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2016-10-21赵军辉赵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赵军辉 赵璐

摘 要:新生态下的课堂其新颖的教育模式不断涌现,给职业教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只有认真研究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生态 网络化教学 传统教学 职业学校 教学质量

随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互联网的发展,新生态下的课堂中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更多、更新颖的教育模式不断涌现,这给职业教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笔者从近来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只有认真研究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新生态背景下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向课堂教育渗透,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日益普及,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1.网络化教学打破了教室的限制

网络使知识对所有人开放,丰富了教育资源。师生很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得许多专业知识、工作原理效果动画、实物操作、逻辑关系、重点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兴趣偏好决定学习的快慢、深度。如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款汽车,他可以根据型号可以查到相关的资料,如果换汽车轮胎,学生可按照视频资料一步一步地训练技能等,这样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就打破教室的限制。

2.网络化教学减轻了教师的强度

职业学校教学内容变化大、知识更新快、老师备课难度大,现行的许多知识和技能没有很合适的教材。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知识、技能资料放便。上课时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出来,其速度快而清晰,避免教师大量而繁杂的板书,教师只须点击鼠标,即可演示出工整、规范的“板书”,必要的图片、动画、文稿、语言及音像,不仅节省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度。

3.网络化教学增强了学习的氛围

网络化教学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给学生带来了优美的视听享受和前所未有的新鲜感。网络化教学能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新生态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永远无法代替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难掩其学习过程的单一性。

1.网络化教学形式单一干扰多

网络化教学所有教学都是以单一媒介—视频呈现,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被动型“观看”占主导,缺乏情境刺激,容易产生注意疲劳和注意涣散。不管是电脑固定观看还是手机移动观看,学生和屏幕之间的学习场较弱,干扰因素较多。学生面对的是机器(屏幕),多视窗显示以及窗口弹出模式使得学生随时面临多种选择,频繁的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直接影响知识学习和理解,影响学习效率,尤其是较为陌生与困难的科目;另外,由于网络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人-机之外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成为干扰因素,网络学生注意力的维持会受到一定减损。教学双方通过网络进行的主要是信息传递,而缺乏体验与情感的沟通,这是网络课堂致命的弱点。还需要教学的互动互促,即师生在智慧、情感、价值观上的成长。

2.网络化教学引发角色模式改变

网络化教学引发了关于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争议与思考。“变身”不等于“替代”,学校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需要认真审视两个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互动的影响。而新生态的翻转课堂高效能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方面的高效能,缺一不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律差、基础知识薄弱来讲,这个目标是很难达到的。

3.网络化教学对知识巩固不利

新生态教学知识量大,但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学生当堂吸收消化困难。其教学内容、方式、程序都由课件安排好,教师很难临时改变,灵活性受到限制。如果教师过分依赖于网络资料,注意力集中于操作过程,从而学生主要是看和听,时间一长,头晕眼花、昏昏欲睡,这不利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

三、新生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网络化教学具有很多优势,对课堂教育带来一定挑战,而传统教学也有不争的长处,只人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学校增加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就现在的情况看职业学校的网络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学校网络终点多,难免受到病毒和攻击的影响,有时没有网络信息也是正常的。学校应增加投入加强硬件建设,让学校每一个角落都能接到信号,使每位师生都能从容查找资料;购买先进的录入设备让老师较为方便地进行微课的制作。

2.加强对职业学校教学的培训力度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信息技能、问题意识、心理品质,才能使新生态的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成效的互动教学形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这需要学校对教师加大定期培训的力度。利用学校专业群建设,充分使用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支持资金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多数老师在专家指导下制作较好的微课作品。

3.课堂教学采用10分加35分的形式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职业学校的课堂采用10分加35分的形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即微课视频时长使用10分钟左右,呈现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学习。35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巩固、操作训练;教师通過调节讲课内容、改变语音语调或是直接提示提醒等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把控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获得较长的注意集中时间,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内容上多手段、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形成多维学习刺激。

新生态下中更多、更新的教育模式目前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办有新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克服不足、多快好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而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还有许多规律有待于去探索,让我们不断努力,为职业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