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2016-11-14李婕王素芳赵卫枝

关键词:内科治疗主动脉夹层护理措施

李婕++王素芳++赵卫枝

【摘要】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死亡,转往上一级医院2例,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死亡2例,转往上一级医院4例,护理总满意度为78.2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的全程观察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受到进一步伤害的几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02

主动脉夹层又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位于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与破裂处流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块[1-2],在临床并不常见,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硬化、高血压、马凡氏综合征、外伤等都是本病的病发原因[3]。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准并合并高血压,出现背部、腹部剧烈疼痛等现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49±6.32)岁。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8.14±6.7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检测、给药护理、饮食护理、抢救器械护理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的全程观察护理,具体如下:①疼痛护理。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相关护理人员用根据患者具体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时间以及疼痛性质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使用镇痛剂或止痛剂,如吗啡3~5 mg皮下注射、度冷丁50~100 mg肌肉注射等,由于吗啡、度冷丁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压、抑制呼吸的作用,因此注射完毕后应当密切留意患者的药物反应,同时详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②心理护理。由于病情危重,因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十分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与康复,医护人员应当给予其及时的心理引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③生活护理。包括便秘的防治、病房护理、皮肤护理等,帮助患者保持清洁,减少患者感染率;④出院指导。详细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饮食禁忌,做好疾病健康知识的教育,定期回访。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中转往上一级医院的例数和死亡例数;采取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分,8~10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病情有效好转并顺利出院21例,转往上一级医院2例;对照组病情有效好转并顺利出院17例,转往上一级医院4例,死亡2例。两组患者转往上一级医院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虽然少见,但危险性极高,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严密的护理是关键[4]。全程优质护理即将患者的护理过程看成一个整体,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提前做出护理的预判,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5],对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有着较高要求。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无1例患者死亡,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死亡2例,护理满意度为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全程优质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的有效途径,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的观察与护理具有护理内容更全面、护理更具针对性等优点,能够有效消除患者护理过程中一切不利因素,进一步控制病情的发展,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取时间,可作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护理的首选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冯晓君,林海容,谢小明,等.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324-325.

[2] 邱丽萍,杨冬梅,王书鹏,等.急性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的观察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14):2026-2027.

[3] 孙 艺,刘洪珍.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35例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8):1089-1090.

[4] 吴美华.4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内科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6.

[5] 徐春芳.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36-38.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内科治疗主动脉夹层护理措施
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科治疗措施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