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2016-11-11郑婕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学讲小组长成员

郑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理念,是“学讲方式”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在日常学讲课堂中被广为应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下面我将针对目前英语学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解决策略,谈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分组不科学。

有的小组全都是优等生,合作讨论时积极认真,气氛热烈;有的小组全是学困生,学习能力薄弱或者自控能力不强,因而无法展开讨论,或者趁机乱说话,做一些和讨论无关的事。

2.小组内“强势”学生独霸话语权。

小组合作中,经常出现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的现象。课堂上,当小组合作表演对话时,好学生始终占据主动权,分配角色、设计对话,而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往往是陪衬。进行展示时,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只能说几句简单的口语,而活跃的学生则滔滔不绝,小组合作俨然变成个人的表演,这显然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3.课堂喧哗。

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占主导地位,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因而较传统教学而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这也是目前学讲课堂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还没有交代完小组合作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就迫不待地开始讨论起来。小组汇报展示环节,汇报展示的小组认真地进行展示,其他的小组成员有的还在练习要汇报展示的内容;有的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说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课堂混乱。

4.合作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小组合作前,教师常会对学生说:“I will give you...minutes.”但是,有时教师所给的时间不合理。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早就讨论完了,可是结束时间还没到,于是就开始说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题;有些时候,结束的时间到了,可是学生们还没讨论完,一组组仍然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教师不得一遍遍地喊着“stop”将学生喝停。这些现象都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效率低下甚至无效。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那么如何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优化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理论经验知识,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师应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问题。合作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按学习成绩好、中、差来分配。这样,一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有弱,学习成绩有高有低,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不仅在进行合作交流时可以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还有利于结对帮困活动的开展,减轻老师的负担,明确合作要求和任务,做好示范指导。

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对合作内容有明确的要求,并且进行正确的示范与指导,让学生对语言组织有所准备。例如,在译林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2 Fun time中,设计一个调查活动,用“What do you have?”调查小组内学生拥有的物品,我给出这样的任务要求: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小记者。这样在小组合作中就不会出现有学生从头至尾一言不发。又如,在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Project1中,有一个小组合作制作假日相册并展示的环节,任务开始前我在PPT上给了学生这样的信息:展现形式:S1:Look at our holiday album. This is... (地点) I went there...S2:This is...I went...S3:This is...I went...S4:This is...I went...这样,不仅可以平均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时间,还可以给一些反应慢、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的语言提示,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开发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潜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2.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最后共同分享展示讨论成果。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合作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明白整个小组是一个集体,每个成员都要为这个组贡献力量,如果掉队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其次,教师要培养小组长。每个小组内设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分工,组织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

3.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

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对小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依靠小组长这个小助手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每堂课,我会给各小组长发一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例表见下),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及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分项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调动每位组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科学分配合作学习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时间安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恰当的时间合作,每堂课前教师都要精心计算好需要的时间。例如,在译林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5 “How old are you?”中,在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对话活动,四人一小组表演,三人分别扮演三位小朋友,

一人扮演服务员他们选择合适的玩具,这里要计算好学生分配角色的时间、涉及对话的时间、练习的时间,显然一两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让他们一两分钟完成,那么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引导,确保每个小组将时间花在学习和语言运用上,要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适当调整时间安排,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实现目标。

总之,随着“学讲计划”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将在课堂上广泛应用,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发现其缺陷与不足,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方法,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在学讲课堂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有益于学讲方式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学讲小组长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分餐小组长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