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2016-10-21王宜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小学现状信息技术

王宜田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占有主要部分,所以在本文中,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利用相关对策阐述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现状

信息化社会是在信息丰富的现代社会发展中,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在社会中存在各种信息传播的途径。特别是人们每天都围绕着大量信息,特别是多媒体方式的存在,使人们获得了更多信息。

一、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

在信息化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历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特点。第一,信息总量大。在信息化社会中,大量的信息主要包括有用信息或者无用信息。所以,面对大量的信息,如何选择信息成为当前发展中人们掌握的主要技能。对信息进行合理选择并合理运用并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需要人们在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掌握更多的信息运用方法。所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学会正确辨认信息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主要内容。第二,传播媒体在当前社会利用中更丰富、更多样。在传统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中,常常利用口头、实物传播的方式。但随着文字、信件以及报纸等媒介的利用,优化了传统的传递方式,这种方式在利用与应用过程中也具有较大局限性。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中,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得到大量信息,特别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媒体的形成,促进了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发展。所以说,互联网的形成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丰富的信息传播媒介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没有形成丰富的传播媒介,信息就不会在短时间内传递,更不能在广泛的地域内有效利用,人们也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说,在信息量巨大的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要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虽然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该课程,但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需要利用相关措施严格解决,以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全面性。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小学信息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失衡现象,特别是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状态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与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态不同,在农村课程教学中,缺乏基础设施,在农村很多学校中,并没有建立计算机室,虽然有些学校初步形成,但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从而导致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农村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现代信息化发展,主要是教育费用不足,导致农村学校失去发展动力[1]。

2.师资

师资力量存在的不同,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缺乏专业教师。因为农村学校中专业教师比较少,而且,有些教师的学历不高,自身专业与其不对应,所以,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严重的师资缺乏现象。特别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学生并没有合理掌握相关知识,也没有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3.认识

政府以及学校等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没有充分认识。对于学校的领导,由于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够,导致学校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而且,对于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认为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数学等科目教学中,从而忽视了该课程的教学[2]。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对我国中小学信技术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因为我国面临严峻的城乡不平衡现象,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能够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得到有效进步。

1.提高重视度

加强各个行业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重视,特别是政府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大力开展教育宣传工作,以使中小学学校、教师、家长等对信息技术教学更为重视。在这种重视程度上,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以对学校中的教师、家长等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他们不仅要对信息技术形成重要认识,还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3]。

2.加大教育投入

对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因为受多种要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比较落后,所以,可以增加更多的教育投入。其中,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并通过社会力量的调动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促进农村中小学的积极发展。因为农村中小学的落后,不仅要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性,还要建设计算机室、购买计算机等,所以说,需要增加更多的教育资金[4]。

3.引进师资力量

重視师资力量的专业性,其中,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要给予教师丰富的待遇,并引进专业性比较强、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这样才能使中小学信息技术得到有效进步。因为对教师岗位进行设计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我国应引进一批专业性较强的、有能力的教师实施教学,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4.注重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积极培训,以使教师能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能够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能力。目前,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在农村面临较大问题,尽管有些学校已经得以开展,但实际上,课程教学还趋于形式,学生也无法利用学到的知识更好运用。所以,只有在培训工作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与能力,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更好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发展下,为了使中小学能够掌握到信息技术的利用,并保证他们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更好运用。所以,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应做好信息技术的宣传工作,并注重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保证教学任务得到良好运用。

参考文献

[1] 邓小华.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12):85-88.

[2] 杨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现状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10):26-29.

[3] 许坦,石长征,尹志会等.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反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7):100-101.

[4] 申一頔.“黑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研报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3):42-43.

猜你喜欢

中小学现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