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真”书韵文化改变学校行走方式

2016-11-01祁孝乐花文林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文化

祁孝乐 花文林

【摘 要】“勤真”理念源于书法家高二适先生,兴泰中心小学将其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学校立足地域特色,以书法教育为切入口,将“勤真”融入每位师生的灵魂之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学生愈加灵动儒雅,教师愈加自信从容,学校也愈加靓丽优质。

【关键词】“勤真”文化;学校文化;书法特色;办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74-02

【作者简介】1.祁孝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江苏泰州,225539)校长,高级教师;2.花文林,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江苏泰州,225539)办公室主任,一级教师。

泰州市姜堰区兴泰中心小学近年来在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勤真”文化建设这一中心,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努力探索一条以文化建设引领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

一、文化建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校要有品位,有特色,离不开文化的引领。近年来,围绕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足地域特色,寻找文化内涵。

高二适的“勤真”理念体现在先生的许多诗词佳作之中,而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文化的精髓渗入到每位师生的灵魂之中,使之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因此,我们在组织师生学习高二适先生史学成果和诗词佳作,领悟其高雅、勤奋、求真精神境界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提炼出“勤真”二字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血脉,让师生在“勤真”文化的熏陶下,“勤于做事,善于做事,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并将此作为每位师生的行为准则。

2.硬件浓墨重彩,营造文化氛围。

2014年学校成功申报了省级“基于高二适‘勤真文化的书法教育”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后,为厚实校园文化底蕴,我们加大了校园文化层面的硬件建设。校园内建起了“高二适资料陈列室”“二适文化长廊”,放大张贴了高二适先生的画像和体现先生艺术追求的作品。为了满足师生学习书法的需要,在已有功能教室的基础上,建设了两个书法专用教室和一个书协活动室,作为平时书法教学以及书法爱好者活动时使用。

3.建设书法课程,打造文化载体。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抓手与依托的平台。为了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将书法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工程来打造。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保证。为此,我们邀请数名国家级、省级书法家以及共建学校骨干教师担任书法教育指导教师,邀请书法名家到校开展书法知识讲座,挑选校内书法骨干教师与书法家结对拜师学艺。全体教师坚持“每天一练、每周两展”,就是要求所有教师每天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粉笔、钢笔字的练习任务,每个星期要将自己的练习作业进行两次集中展示。鼓励全校所有教师参加省书法等级考试。成立教师书法研究小组,建立了“兴泰小学书法交流群”,书法兴趣小组的成员每天必须上传书法自主练习作业,每周集中交流一次,每月上缴一次书法作品。组织参与各级别书法竞赛及教学竞赛,逐步提高书法素养,提升书法指导能力。

为了使书法教育制度化,学校制定了《“勤真”文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书法教育实施方案》、《书法等级考评方案》等制度规范,统筹安排学校书法教育活动,建立了评价机制,引领师生自觉地在书法的道路上诗意行走。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考级考核的实施。我们根据《兴泰中心小学书法等级考试制度》的要求,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等级评定,对不能达到相应等级的学生及时抓好辅导补差,以确保下次考核中顺利过关。为激发教师抓好写字教学的责任感,我们将学生书法等级的考核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平时,强化学生作业质量的检查评比展示,定期分学科举行学生作业的展览,组织学生前来观看,组织同学科所有教师一起来看,一起来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此举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

书法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每节语文课上的十分钟的写字练习是否到位是我们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不仅是在语文课上,无论是在什么科目的课堂上、作业中,我们都将学生的写字练习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在抓好平时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进行写字课堂教学的研究。每学期,我校都会进行几次写字教学的专题研究活动,以此促进学校写字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的写字教学研讨活动,近年来,我校曾先后三次承办姜堰区级写字教学研讨活动。2016年,我校还承办了“兴化·姜堰”市级写字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促进学校写字教学水平的提升。

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是形成自身特色的重要保证。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在创建活动之初,就把编写一部既具有一定系统性,又切合我校学生实际、富有一定前瞻性的教材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创建活动的过程中,一边摸索,一边总结,同时借鉴一些先进学校的做法,经过我校全体教师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现在,与共建学校携手开发的校本教材《“勤真”书韵》已初具雏形,在区级校本教材评比中荣获优秀奖。

二、点滴成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勤真”文化的建设,改变了我校师生的行走方式,为我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1.学生更加灵动儒雅。

学生逐步积淀起“一笔一画写好字,时时刻刻勤练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人生素养,从认真写字开始,培养了面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真态度、细致品质、合作精神、坚强意志,成为奠基学生幸福人生的有效载体。

2.教师更加自信从容。

“勤真”文化建设的推进,改变了我校师生行走的方式,为我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们增强了专业成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了职业的幸福指数。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文化底蕴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勤奋”“求真”成为集体印记,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一大批业务骨干正在“勤真”文化滋润下茁壮成长,有的已脱颖而出。其中,一位老师执教的《“山”字变形》书法指导课,获江苏省小学书法教学优质课展评一等奖。

3.学校更加靓丽优质。

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流连忘返,西藏曲水、中国书画名家高二适故乡行全体成员、省农村小学校长助力培训班学员等学校和团体都曾到我校考察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示范区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以及省小学特色文化验收专家组对我校的“勤真”文化和书法特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4年,我校被列为泰州市少年书画辅导基地试点学校。基于高二适“勤真”文化的书法教育校本研究,被列为泰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为我校书法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障。2015年,学校被区教育局命名为首批文化特色学校。

教师的迅速成长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均衡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我校在区素质教育考核中均获得优秀奖,学校年终考核也连年获得优秀。老教师重新焕发了青春,新教师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他们的信心更足了,斗志也更加旺盛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也逐步攀升,学生外流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今后,我校将继续以“勤真”作为育人的文化起点,积极探索在“勤真”文化建设中影响师生人格成长的因素,让每个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锤炼意志,启迪智慧,修身养性,追求“勤真”人格,争做“勤真”榜样。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