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与安全性探析

2016-11-14郭银秋

关键词:效果

郭银秋

【摘要】目的 探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简易康复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简易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简易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02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该病常发于>40岁的高血压中老年人群当中,且男性多于女性,该病法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脑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疾病,由于该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庭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本文针对简易康复的效果作了以下临床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46.21±12.45)岁。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46.54±12.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包括药物疗法以及物理疗法等,其物理方法进行治疗1次/d,进行30 min/次。

1.2.2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简易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体位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其中体位运动包括患者的卧位、坐位,从坐位到站位以及站位到坐位的体位运动功能的锻炼。制定相关的简易康复治疗方案,并将方案通过手册或光盘的形式告知患者及其患者家属,该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在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认同下进行的,具体内容为:根据各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体训练,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一完成康复训练的项目,如自己从坐位站起来或由卧位姿势至坐位姿势等;在患者训练期间应用节律性的引导语对患者进行口语引导,并将其训练项目的完整动作分解为单个的运动,减少其困难程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锻炼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帮助顺利完成此项训练;初期训练时进行运动功能训练1次/d,训练时间1 h/次,持续1个月以后可减少至2~3次/周,在患者逐渐好转后,其余的训练时间则在家属的监督以及协助下完成,持续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压疮、脑疝、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生感染1例;压疮的3例;脑疝的1例;心律失常的2例,其并发症发生率占该组患者的28%。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患者1例;压疮的无;脑疝的1例;心律失常的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占该组患者的12%。对比可见,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脑卒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的小栓子脱落后堵塞血管,从而导致血管破裂或供血不足引起脑卒中的发生,该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有关联,且高血压是该病发病率最高的人群,该病常见的症状为脸侧部、手臂或腿部突感无力,更甚至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出现口眼斜歪、半身不遂、失语等功能性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3]。

医院对于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方法一般均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其内容包括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由于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其物理治疗操作复杂且医疗费用昂贵,迫于经济压力,多数患者不得不中途放弃治疗,且由于患者长期处于卧床姿势,容易引起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常规治疗的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高[4]。

简易康复疗法虽然是建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但仅限于前期,若患者通过简易康复训练能够独立起卧时,则可逐渐减少药物以及物理的治疗,并可在家属的监督以及协助下完成训练,无需医护人员亲自监督,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费用低,为患者出院后提供了可靠的康复训练方式,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 赵 斌,刘 瑞,朱 江.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72-73.

[2] 李铁铮.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改善大学社区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

252-253.

[3] 刘 军.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

315-316.

[4] 叶华强.偏瘫的简易康复训练方法[J].健身科学,2010,

(4):37.

[5] 王 刚.偏瘫康复家庭简易体操[J].老年健康,2012,

(11):25.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