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耐受性的分析

2016-11-14赵静

关键词:耐受性肺结核高血压

赵静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病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且无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肝肾害的占比最大,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第八对颅神经损害、周围血细胞减少、药物热、皮疹、关节肿、末梢神经炎。结论 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复杂,临床上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肺结核;高血压;抗结核药物;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R521;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2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增多,肺结核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有研究指出,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1]。现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以及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且无高血压患者46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且无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有肝肾功能障碍、有糖尿病史等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29±5.38)岁,对照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45±5.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2HRKZ/4HR方案治疗。患者每天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丁胺卡那霉素、吡嗪酰胺一次,强化期持续治疗2个月,巩固期持续治疗4个月,收集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4例,血压水平为145~155/70~80 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17%,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为145~160/70~85 mmHg。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53.57%(15/28),女性为50%(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53.33%(16/30),女性为43.75%(6/16),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中,肝肾害13例、胃肠道反应12例、第八对颅神经损害9例、周围西北减少5例、药物热5例、皮疹3例、关节肿2例、末梢神经炎1例,对照组中,肝肾害12例、胃肠道反应10例、第八对颅神经损害7例、周围血细胞减少6例、药物热4例、皮疹4例、关节肿1例、末梢神经炎1例。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生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对比,差异不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老年肺结核病患者是否并发高血压并无显著关系。本次研究中,不良反应中肝肾害的占比最大,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第八对颅神经损害、周围血细胞减少、药物热、皮疹、关节肿、末梢神经炎。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肺结核病无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种类同样无较大差异。患者年龄较大时,其机体处于退化阶段,机体内血浆蛋白浓度会逐渐减小,如果使用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核率高,则血药浓度会升高,而老年患者的代谢药物的肝脏功能较差,因此肝肾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不仅如此,老年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系统、肾脏功能均处于衰退阶段,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均较差,导致药物排泄延迟,最终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毒副作用的敏感性较强,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身体体重、体质以及肝肾功能状况等情况来选择用药方案[4]。营养不良患者的体质较差,服用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较高[5]。老年患者用药后,由于机体代谢药物功能较差,药物容易在机体内蓄积,使得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第八对颅神经损害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氨基糖苷类药物,该药物的耳毒性与药物在机体内的浓度有关。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较高,会对患者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加大了药物排泄难度,会使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加重。如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如果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毒副作用会影响患者机体血压调节,使得血压水平增大而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临床上应重视老年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尽量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总之,老年肺结核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复杂,患者机体状况与药物治疗效果有紧密联系,有临床上应谨慎选择治疗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 鑫.结核病复发及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 杨 莹.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92例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18(07):862-865.

[3] 杨 莹.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45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2(18):135-137.

[4] 卫安娜,方 怡,梁国添,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5(09):1556-1559.

[5] 董 方,耿文奎.781例肺结核患者药物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19(07):491-494.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耐受性肺结核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痛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