胎企业的平均员工销售额为24万美元,较之历史上的最高水平25万美元/人,由于轮胎市场的售价下浮而略有下降,但比国内轮胎企业仍高出50%到一倍以上。最高的诺基亚轮胎已达43万美元,耐克森轮胎为40万美元,库伯轮胎为38万美元,东洋橡胶为34万美元。三巨头均已居中下之位。

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入(技术改造、老厂扩产、建设新厂)2013年为年销售额的8%,2014年为7%。耐克森轮胎连续两年以17.9%和14.9%的高比排在第1位,正新橡胶、佳通轮胎、JK工业固铂轮胎、东洋橡胶等皆在10%以上。以绝对金额计,普利司通和米其林分别每年在25亿美元,固特异和大陆为10亿美元以上。倍耐力、住友橡胶、横滨橡胶、正新橡胶也在5亿美元左右。详见表3。

总计,全球轮胎工业投资为60~70亿美元/年,新上项目有10~12个,新增能力8 000万到1亿条,其中2/3发生在亚洲。

1.2 轮胎企业生产能力及工厂数量

2015年,全球轮胎工业的生产能力包括乘用、轻卡、载重、农业、摩托、工程、工业、飞机、赛车和地形轮胎等10大类型已接近30亿条。其中,属于前三类的汽车轮胎超过了17.5亿条,大约占到近60%。各种摩托车轮胎有8亿多条,占不到30%。其余为特种产业车辆、走行机械以及飞机轮胎和赛车地形车等用胎,合计约为10%。汽车轮胎是构成轮胎工业的主体,并代表着轮胎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程和农业轮胎显示着外形高大化、飞机和赛车轮胎表现着技术高精尖的水平能力。

经过10余年的黄金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轮胎工业大国,生产量占到全球的30%,也是轮胎企业最多的国家。美国占世界轮胎生产的12%,日本占7%,分别居第2和第3位。其他韩国、德国和法国各占5%~2%。其中,在日、法、美、德、韩等五国均拥有百年产轮胎在1亿条以上的巨型企业集团,工厂遍布全球各地,被视为世界轮胎工业强国,技术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韩国的轮胎工业十分集中,而且3家企业全部大型化,在世界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中已占有2席地位,合计年产能力达到2亿条以上,事实上已成为后起之秀的世界轮胎强企。

世界三巨头之首的普利司通(日),在世界23个国家共拥有50个轮胎工厂,年产轮胎能力2.6亿条,能生产所有品种的轮胎,占全球轮胎市场的汽车轮胎15%和工程轮胎40%,稳居世界第一位。米其林(法)仅居其次,在19个国家有49个轮胎工厂,年产能力2.3亿条以上,飞机轮胎占有世界1/3的份额。固特异(美)在20世纪多年曾位居三巨头之首,目前在21个国家拥有37个轮胎厂,年产能力1.7亿条,航天轮胎占据绝对优势。三大巨头在汽车轮胎市场上,已占有世界近40%的优势地位,其中高性能和超高性能轮胎达到一半以上,为典型的强大轮胎企业。

表3 世界级轮胎企业资金扩大再生产投入状况

世界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已占全球总量的30%,仅次于三巨头(40%),也成为世界轮胎工业中大强轮胎企业中的代表性企业,并且紧逼三巨头的发展。他们显示着十分强劲的势头。如大陆(德)已拥有21个轮胎工厂,分布在13个国家,年产能力1.2亿条,且拥有全球最大的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和市场,距三巨头不过咫尺之遥。倍耐力(意)有23个轮胎工厂,分布于13个国家,年产能力1亿条,最近为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之后又同我国国内下属的中国化工橡胶公司4家轮胎工厂重新整合,实力更大为增强,正向大陆挑战由五进四,在全球即将形成五大巨型轮胎企业发展的格局。

其他像日本的住友橡胶、横滨橡胶、东洋橡胶、韩国的韩泰轮胎、锦湖轮胎,美国的固铂轮胎6家跨国企业的也都在0.45亿到1.1亿条之间,分布在3~13个国家,工厂有8~14个,也都被公认为世界级的轮胎企业。他们生产的轮胎,在国际轮胎市场上大多占有3%~5%以上的份额,集高中低档于一身,具有相当强的竞争能力,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后起的韩泰轮胎,最近10余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已从原来的第10位追奔到第7位,目标是直指前五,成为轮胎工业的黑马。此外,耐克森轮胎从精细制造、诺基亚轮胎以高的劳动生产率,也获得了世界轮胎强企的认可。详见表4。

表4 世界级轮胎工厂数量及生产能力

近些年来,台资正新橡胶和新资佳通轮胎借机在中国大陆的快速发展,收购国营轮胎企业和新建工厂不断壮大,现均已达到年产轮胎0.6~0.7亿条的水平,正新甚至已进入世界轮胎9强之内,已可同八大跨国企业集团抗衡,但他们在国际化程度上尚有一定差距。我国的中策橡胶2012年起也从年45亿美元销售额闯入世界轮胎前10名,三角、玲珑、双钱轮胎等都已进到前20名之内,正在“走出去”的世界发展,都大有希望向国际化跨国企业冲击。

轮胎企业的强大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大型的、现代化的轮胎工厂作为支撑,并在本土和境外遥相呼应,与市场需求互动。既要有几个世界级的轮胎工厂成为企业的强大支撑基础。所谓“世界级轮胎工厂”,一般通指年橡胶用量要达到10万t以上的规模,即生产乘用轮胎1 200万条、乘用和轻卡轮胎900万条、中卡和载重轮胎混合300万条和工程轮胎7万条以上能力的工厂。其从业人员一般均在1 000人以上,工厂占地面积为30×105~5×105m2。

以上述条件综合衡量,目前普利司通还有7个这样类型的主力工厂。米其林有8个主力工厂,其中1个在中国沈阳;固特异有7个主力工厂,其中有1个在中国大连;大陆有1个主力工厂,其中有1个在中国合肥;倍耐力有7个主力工厂,其中1个在中国兖州。住友橡胶有6个主力工厂的2个在中国的常熟和长沙,韩泰轮胎7个主力工厂的3个在中国(淮安、嘉兴、重庆),锦湖轮胎4个主力工厂的2个在中国的南京、天津。至于台资正新橡胶和新资佳通轮胎,除其本土工厂之外,几乎全部在中国大陆,形成厦门、漳州、昆山、重庆和合肥、莆田、牡丹江、银川等八大生产基地。

最大的轮胎工厂有,固特异的劳顿工厂,日产乘用轮胎6.6万条,费耶特维尔工厂日产乘用和轻卡轮胎5.6万条。大陆的奥特罗科维来工厂年产混合轮胎2 000万条。住友橡胶的白河工厂月耗胶1万t。韩泰轮胎的大田、锦山工厂分别达到年产乘用、轻卡和载重轮胎2 100万和2 340万条。作为企业单体最大轮胎工厂为下卡姆斯克轮胎,年产综合轮胎能力1 300万条(日产3.4万条),拥有员工1.5万人;白俄轮胎的博布鲁依斯克工厂年产各种轮胎800万条,从业人员1.2万人。他们均已形成轮胎城。详见表5和表6。

1.3 轮胎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量

表5 世界级轮胎企业的主力工厂

轮胎企业的立足生命和发展壮大,集中来说主要是靠一个基础(现场管理)和两个拳头(市场开发和技术开发)。而技术开发又是决定市场开发的基础,并且贯穿在现场管理的始终。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进步,即将失去一切,被大浪淘沙。因此,在当今现代企业中,人们把技术开发创新能量视为发展的根本,倍加重视和珍惜。为此,建立起各种形式的技术发展战略,实施全员人口创新,以之作为企业发展强大的首要条件。

续表

表6 其他大型轮胎企业的主力工厂

多年来,世界级的各橡胶轮胎企业都为此建立了十分强大的技术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人员比例占到了企业的10%~20%。他们不仅把技术同生产一起紧密融入作业现场之中,以其不断改进工艺设备,保持质量的均一稳定的生产加工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将技术与销售密切结合带进到轮胎市场上,乃至千家万户的用户领域,以技术促销售、推产品。为此,他们在世界各地还设立多个技术中心,为企业当地的工厂和市场服务,竭尽全力,抢占先机,力求快速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

普利司通除在本土日本有两大1 000人以上的技术中心之外,在美国和欧洲也设有相当规模的研发机构。近年,更在中国建立了无锡技术中心和宜兴轮胎试验场。米其林更是以技术立企业,轮胎技术多年领先世界,不仅在欧美建有自己的技术中心、轮胎试验场,在上海专门设有轮胎技术研发基地。固特异在美国阿克伦有世界最大的轮胎研发基地,并在卢森堡建立海外技术中心为本土以外的全球企业工厂服务。最近,在我国大连又设立了专门应对中国市场的技术中心。

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几乎也都有至少不止3个以上的技术中心,分支机构更伸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网络。韩泰轮胎已有5个研发中心(韩、日、中、美、德)、3个轮胎试验场。另外,大陆配合年产1 400万条合肥轮胎企业,在中国黑河专门建立了寒带的轮胎试验场。倍耐力在我国兖州建起集生产技术研发于一身的轮胎城。住友橡胶、横滨橡胶、正新橡胶和固铂轮胎等,除总部的技术中心之外,也都在美欧和中国设立了技术中心,有的还建设了轮胎试验场,形成轮胎从生产到研发的技术基地。佳通轮胎在美、德、英、中和印尼设立了5个技术中心,力求以技术开拓市场,以开发占领市场,以创新影响市场,形成完整的生产技术循环体系。诺基亚轮胎在芬兰总部既有夏季和冬季两个不同的轮胎试验场。

现今各轮胎企业投入创新研究开发的费用,多已占到销售总额的3%~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8%。2014年在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轮胎工业销售额下降10%、利润大幅下滑的不利情况下,轮胎三巨头的研发费用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仍较前一年有所增长。普利司通为2.6%,米其林3.4%,固特异2.2%,其金额在8亿到4亿美元以上。其他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也都继续保持在2.1%~3.4%的水平。详见表7。

表7 世界级轮胎企业创新研究开发费用(2014年)

20年来,世界级轮胎企业相继开发出新概念自动轮胎生产线,以颠覆技术使轮胎制造日益精细化,质量均一化,生产高级化,出现了一批智能化生产的轮胎工厂。其共同特点是生产占地面积和操作工人大幅减少,设备小型化,工艺紧凑化,产品高端化。如领先研制开发的米其林的C3M,已在全球建立了8条示范生产线。备受人们青睐的倍耐力MIRS,现已扩大到6条生产线。住友橡胶的太阳全自动化轮胎生产,10年来建设了14条线。其他的轮胎企业也都在不断完善之中。详见表8。

表8 20年内世界级轮胎企业开发的新概念自动轮胎生产线

近些年来,以技术立厂的米其林还率先研发出概念轮胎,将传统的充气轮胎由泄气保用、漏气自封向无充气和免充气轮胎的方向发展。历经10余年的努力,正式推出了TWEEL-SSL的辐条式轮胎。普利司通、韩泰轮胎、固铂轮胎又进一步改进成为高强度、蜂巢式轮胎。固特异和大陆更另辟蹊径,研制出弹簧式轮胎,前者为面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新推出3D打印模仿脑珊瑚的球形轮胎。横滨橡胶、锦湖轮胎和倍耐力也利用现有轮辋植入新技术的方式提升轮胎的使用能量。他们正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在争夺世界轮胎技术新高地。详见表9。

1.4 轮胎企业对汽车厂的配套能力

世界各大轮胎厂家都把汽车原配胎的生产和对汽车厂的配套能力视为企业强弱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将厂内生产汽车轮胎的质检(外观、动平衡、均一性)分为3个等级,要求1级品必须大于30%用于对汽车的原配胎,配套汽车厂家不少于3家。2级和3级品价格下浮10%~20%,作为替换胎供给轮胎市场销售,其占有率不能低于5%。其他性能全部3级以外的产品即使“合格”也要列为废品,在追究责任、找出原因和展示教育之后,立即销毁。为保持品牌信誉和产品使用安全,1条也不准保存外流。甚至已经出厂的合格轮胎,如果一旦发生属于制造方面隐藏的质量问题,也要毫不吝惜、绝不留情的全部召回,依法处理,杜绝后患。这也成为强企对出厂轮胎质量信誉保证的社会责任。

表9 免充气轮胎研制开发概况

现在,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和大陆四大巨型轮胎企业集团生产的原配胎已占到轮胎总量的10%~20%,配套汽车厂家均在10家以上。在世界最大的原配胎市场之一的北美地区,固特异和米其林各占1/4的配套份额,普利司通和大陆分别占12%和14%的比例,4家合计占据了82.2%的份额。例如,日系的普利司通对日系的丰田汽车的配套率达到33%,对本田为17%。美系的固特异对美系的通用汽车达到39%,对克莱斯勒更高达53%。欧系米其林对美欧日系的通用、福特、本田、丰田、日产汽车均达到20%以上。欧系大陆对欧系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汽车也超过20%~30%,对日产汽车达到35%。其他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也都有自己重点的配套对象(固铂轮胎除外)。详见表10和表11。

表10 世界轮胎企业的汽车厂原配胎所占比例 (2015年北美地区) %

表11 世界轮胎企业原配胎与替换胎市场占有率(2015年北美地区) %

由表11可以看出,四大巨型轮胎企业在市场所占比例上,皆以原配胎为主。而其他的大型轮胎企业则以替换胎为主,固铂轮胎甚至主攻替换胎市场成为北美最大的替换胎生产厂家。

1.5 轮胎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轮胎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尤其是占据新胎量生产3/4以上的替换胎对轮胎销售市场的影响,已被公认为是轮胎企业大强的主要表现。为此,世界轮胎企业都在不遗余力的、千方百计以各类手段展开竞争,抢占有限的市场并且保持稳步发展扩大势头。像世界轮胎三巨头均已占到美国轮胎市场15%~25%的比例,大陆为8%,横滨橡胶9%,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的其他厂家也均达到1.5%~4.0%(乘用轮胎)和1.0%~3.5%(载重轮胎)的份额。详见表12。

为了保持强势的竞争能力,对于轿车轮胎,各轮胎生产厂家每年还要推出至少1~2款新式产品,以更多的不同造型花纹和使用特性来吸引用户加快更新,跟上时代潮流。对于载重轮胎则因由于主要是用于专业的运输车队及公交公司,大多使用拖式载货汽车,装用轮胎的数量多在10~16条以上,轮胎运行成本往往要占到运输的5%,成为用户仅次于油料的第二大负担;而且大型载货汽车的使用时间长达11年以上,一旦要换10次以上轮胎,以及北美地区对车辆限载限速,路况和车况均好,磨光的胎体也80%以上完好无损,所以各轮胎生产厂家在积极致力于轮胎磨耗量和一次使用行驶里程的同时,为满足用户节约轮胎和降低成本的要求,还进军翻胎市场,推行以翻新延寿。

表12 世界轮胎企业载重替换胎与其翻新胎市场占有率(2015年北美地区) %

在北美地区,旧胎的年翻新量已占到当年新胎供应量的80%。为此,四大巨型轮胎企业在美还设有较之轮胎厂数量多10~20倍的各类大小翻胎厂为客户提供就地翻新条件,以之作为对产品质量的承诺和销售新胎的服务手段。米其林和固特异的下属翻胎厂遍及城乡各地,均已占到全美翻胎市场的24%。近年,长期缺乏翻胎手段的普利司通,为夺取这一广大市场,保持载重轮胎在美畅销,除了维护翻胎率第一的美称之外,更不惜以近10亿美元的高昂代价,一次买下世界最大的翻胎企业——奔达可,从而将市场份额升至42.5%,又超过米其林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胎兼翻胎的轮胎全能服务型企业。

通过这一举措,2015年普利司通在北美地区的替换胎市场占有率直升至25.5%(翻胎市场42.5%),已远超米其林的19.5%(24%),固特异的13%(24%)和大陆的8%(2%),已呈一家独大之势。

1.6 轮胎企业的经营销售力度

轮胎企业对产品的经营销售力度是保持轮胎市场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和手段。除了利用传媒新闻广告、展览会和推介会等常规的形式之外,营销是最为有效的实际经营形式。其力度大小更显示出企业的实力所及,也是市场活动最为灵活的方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是轮胎企业最为关注的所在。

世界级强大的轮胎企业都已形成全球的营销网络,掌握着世界各地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力求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通常,一个日产10万条以上轮胎的企业,在市场要售出1 000万美元的金额,获得达到一天100万美元以上的回报。因此,轮胎企业几乎都是工商结合、亦工亦商兼备的制造商。除了原配胎直销汽车厂之外,大多数都有自己经营的轮胎直营店和物流中心,其销售额一般要占到全部销售额的10%左右。近年,由于销售网的日益发达,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投入,更有不断扩大发展的趋向。现今,利用独立的轮胎经销商营销的方式早已成为轮胎经营的主流,在北美地区已达到60%的高比,较之40年前的40%增长了20%。仓储式商店和超市对轮胎的销售更从40年前的0激增到9%,汽车销售店代销轮胎也从2%上升到8%。销售形式已呈多样化发展的形态。

2015年,普利司通在北美地区的轮胎销售额为81亿美元,占到其全球收入271亿美元的近1/3,制定有60家独立经销商,轮胎店4 263家,如包括其所属的费尔斯通和富济恩品牌在内,经销商总数已达134家,轮胎店达7 776个。米其林为66亿美元占30%,经销商总数为196家,轮胎店11 420个。位居三巨头之首。固特异为72亿美元占45%,经销商总数109家,轮胎店6 598个,仅次于普利司通和大陆居于第4,而大陆为26亿美元占据8%,经销商总数113家,轮胎店12 124个,已超过固特异升至第3。其他几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为了争夺北美最大的轮胎市场,也都倾力加大销售力度,开拓营销手段。像倍耐力、住友橡胶、韩泰轮胎、横滨橡胶、固铂轮胎等,独立轮胎经销商已分别达到30~50家之多,轮胎店数也在3 000个以上。佳通轮胎到2020年也要把轮胎店扩大2倍,达到10 000家。详见表13。

近些年来,随着美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普遍进入到轮胎企业和经销店。轮胎的销售更为直接和方便,来往联系采购已达近一半以上。但因轮胎在交易过程中,对使用服务要求的功能更强,大多必须要到轮胎店内更换、安装和检测动平衡、甚至还要试车,因之,电子商务的实际采用率不过10%而已。

轮胎经销商有直属、专营和独立多种类型。世界级轮胎企业除自己的直属之外,多以选择专营的经销商为主。同时,定期培训宣贯轮胎企业特有文化和制度,以代表企业的形象,每年开会提出要求和布置任务,以保证企业方针和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独立经销商则可以一家为主经销多家轮胎品牌,并向主厂家反映各类产品的销售实况,提出改进意见,为其提供市场信息,成为外围地下组织。为此,独立经销商还多开设翻胎厂、汽车修理站,除加强服务功能、吸引多售轮胎之外,还广泛以其作为收集轮胎质量的渠道和手段,起到轮胎企业的市场另一耳目的作用。

表13 世界轮胎企业的经销商及轮胎店(2015年北美地区)

轮胎店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其形式更是视当地市场的需要有多种多样,一石三鸟,事半功倍。轮胎店,中心店不仅卖轮胎,还可修补在用胎,宣传正确使用轮胎的知识,介绍轮胎厂家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特性,组织驾驶人员培训,甚至会同轮胎企业建有体验现场和基地。功能店、服务店在售胎的同时,可以免费更换轮胎,打气检测,平衡调控,维护保养,其数量比例要占到30%以上,他们是轮胎店的骨干。

仓储式轮胎店、轮胎超市以及遍布城乡各地的零售轮胎店,一般多是经营多家品牌的各类轮胎,单一销售不具有服务功能,但多数还兼收购废胎,以旧换新,为老用户提供方便。总之,世界级轮胎企业要通过轮胎经销商和轮胎店在各地的点面网,实现从轮胎制造、销售,到使用、修补以及更换和旧胎回收利用的4R制循环体系,尽到对社会恪守环保的责任。

1.7 轮胎企业产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轮胎品牌的知名度和价值对轮胎市场占有率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各世界级轮胎企业都在竭力创建信誉品牌,作为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为此,不惜开动各类宣传机器提高其知名度,以达到扩大市场销售份额的最终目的。世界级著名品牌的价值,大多都在几亿到几十亿美元以上,甚至相当于企业资产的巨大价值,把品牌看做是企业的生命之路,不惜代价维护它、保护它,使其不断升值。不同品牌的轮胎,市场售价可相差50%乃至1倍以上,可以说品牌就是企业的价值。

多年来,世界轮胎三巨头——米其林、固特异和普利司通的轮胎品牌一直排在世界前3位,其产品市场售价也比其他品牌高出20%~50%,尤其是米其林一直以优质优价领军世界市场。2015年美国汽车太平洋公司以轮胎性能、牵引力、节能环保和价格4项内容进行评价,排出用户最满意的前20名轮胎企业品牌。其顺序为:1倍耐力,2米其林,3费尔斯通(普利司通),4固特异,5百路驰(米其林),6普利司通,7东洋橡胶,8优耐驰(米其林),9优科豪马(横滨),10佳通,11固铂,12邓禄普(住友橡胶),13耐克森,14韩泰,15马牌(大陆),16通用(大陆),17凯里(固特异),18日东(东洋橡胶),19飞劲(住友橡胶),20锦湖。详见表14。

表14 世界知名品牌轮胎满意度北美地区(Auto Pacific 调查)

北海岸研究公司以1原配胎合同,2制造商产品生产线规模,3品牌知名度,4市场份额,5超高性能(UHP)轮胎所占比例,6全球业务,7轮胎企业在美的经营和营销机构和8对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各品牌轮胎评价,分成4个等级详见表15。

按八项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列入一线“名贵品牌”的高档水平轮胎只有三巨头的品牌——米其林、固特异和普利司通。但它们的价值指数也并不全在一个水平线上,高低能相差15%~25%。同样,米其林生产的百路驰、普利司通生产的费尔斯通品牌也被视为其二线的“价值品牌”;固特异生产的凯里、米其林的尤尼劳尔和普利司通的富泽恩更被列入三类的“知名品牌”。八大跨国企业的轮胎皆被列为二线品牌。像倍耐力、大陆、优科豪马、邓禄普,虽性能已近似于三巨头,但在市场价格上仍有10%~20%以上的差距。而三线“知名品牌”的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其市场价格更要低到25%~35%。四线的杂品牌多为充斥市场的大陆货,常被视为山寨胎,大多只及一线品牌的50%~60%。由此可见,轮胎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之大。在这里,轮胎品牌的生产历史(即老字号)和社会认知度(即名牌效应)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方面。

1.8 轮胎企业的产品全球覆盖面

轮胎产品在全球的覆盖能力也是轮胎企业强大的重要表现,现已成为众多生产厂家追逐的方向。其中轮胎的类型和品种数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目前,世界轮胎三巨头生产的轮胎品种均已在5 000种以上,涵盖汽车、飞机、赛车以及工具、工程、农业机械等诸多领域,而且每年以5%~10%的比例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在变化最快的轿车用胎,几乎年年都有新款式的轮胎推向市场,引领世界新潮流。

表15 轮胎品牌分级及价格指数

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和大陆均为世界知名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菲亚特、丰田、本田、现代/起亚、日产、大众、三菱、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沃尔沃等汽车常年固定配套,汽车厂数达到10家之上,豪华车型几乎已大部为其垄断。前3家轮胎企业的航空轮胎,更是垄断全球,占据80%以上的份额。固特异开发的航天轮胎在美国独霸一方,米其林生产的军用越野安全轮胎称雄欧洲,普利司通所产的工程巨胎占到全球一半。赛车轮胎也是由三巨头和倍耐力、住友橡胶、横滨橡胶、韩泰轮胎等在世界F1大奖赛上轮流亮相,处于相对集中的状态。

对于仅次于汽车轮胎的农业轮胎,三巨头也大显身手,牢固控制着北美市场。在原配胎上,费尔斯通(普利司通)占40%,固特异占33%,米其林占14%地位;替换胎为费尔斯通占32.5%,米其林占17.5%,固特异占25%。其他以专用轮胎为主的帝坦国际(收购固特异农机轮胎厂扩大而成)仅为原配胎的5%,BKT为3%,特瑞堡(瑞典在美子公司)为1%。在斜交结构的农业轮胎方面,三巨头也多在继续把持,除帝坦国际占据原配胎的35%,BKT占据40%的市场份额外,费尔斯通(普利司通)仍占30%,固特异占25%的份额。

为了扩大轮胎市场的影响力,多数世界级轮胎企业还将生产从轮胎扩展到非轮胎领域,同时也提供其他的汽车橡胶零部件,如汽车胶管、汽车胶带、汽车密封条和密封件以及内外装饰材料,统称为非轮胎橡胶制品以扩充对市场的覆盖范围,形成为综合性的轮胎橡胶企业集团。如普利司通、大陆、横滨、东洋等,其非轮胎橡胶制品已占到20%~40%的比例,它们同时也是汽车橡胶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厂家。固特异、固铂轮胎也都曾经如此,因之并将企业的名称之为“轮胎橡胶”公司。

不仅如此,各大轮胎企业还以集团的能量将触角伸向轮胎工业的上下游,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轮胎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供应的及时性,大多实行原材料自供的体系政策,自建原材料供应厂或指定专营的生产供应商。如今的世界轮胎三巨头,均有自己集团内的天然橡胶科技园和合成橡胶厂。米其林、大陆和倍耐力还自建有钢帘线厂,普利司通有炭黑厂,固特异曾有橡胶助剂厂。米其林甚至还有轮辋厂为轮胎配套。

为了有利于开发轮胎新工艺、新产品,形成自己的生产技术特色,各大轮胎企业几乎都自己设有轮胎模具厂或指定专门的生产厂家为之服务。大陆设有独立的橡胶机械厂不仅为之内供,而且大量外销,借助轮胎生产工艺技术显示实力,吸引订购,扩大影响。

1.9 轮胎企业的企业文化

办好一个轮胎企业,团队的精神力量远胜于物质的基础,甚至起着绝对的作用。企业生存长寿的经验,企业发展强大的实践,莫不皆源于此。因此,轮胎企业的企业文化极为重要,可谓是生存之源,发展之本。纵观现今的各大世界级轮胎企业,都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显示企业文化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企业能够不断从小到大、由若到强,持续发展,久盛不衰。概况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条:

一是有一个好的企业宗旨、信条和理念,回答办企业的真实和最终目的。轮胎企业不能光是赚钱的机器,而是为社会人类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生产组织。轮胎企业不仅是制造产品的工厂,也是培育和提高人的技能、施展聪明智慧的场地。轮胎企业不应是污染的制造者,更应是防止和治理污染,保持环境友好的创建者。轮胎企业不单是资源的消耗单位,更是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扩大发展部门。轮胎企业不但要致力于为当地劳动者就业、劳动致富创造机遇,更不应忘记为周边群体谋求福利,成为尽职社会服务的责任者。这是对现代轮胎企业发展的试金石。

为此,世界各大轮胎企业极力的市场推介和树立自己的优异完美形象, 力求“高大上”。米其林以轮胎铸成“轮胎人”做其特征,建立和坚持以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普利司通将创始人石桥的英文译名设为“BS”(桥石)作为立足形象,并且扩意为“最安全”“最佳服务”等多种意念,最终确立起以“最优质量贡献社会”的宗旨。固特异以“鹰”、大陆以“马”作为企业形象,意喻鹰击长空、马跃腾飞,象征企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为避免企业内斗、行业恶性竞争,众多轮胎企业还都把以“和为美”、“和气生财”、“合作共赢”、“和谐发展”奉为现代企业文明的最大信条。奉行“信誉至上,诚信至上”的企业最高准则,努力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品牌。

目前,大强轮胎企业都有赖以自豪的经营特点和管理特色,并形成企业自己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和体制。建立起科学完整的业制和厂规,激励企业全员维护发扬企业的理念和信条。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形成优良的企业传统和思想工作作风,教育员工身体力行,贯彻始终。对所有各类轮胎企业来说,质量已成为管理的核心。美欧强调数字统计为主的SQC,日本实行全员参与的TQC和企业内外共管的WQC。近年,美欧日升级为技术创新,并同互联网+结合建立起数字网络交流。日本则结合综合设备管理的TPM,利用机器人优势全面推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体系。

为了保持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方的轮胎企业特别强调董事会的作用,严格执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工负责制,坚持以法治企,按规办事。甚至规定企业领导层的家属子女不准在本企业内任职,管理层的家属子女也不得在本系统内工作,海纳百川,用人唯贤,以防近亲繁殖,盘根错节,富不过三代,产生衰败。而东方的企业大多截然相反,采取家族式的治理方式,以人为本,选贤用能,子承父业,后辈继承,以防传统失守,企业变色。但不管哪种形式,保持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应是企业大强必须坚持的方向,也是企业长寿化、活力化的基础。

从上述世界级轮胎企业的九大表征中可以充分看出,在当今全球经济已完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大强离不开市场,企业的发展决定于市场。企业的兴衰成败、兴起沉沦,可以说最终都是决定于能否同市场达到与时俱进、保持协调适应的结果。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强大,概括集中归纳起来讲:

一要有强大的工厂作为企业生产的基地。能供应多种的、完全适应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物美价廉、质优耐用的产品;

二要有强力的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先导。能大量创新开发新技术的产品,以过硬的质量和新颖的品种,不断更新巩固升级,扩大对市场的影响力;

三要有强劲灵活的经营手段立足于市场的前沿。实施全球化的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相互结合的战略,用响亮的品牌,诚信的服务,尽职社会的最大责任,取得用户的高度信赖;

四要有强势的领导领军企业的运行。以超前的思维,科学的决策,果断的行动,随机应变的胆识,应对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争做市场的主人。

这“四强”是构成企业强大的基本要素。而创造一个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安全无事的生产环境,培育一个团结和谐、精明强干、勤劳能战的团队,铸就一个叫得响的、国际化的、有价值的产品品牌,更是企业走上强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和武器。尤其是面对激烈竞争、前景难测的世界贸易和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企业更应联合起来成为一体,实行多元化的集团式的应变机制,组成航母旗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破浪前行,无惧无畏,闲庭信步。

2 我国轮胎企业实现大强的途径

我国轮胎工业从1992年深化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过2001年扩大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WTO),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20余年间取得了令世界惊异的高速发展,已成世界最大的轮胎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生产量相当于美日德三国的总和,出口量占到国际贸易额的1/5,人均年耗轮胎量达到0.8条以上。轮胎产业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合作竞争,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

世界轮胎三巨头和八大跨国轮胎企业集团全部落户中国,生产量占据乘用轮胎75%和载重轮胎20%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异军而起,茁壮成长,涌现一大批年产5~10万t级的轮胎工厂,成为产业的骨干力量,占据市场约近一半的地位。国有企业经过一系列转轨、变型和升级,也已开始形成数个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构成行业中的中流砥柱,引导着产业的前进发展。轮胎行业经过20多年来的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重新铸就了新的10大轮胎企业集群,建成了20多个世界级的年产轮胎1 000万条(用胶量8万t)以上的大型轮胎工厂。

2015年,国有民营轮胎企业主营收入在40亿元之上的已有中策橡胶(167)、三角集团(146)、玲珑橡胶(85)、恒丰橡胶(84推定)、兴源轮胎(82)、风神轮胎(63)、赛轮金宇轮胎(60)、双钱轮胎(60)、盛泰轮胎(52)、双星轮胎(47)、贵州轮胎(40)、通用科技(40)和浦林成山(40)共13家。如果包括外资企业在内,实际上已超过20家之多。详见表16。

我国轮胎内资企业从大的方面来说,表16所列的13家企业均已具备了走上大强的条件。2015年中策橡胶已进入了世界10强,三角和玲珑橡胶位居20名之内,恒丰橡胶、双钱、赛轮金宇轮胎、兴源轮胎、风神轮胎、盛泰轮胎和贵州轮胎等7家也均已成为前30名成员。然而, 从强的角度同世界三巨头和八大跨国集团对比,不能不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工厂生产和工艺的智能化上,经营诚信服务理念和品牌响亮度上,抢占国际市场和立足全球战略发展的观念上都相形见拙,明显的处于滞后的地位。

内资企业在国内轮胎市场上同在华落户的外资企业相比,国有民营轮胎企业不论是在高性能轮胎的生产比、对新车用胎的配套比上,还是轮胎的性价比、工厂的节能减排比以及人均的劳动生产率方面多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亟待认真思考,奋力提高,迎头赶上,努力设法夺回失掉的市场。主要问题在于,多年来未能真正进入配套领域,一直在替换胎的市场上打转转。以自打价格战,靠低档产品、同质化相互竞争赢得有限市场。严格来说,连国内自己的汽车配套轮胎市场也未能占领。国内市场响亮的品牌更创不起来,更谈何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知名和价值的品牌,乃至走出去发展建立国际化的轮胎企业。

近几年来,美国之所以敢于对我国出口轮胎多次挑起贸易“双反”的违理事端,说到底就是看透了我国轮胎工业没有价值品牌。单一靠打价格争夺市场,在同质化的低端产品领域转来转去,企业互不联系各自为战,又不能自律、管控的中国轮胎企业的致命弱点。我们当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深思警觉,亡羊补牢,彻底改变现状,反其道而行,最终战而胜之。虽然这一事件它给我们带来了两年恶劣的环境,国际出口受阻,国内需求不旺,企业利润直线下跌,生产严重受困,但也促使我们认识到再也不能廉价为人打工,自己受损,渔人得利,并可使盲目投资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结构机构重组加快,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实施创新技术驱动,加快“走出去”国际化的步伐,开展智能创造,跳跃式发展电商经营和互联网+活动,使企业尽快全面升级,取得再次创业的新胜利。

表16 我国轮胎生产年逾40亿元以上大企业

还有,在对待品牌的理解和认识上也需要提高。国内企业大多看重于以广告宣传、新闻发布、会展展出以及说明会、交流会、评比会、推荐会和授信会等形式人为提升形象,创建品牌。然而,由市场确认的品牌,无论如何是无法单方面自己树立的,更不是主观臆想来创造的。产品品牌是从社会用户实际的反映结果和客观事实的评价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是靠质量、价格、服务和诚信,最终由市场销售表现的情况而决定的。更是积少成多、由多个地区汇聚一起和常年日积月累连续延伸而打就的。是社会的信赖和肯定,因而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就在于此。

对比国外三巨头和八大跨国集团大部分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厂和连续百年之久老品牌来说,国内企业和品牌的生存寿命都非常短。而厂名与品牌又多不一致,使理解上也常造成困难。我国橡胶工业已有100年的历史,生产轮胎的企业也达80多年以上,40年前仅定点轮胎企业即有60家,形成了12家重点企业和4大家族企业。然而,没有出现一家国际品牌。而今国内出现的新的10家大型轮胎企业,建国前的老企业只剩下了双钱1家。改革开放以前1960~1970的半老企业也仅有中策、风神和贵州轮胎3家,而且它们的企业名称和品牌又多次变更,也都没有同品牌相统一一致,令品牌的价值难以提高,已成我国轮胎企业大强的最大短板。因此,今后要走上大强之道,首先必须要设法千方百计练好内功,认真补上这一课。俗话说: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带来市场,品牌赢得效益,品牌保证企业强大。

“十三五”规划为我国轮胎企业走上大强具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并为之提出制订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动荡不羁,全球轮胎企业日益大型化、集团化、多元化、集约化和国际贸易层层设障、壁垒重重、保护主义频发,以及世界轮胎交易市场已经饱和、充满荆棘的大环境下,中国轮胎企业的大强必须要走自己的路。看准世界轮胎工业生产分布已从西方转向东方,由美欧朝向亚洲倾斜的大趋势,利用发达国家轮胎企业不断出现动荡、分化、改组和关闭收购重组之风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有利时机,要下决心增强企业实力,及时“走出去”扩展国际空间,把企业由大变强,从强到壮。

一是改变思维方式,创建“双中高”型企业。生产增长方式由数量单一扩充向质量与品种的提高和增加方向前进,实现生产速度和产品档次双中高发展的新常态型企业。GDP保持6.5%~7.5%,产量增长5%~6%;市场中的新产品占到20%~30%,以中高档的扩大获取2%~3%的GDP增长,大力发展产业升级效应。

二是实施五大发展理念,建立“双剑”型企业。将传统的生产要素增长转为创新驱动的发展,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员投入创收的新局面。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形成上下内外全方位创新的机制,在生产中谋创新,在创新下求发展。年年要有创新型的产品问世,两三年要在市场实现一次换代,不断推陈出新,升级创新,以新制胜。

三是完善机制,建设全能型企业。形成具有科学完善的、国际标准的六大运行体系:

①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厂内外的TQC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生产的质量,实行销售用户定期回访和问题产品补偿及主动召回制度。

②生产环境保护体系。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污染,力控能源消耗,节能减排,驱动低碳经济,坚持绿色环保生产环境。

③劳动健康保障体系。减少粉尘操作、高温作业,避免机械伤害、化学中毒,降低疲劳动作、劳动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证人员生产的身体健康。

④工厂安全运转体系。落实全厂防火、防爆、防盗以及防灾、抗震、抗洪等的制度和设施,消除各种人为的事故和暴力事件,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⑤数字网络管理体系。现代的大型工厂企业早已从对人的跟踪管理、领导层的督导管理,走入操作者自我检查管理,现场文字图表指示管理、数字设计显示管理和电子网络自行管理的时代。大强企业更是如此。

⑥资源循环再利用体系。实行企业从轮胎生产经营到使用回收、修补翻新和废胎处理的资源再生化的4R体制。达新翻废一体化,管生产又管回收。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充分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四是“走出去”发展,建成国际化跨国型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全面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和亚投基础银行的优惠政策,收购、新建一批具备实力、风险小的轮胎工厂。壮大在国际上的实力地位,以产品的高性价比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力求境外的GDP收入达到30%~50%的份额,做到同世界级其他企业同质同价。并且设法能为1~2家汽车厂配套,实现稳定供应的机制。

五是实施供产销一体化,组建生产经营型企业。现代的轮胎企业不单是工业生产单位,同时也应是强劲的商务经营部门。经营、生产、技术相互密切结合,以销定产,以技促产,以产推销,形成内外联网循环的营销体系。为之服务的轮胎店要遍及使用城乡,数量至少应有3 000~5 000家,其中多功能的可检测、安装、平衡、修补的综合店,应在10%以上。由企业投资管理的直营店,销售额不能低于总额20%~30%,其中电子商务应达10%~20%以上。

六是推行现代化管理,创立高效型企业。GDP和销售额要高过资产,利润率占到营业额的10%~15%,其中净利润率应在5%~10%以上。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即3%~5%投入科研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另一半作为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至少在150万元/人/年以上,成为吸纳周围劳动力,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为社会公益事业助力做贡献的实体经济组织。

七是推行中国制造2025,创建智能化的工厂企业。革新轮胎生产工艺和设备,达到联动化、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每条炼胶、压延、压出生产线只有1~2人管理;轮胎成型达到人均班产乘用轮胎600~800条,载重轮胎100~200条;硫化机群控,一个人管理20~40台。10年之前,一个年产300万条的乘用轮胎厂需要800名员工,而今400人可以从事1 000万多轮胎厂的工作。未来通过机器人、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还能进一步减人增效,达到100人产1 000万条,甚至实现完全自动化的工厂。

八是尽责社会,成为服务型企业。为了彰显企业强大的形象,除了为国家缴纳税收之外,还应成为参与社会公益、福利事业的一员,力所能及的支助周边群众及各地民政组织,尽到社会一员的责任。

九是合作联合,组成集团式企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需求,在多个地区设立不同规模的大中型工厂,实行综合性或专业化的生产体制。应对企业发展,实施纵向和横向的联合,上下游一体化,生产多元化,资金社会化以及产学研结合等,都是实现企业大强的重要途径。

另外,实行强强联合,收购兼并遇困破产的老企业,也是大强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历史上普利司通收购费尔斯通,米其林收购古德利奇-尤尼劳尔和克莱伯,大陆收购通用,住友橡胶收购邓禄普,固铂轮胎收购阿旺等都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变大变强。横滨橡胶与大陆、住友橡胶与固特异的两强联合办厂,也都相得益彰。然而,由于两者的企业文化差异,往往同床异梦,无法求同存异,大多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耗尽心血而事倍功半,最后多以完全合并或分道扬镳而告终。近年,以平等相待、互为尊重、独立经营、合作共赢和资产统一的模式获得意外成功,解决了两强联合各自逞强,互不服气,无法去异求同和利益的分配不均等问题矛盾,出现1加1大于1的效应。

还有,主要领导人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决策手段和敬业精神,管理层的执行力和能动性,团队的团结和谐和战斗作风,更是企业大强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条件。历史事实不断证明,“成也萧何败萧何”。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群体生产组织,其工作基地是现场,战斗对象是市场,一切活动都是靠人和由人组织起来的团队来实现的。因此团队的精神作风和战斗能力十分重要。而组织活动的领导人、管理层对其作风和能力的保证和加强则更为关键。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工年龄的老化,如何在企业中培养人才辈出、一代胜过一代的优秀团队;选定忠于职守、奉公廉洁、精明强悍、领导超群的接班领导人,应是强大企业永葆青春的基本条件。非此莫他,而迄今仍是所有大强企业有待解决而困于解决的难题。

3 结束语

大强企业的困难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创强难,而守强更难。今朝不能保持大强,明日就会失去强大,后天就要从大强中沉沦消失。在当今极为复杂的内外环境下,企业如何跟进形式的不断变化,领导者如何预测、跟上变化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历史上由此导致大强企业轰然倒塌、破产倒闭的事件也不乏其例。

20世纪,长期称霸全球、号称“橡胶帝国”的邓禄普,由于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缺乏进取,失去活力,在激烈的市场上难以同强手竞争,导致1984年自己解体,而为子公司的住友橡胶收购,创下“以子收母”的记录。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的费尔斯通,因为出现“爆胎”,大批轮胎召回,经营业绩直下,引起工人停产罢工,企业难以为继,而为普利司通收购,开创了“以小吃大”的先例。始建于1870年,世界最老的轮胎企业——古德利奇,1910年和1917年即把工厂扩至德国和日本,开发了无内胎轮胎等多项新技术,但也由于领导层误判形势,几次决定失误,在同尤尼劳尔联合之后又遭遇到世界石油危机冲击而不能自拔,最终被迫于1989年为米其林收购。这些老大知名企业的消失,实在是令人痛心,饮恨世界。

固然,企业的寿命总是有限的,新桃换旧符,大浪淘沙是无法避免的。大强企业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都有其兴衰、生死的过程。然而,前百年老店的老字号轮胎企业迄今仍然比比皆是,大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久盛不衰,甚至有的老当益壮,成为轮胎工业的中坚骨干力量。他们的长寿和长期大强也是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世界轮胎三巨头的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和八大跨国集团的大陆、倍耐力、住友橡胶、横滨橡胶和固铂轮胎都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都在长期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成为长期大强的典范。

它们在企业性质上,大多都是股票上市的社会股份制企业。劳资分开,秉承创业者的办企业宗旨,从社会上选聘精英、能人,严格治厂,不断发扬企业的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竭力发展。像大陆、住友橡胶、横滨橡胶等,莫不都是如此。普利司通原本为个人发家的家族式产业,第二代接班人为避免“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和防止近亲繁殖走向衰败的规律,毅然决定从第三代开始改为从社会择优外聘制。40年来,虽先后再经5代领导人,但都全面继承和坚持第一代人的社训理念,使企业越办越强,成为世界最大的轮胎橡胶生产厂家。

属于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的米其林,百年来,前后5代的米其林人一直在坚持继承创业者的技术创新精神。由于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领导统管企业,广纳社会贤人为之助力,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技术上长期处于领先的水平,企业稳步发展壮大,稳居世界第二位。轮胎品牌的价值远超企业的资产,在世界市场上一直占据榜首地位,售价比其他品牌要高出10%~20%,从中获利甚多。其经验集中为一点,就是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为首,技术领先,以新取胜”的原则,实现了强大长寿,久盛不衰。

目前,我国的国有民营轮胎企业集团正在遵照“十三五”发展规划走入世界强国的有利时机,吸取内外的发展经验,努力打造自己的大强企业。积极克服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努力扩大内需;化解美国贸易“双反”带来的困难,加紧“走出去”发展,解决产能过剩出现的矛盾,加快产业升级、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企业之间的并购、重整、联合的步伐,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苦练内功,增强实力,在奔向企业大强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R-01)

伊朗第四轮胎厂破土动工

据伊朗当地新闻报道,伊朗第四轮胎生产厂在西部省份克尔曼沙赫破土动工。

扎格罗斯轮胎厂由伊朗政府推动的第四轮胎厂的其中一个项目,其受工业改革发展组织的领导。该轮胎厂占地65万m2,由工业改革发展组织和私人投资者及企业家Mitra Farzadnia共同投资兴建。其中,工业改革发展组织持股19%,而Mitra Farzadnia在克尔曼沙赫已经拥有tirecord工厂。

摘编自“QinRex”

Development path to be big and strong of tire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path to be big and strong of tire enterprises

Yu Qingxi
(The Original Ministry of Chemical Industry Rubber Bureau, Beijing,100013)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ig and strong characterization of world-class tire enterprises emphatically, such as tire enterprise sales, profitability, production capacity, factory numb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apability, market share, brand awareness, global coverage, enterprise culture, etc.,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given som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for China's tire enterprises to be big and strong by analyzing these world-class tire enterprises.

tyre; enterprise; world class; sales; brand; the largest three; technology

TQ330.8 TQ336.1

1009-797X(2016)19-0001-18

A

10.13520/j.cnki.rpte.2016.19.001

猜你喜欢

普利司通米其林橡胶
普利司通计划扩增电动汽车原配轮胎产能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橡胶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固特异与橡胶
4500万美元,普利司通投建自动化轮胎仓库
米其林两款高性能轮胎登陆中国
一种闭孔发泡橡胶
卖轮胎的米其林凭啥给全餐厅评星
R218普利司通城市公交专用轮胎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