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2016-11-07蒋玲芝李阿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0期
关键词:计分卡标杆绩效评价

蒋玲芝,李阿利

(湖南农业大学 a.公共管理与法学院;b.商学院,长沙 410128)

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蒋玲芝a,李阿利b

(湖南农业大学 a.公共管理与法学院;b.商学院,长沙 410128)

将绩效评价方法引用到高等院校毋庸置疑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力法宝,在我国虽然企业中绩效评价方法已经取得不一般效果,但是高校绩效评价方法仍处于摸索阶段。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绩效评价等同于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本文是将使用比较成熟的高校绩效评价方法用于高校办学效益的评价上。常见的高校绩效评价方法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DEA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标杆管理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360°反馈绩效评估法的高校绩效评价,这些方法各有千秋。

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

纵观我国高校的发展,100多年前,美国高校各个机构对高校绩效评价都进行一定层次的研究,然而不同国家进行的研究时间和研究层次参差不齐,我国高校很晚才引进国外绩效管理这个概念。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国的教育工作铁定得深入探讨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教育匹配现代国家发展的人才需求;另一个是教育工作铁定得提升办学效益。如何让教育匹配现代建设需求及提高办学质量,已经引起资深教育学者专家深入的研究和关注;而如何提高办学效益,则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文章还并不很多,特别是办学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本文是将使用相对成熟的高校绩效评价方法用于高校办学效益的评价上。

1 办学效益概念界定

办学效益指的是学校投入产出的比率关系,这是数量化层次方面的解释;另外是指学校产出对应社会需求,及人才及其成果要具有社会适应性。高校绩效评价同样是依据投入产出之比例对学校绩效管理进行的相对评价,本质上和办学效益概念相一致,即办学效益和办学绩效是一对同义词,均是从投入产出方面对高校管理进行深层面探析,抓根本,从本质出发,利于高校管理,优化高校管理组织,提高办学效率。

2 办学效益国内外研究文献

国内针对高校办学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的文献内容如下:周悦构建模型,用DEA模型处理数据,求出近几年高校二级院校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详尽分析预测,找出二级院校办学过程中核心问题所在,由某二级院校进行实证证明,最后给出实质性建议。魏一鸣、冯向前从高校内部管理的角度,根据N大学的现实状况,创立了高等学校内部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法对N大学进行分析,构建模型,计算统计出各个学院的超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结合标杆管理的思想提出绩效诊断意见。周悦以校办学效益的涵义这个角度为切入点,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方面整合分析办学效益的评价指标。丁晶由高校高层管理者的采访和调查,进行案例研究,而且运用绩效评价的方法理论分析所存在的管理根本问题,剖析了其根本问题,最终将其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实践相结合,研究出了实质性的战略。金树颖、黎晓君、胡琼对影响地方高校办学发展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按维度化作具体绩效评价标,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对象的权重,构建战略层办学效益的评价体系。林建全、黄江昆通过探讨地方性本科院校二级院校办学效益评价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了地方性本科院校评价二级学院办学效益的内涵、基础及指标体系。周晓娟利用DEA方法,构建我国地方公办高校投入产出评价体系,搜集陕西省22所公办高校的数据,用DEA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充分了分析地方公办高校管理情况。游晓欢根据高校二级院校绩效评价来判断各学院办学效益水平,从而提升各学院办学,达到全方位优化学院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学校教育事业规模、质量、效益等的协调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准。林健全构建DEA模型,建立高校二级学院办学效益指标评价体系,将某学院10个二级学院的办学效益进行评价和排序,借用超效率对比了各个二级学院,找出缺陷,从而优化管理。师宝山、李刚、张贵州、岳超源从传统DEA模型指标权重仅仅为非负性限制而带来无法凸显决策者偏好的角度,构建了反映决策者偏好的输入偏好DEA模型,探究了基于输入偏好DEA模型高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高景波办学效益是办学投人与产出之比,是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校办学效益可以通过评价高校如何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为社会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匹配的人才,以及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通过所看过的文献综合得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DEA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标杆管理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360°反馈绩效评估法的高校绩效评价,将此四种比较成熟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2.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在1992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和诺朗诺顿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创。该方法与过去的绩效评估方法不同的是,此方法将评价指标分为四个维度——财务维、顾客维、内部业务流程维、创新和学习维,摒弃了传统的重财务式的观念,而从三个重要群体切身利益出发进行的战略实施。图1描述了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

图1 平衡计分卡

国外很多大学将平衡计分卡应用到绩效评价中去,例如平衡计分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都得到成功的实施,使这些大学管理更加有效率。国内学者有关平衡计分卡研究,见表1。

表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相关文献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新型绩效管理工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建立的有效指标体系中,有很多客观数据难以取得,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的数据,但是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对于高等学校这一特殊机构来说,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就比较细化,和企业的侧重点不同,高校是为了学校办学效益最大化。

2.2基于DEA的高校绩效评价

DEA思想首次是由A.Charnes、W. W. Cooper及E.Rhodes提出了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方法,主要是从投入产出去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DEA模型很多,最基本的是CCR模型和BCC模型。针对DEA的研究,我国的一些文献研究,见表2。

表2 基于DEA的高校绩效评价相关文献

可见,DEA在我国高校使用比较成熟,都是通过建立DEA模型对投入产出进行分析,从而实现高绩效。然而许多学者在运用DEA时忽视了评价单元应至少是指标总和的两倍这一基本要求,出现指标设置过多而评价单元选择过少的情况,这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DEA方法的所有模型都分为投入导向型和产出导向型,选择不同的导向计算出的结果也不同。但是很多学者忽视了模型导向选择的问题,没有对评价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就笼统的选择投入导向模型进行计算,这会使计算的结果出现偏差。DEA基本模型无法对DEA进行有效的区分,需要通过DEA超效率模型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2.3基于标杆管理的高校绩效评价

标杆管理法的是在1979年由鼎鼎有名的美国施乐公司创新研究提出的,后来经过不断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从而定义为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评价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管理流程与世界上遥遥领先的企业相对比,进而持续获得优化组织经营管理的全面信息。关于标杆管理法,有许多的组织发表报告及其文章,均对标杆管理众说纷纭,其项目文章列表,见表3。

表3 项目文章列表

不同的国家对于实践标杆管理的案例结果均是不同的。标杆管理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曾盛行过,不少专家学者均对其有一定研究并且发表了一些实质性文章。如:张玉岩用标杆法进行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王慧英将标杆管理理论运用到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王玉蕾进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借鉴。高校运用标杆管理就是将自己学校通过不断地将学校运作流程与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高校相比较,以获得帮助高校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即通过比较和持续评估方式来发现自身的缺陷从而不断改善。

2.4基于360°反馈绩效评估法的高校绩效评价

360°反馈绩效评估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艾德沃兹和艾文在一些企业组织中不断研究发展而构建成一个体系的。360°反馈绩效评估法是指在一个组织机构中,让身边熟悉的人对被评价者进行客观评价反馈,比如同事、上级等或者让其他部门(衔接工作密切的人员)为被评价者评价员工绩效,从而能够得到全方面综合性的信息反馈,形成最终评价结果360°绩效评估反馈。基于360°反馈绩效评估法的高校绩效评价,则需要对投入产出选定特定的评价指标进行360°全方面的评价,再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3 结 语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DEA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标杆管理的高校绩效评价、基于360°反馈绩效评估法的高校绩效评价,这四种方法各有千秋,各有侧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评价,是把高校办学效益的战略目标细化在具有培育适应社会需求人才作用的流程中,将高校办学效益的最终目标转换化为可量化的和可实现的指标。在明确高校战略与使命,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出发,将高校的战略目标细化分解,然后在根据不同维度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基于DEA的高校绩效评价,它所有模型都分为投入导向型和产出导向型,选择不同的导向计算出的结果也不同。选择模型导向非常重要,要对评价实际问题进行精准判断分析来确定。DEA基本模型无法对DEA有效的高校进行区分,需要通过DEA超效率模型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360°反馈绩效评估法的高校绩效评价,则需要对投入产出选定特定的评价指标进行360°全方面的评价,再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悦.高校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评价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4.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66

G649.2

A

1673-0194(2016)20-0243-02

2016-09-08

猜你喜欢

计分卡标杆绩效评价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哨兵“后退一步,走”,树立“守规矩”鲜活标杆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平衡计分卡对绩效管理的启示——以某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为例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平衡计分卡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