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乒乓更加个性化的改变

2016-10-27李腾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张继科竞技国家队

李腾

2016年5月,中国乒乓球国家队赴里约名单发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目前排名女子世界第一、且收到国际乒联邀请的刘诗雯竟然没有获得单打资格,只能出战团体赛,一时间,对国乒队选拔公平性的质疑甚嚣尘上。

2016年7月,女乒奥运阵容在热身赛中以1:4输给替补阵容,三大主力全输。

由此,征战里约的国乒兵团在启程前就已话题不断。

“藏獒”如何圈养

本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热门人选、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张继科,1988年生人,是一名极有个性的新生代运动员,队内人送绰号“藏獒”。“因为继科打球不讲道理,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好的时候像藏獒,老虎都不怕谁都敢咬;差的时候就木木的,两面反差比较极端。”主教练刘国梁如此解释道。

张继科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顶尖的竞技水平,而是他与众不同的“血性”。2011年世乒赛对决王皓获得胜利后,他狂野地撕碎了球衣,怒吼着露出背后的文身,虽然运动员文身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却是乒乓球员第一次露出文身。乒乓球获胜后的庆祝动作一向没有什么新意,讲究彬彬有礼,与教练激情拥抱后,对决双方握手,之后就去领奖而已。乒乓球一直都给人一种“机械”的感觉,而张继科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

此后,随着张继科不断收获冠军,各种新颖的庆祝动作纷至沓来。2012年伦敦奥运会夺冠后,他狂奔50米,“跨栏”数次,抢先跑到领奖台前,跪倒亲吻属于冠军的最高台阶;2013年世乒赛后,他再次脱衣,将之抛向观众后,跃上观众席跪倒在父母身前;2014年乒乓球世界杯决赛后,张继科左右开弓,踢碎了两块广告牌,不仅被国际乒联处以4.5万美元的罚款,还在网上引发了关于运动员个人素质的讨论。

不仅在打法上咄咄逼人,张继科在面对前辈时一样不会收敛自己的好胜心。比如在与王皓的对决之前,双方选择球衣,出于对前辈的尊敬,张继科和王皓商量怎么选,后者毫不犹豫地说要红色球衣。张继科毫不退让,立刻也说要红色球衣,最终裁判通过挑边区分,张继科猜对了,身披红色战袍上阵。

太有个性也曾差点击垮张继科。2004年,他第一次进国家队时,因为桀骜不驯,违反队规,被遣返回省队。张继科深受打击,直接剃了光头,谁也不想见。最终在父亲和教练的帮助下,重拾信心,于2006年再次返回国家队,开启了辉煌的运动生涯。

回国家队后,张继科的个性收敛很多。

回顾历史,球员个性一旦太强,必然受到整个体制的掣肘,尤其在强调集体利益的乒乓球队。

实际上,以张继科为代表的新生代球员的出现,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在竞技水平方面,中国已经将这项起源于欧洲的运动发展到了极致,早已难觅对手。尤其是自1988年乒乓球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之后,7届奥运会共产生28枚金牌,中国队夺得了24枚,最近的一次失利还是2004年悉尼奥运会。

频频包揽奖牌的喜讯渐渐地让观众忘记乒乓球是一项力量与智慧相结合的运动。乒乓球运动在力量和技巧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中国长期垄断奖牌榜打击了国外本就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乒乓球运动,即便在国内也离群众运动越来越远,年轻人更喜欢足球和篮球等对抗激烈的项目,导致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衰落。

“将一项体育运动的衰落归因于某个国家太过出色是站不住脚的。”一位乒乓球界资深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问题在于,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只停留在奖牌榜上,单靠竞技上的成功是无法推动一项运动的发展的。”

这位研究乒乓球40余年的业内人士认为,乒乓球运动要想再进一步发展必须把目光从物转回到人身上,要“以人为本”,鼓励而不是遏制球员的个性,“国家乒乓球队不再像工厂一样,一批批地生产冠军,而是鼓励百花齐放,培养出一个个极具特点、色彩鲜明的乒乓明星,这项运动定会重获新生。”该人士说。

市场开发个性先行

体育运动本身对运动员个性的影响极大,这一点经常被人忽视。

运动员一旦进入体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成长,他们将慢慢失去个性变得“标准化”。而不同的运动项目会塑造不同的性格。比如举重和射箭,项目动作单一,每天反复不断地重复几个动作,人就会变得沉闷,不愿意说话。

乒乓球虽然是游戏性质,但一旦走上竞技道路,小队员们的训练同样是反复几个动作和步法,失去了游戏的性质,这一点同足球和篮球是不同的。社会体育学家卢元镇在给不同国家队授课时对此有很直观的感触,“足球运动员纪律最差,很散漫。篮球队员领导力最强,尤其是组织后卫,先后有30多位体育局的领导是篮球出身。”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此外,乒乓球不像举重和柔道属于重竞技项目,但在训练过程中依然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女子的体型,使她们更加男性化。比如乒乓球近年来一直推崇的“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发展方向,使得女队员越来越像假小子,刘诗雯曾经的教练、前奥运双打冠军乔红对此也感到无奈,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练出来的,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

要抵消负面影响,便必须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乒乓球员通常都是5岁就开始日复一日地训练,基本上没有文化课的培养,这将对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和退役后的生活造成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害,毕竟绝大多数运动员没有机会成为像王励勤这样耀眼的明星,日后终归要重新走入社会。而在现有的体制下,许多天赋极高的球员,因为情商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严重影响职业发展。“竞技体育从娃娃抓起是对的,但绝不能从文盲抓起。”卢元镇说。

对于乒乓球运动目前的处境,国乒非常清楚,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努力。

早在2009年,为了激活乒乓球在国内外的生命力,蔡振华就提出在国际大赛上放弃大包大揽的目标,派出教练到国外帮助有潜力的外国选手训练,提高他们的水平,与此同时让更多的外国选手参加乒超联赛,增加乒超的观赏性等。这项计划也被称作“养狼计划”。

乒超的改革同样举步维艰。虽然号称要打造成“中国NBA”,但乒超赛场如今却门可罗雀,几乎没有观众,即便有张继科这样的明星球员出场,一样如此。

在中国,乒乓球本是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运动项目,自2000年正式举办以来,乒超经过16年的发展却寸步未进,反而在2014年因为没有赞助商出资而“裸奔”。2015年又差点再次“裸奔”,3000万元的标价在最后关头仅以1000万元的价格成交,联赛还未开始价值便缩水了2/3,而同年的中超赞助费高达7.5亿元。

叶重是某省退役的乒乓球员,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所谓乒超是“伪职业化”,运动员的所有权、肖像权、市场价值的开发权都掌握在体育局的手中,俱乐部只有临时使用权,而且还要按照体育局完全脱离市场的标准给运动员工资和奖金。

此外,赞助商的权益也得不到保证。乒乓球比赛场地上曝光率最高的20块广告牌全部属于体育局所有。赞助商不得不“深挖”价值,在2015年竟然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球网广告”。

刘国梁清楚这是举国体制和市场化双轨制无法有效结合的结果。但他确信,乒乓球要发展,国家队的成绩不能差,市场发展也不能差。

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不同,依靠明星球员的推广却进行得相当顺利。

2013年,国乒首次在网上开展“直通巴黎世乒赛”群众海选活动,由群众投票选择出征球员。仅仅一周时间就吸引了上百万的投票次数。与此同时,一些关于明星生活的小段子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比如“C罗粉丝张继科”“逆生长界最后的良心陈玘”等,使乒乓球脱离了专业的圈子,更具社会话题性。

2015年世乒赛前,在孔令辉的要求下,国乒女队员齐齐换上了裙装。明星球员还亲手设计自己的服装,如刘诗雯设计的“蝴蝶结桃心装”、李晓霞设计的“蜗牛装”、丁宁设计的“飞翔的翅膀装”等。他们与粉丝在微博上积极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

乒乓球其实是一项很适合“造星”的运动,依靠明星效应完全可以让乒乓球重新焕发活力,进而带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前提是破除金牌情结,实现真正的职业化和市场化。

猜你喜欢

张继科竞技国家队
电竞种植记
E生命力
“直男”张继科示爱景甜:喜欢就要大声说出来
“网瘾少年”张继科看房看到打哈欠
花与竞技少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