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胶机多工位复合工作台的改进设计分析

2016-11-02崔东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改进设计研究

崔东辉

摘 要 点胶机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设备,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点胶,在现代工业生产应用范围较广。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工业生产领域的智能加工,对原有的工作台进行了分析,为促进点胶机的多工位符合工作台改进设计提出了新的建议,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具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 点胶机 多工位 复合工作台 改进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TG65 文献标识码:A

1点胶机工作原理简介

点胶机目前广泛应用在集成电路、汽车部件、智能电子元件以及印刷电路板等工业领域,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自动点胶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点胶操作法,弥补了手工点胶生产中操作复杂、生产效率较低且点胶精确度低等不足之处。自动化点胶机控制流体胶水,将胶水通过点滴和灌注等方式涂在工业产品的表面,常用的流体胶水有AB胶、密封胶、透明漆和硅胶等产品,满足工业生产中产品粘接、灌注、密封盒填充等生产工序的要求。目前常用的点胶机包括阿基米德式滴胶泵和无接触式滴胶泵,其中阿基米德式滴胶泵是在数字式时间控制器的控制作业下,通过点触开关进行点胶,将压缩的空气注入注射器或者入胶瓶内,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旋转速度后胶水在螺杆的旋转下形成一定的剪切力,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胶水沿着螺杆的螺旋流下后,在螺杆旋转压力的带动下从滴胶针内流出。无接触式滴胶泵是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将胶体压缩进胶水进给管内,进给管内可以控制温度对胶体进行加热处理,使胶体能够达到最佳的粘性,和阿基米德式滴胶泵不同的是,该种点胶方式利用了球座结构处理方式,随着球体的运动产生一定的力量使胶水从针滴管内流出。自动化点胶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有效弥补了人工点胶操作的弊端,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进步。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电子生产领域对点胶工艺生产处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点胶机不断升级出现了大功率的LED点胶机和UV点胶技术,生产中的胶水具有较高的粘性,微量控制越来越成熟,

2多工位工作台改进设计

点胶机多工位复合工作台设计内容包括试胶槽、清洗槽和传动定位结构设计等内容,其中试胶槽是在多工位工作台运行时对点胶机的管路进行试验,检测点胶过程中设备能否正常运转,为接下来的点胶处理工作打好基础。清洗槽是在设备点胶操作结束之后,负责对设备中的点胶管路进行清洗,防止点胶管堵塞影响生产质量。点胶机一般由三个直角坐标的机器人组成,在滚珠丝杠的传动作用下进行精确定位,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精确度,采用精密滚珠丝杠副可以进行三个不同方向的直线运动,实现直线导轨设计,三个机器人运动方向利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可以有效的解决同步带传动方式产生的同步性问题,但是滚珠丝杠的螺母在切向摩擦力的作用下难以保持周向平稳,需要配合两个直线导轨保证点胶机平稳运行。

直线导轨要求具有较高的导向精度且运动平稳,同时要保证具备较高的耐磨性和刚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以保证直线导轨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和稳定性。本次采用的BNFN型滚珠丝杠的丝轴外径为16毫米,导程为5毫米,丝杠底径设计为13.8毫米且滚珠的中心直径为16.5毫米,X轴作为承载工件的工作台,需要使用点击和滚珠丝杠串联驱动,保证设别的传动邓加稳定精准,工作台设置为四个滑块和直线导轨相连接的模式,按照X轴的工作方法校验Y轴和X轴保证三维工作台满足点胶机的生产需求。Y轴采用并联驱动同时安装同步带轮,以减小工作台底座的大小。Z轴和Y轴一样采用并联驱动模式,缩短机器人的长度以缩小设备整体的高度。将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配合设置可以提高点胶机直线往复运动的精确度和运行稳定性,提高了点胶机工作台的工作性能,Y轴和Z轴的电机和滚珠丝杠并联后可以减小点胶机的横向大小,并且在Y轴直线坐标机器人和支架之间,使用可以拆卸的定位板连接,以提高工作台的安装精确度。

3结语

点胶机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点胶操作而言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点胶准确度,能够有效方式生产过程中出现拉丝和漏胶问题,同时可以调节生产作业的速度,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类型和生产要求,使用不同的点胶模式,可以提高加工产品的生产质量。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工位复合点点胶机设计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高速、高效高质量的工业生产点胶操作,有效推动工业生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杰.基于自动点胶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装备制造技术,2011(05).

[2] 肖伟平,贺德明.新型节能灯自动点胶机的开发设计[J].机械制造,2009(01).

[3] 鞠凤军.中达电通数控和伺服在点胶机上的应用[J].伺服控制,2007(06).

猜你喜欢

改进设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
压铸模具适应性改进设计及保护措施分析
阐述专用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