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自信心

2016-10-21张祥霖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职生自信心心理健康

摘 要:自信是人的一种资本。激发与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自信心,是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教师的职责所在。因为高职院校录取的新生绝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是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交往、就业等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够自信。本文主要从分析高职生自信心相对较差的表现,并透过现象探求原因,在教学中通过心理暗示、行为训练、活动激励、习惯培养等方法,帮助高职生恢复与培养自信心,坦然面对未来生活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健康 自信心

一、自信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关键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资本,它会让你赢得尊重,获得更多的机会,也让你的表现更出色。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1]

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摸索,得到的结论是该课程能够引领学生的自我探索、目标确立、专业课学习、技能掌握、未来的就业择业,甚至将来的人生走向。教师在了解与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运用情境设置、集体探索、自我感悟等方式,采取赏识与指导的教育方法,既有期望、有鼓励,又有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找到“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的感觉与自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2]

二、高职生特别是高职新生缺乏自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高职生缺乏自信的表现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普通高中或职高,有的甚至是从中专或五专升到高职。除了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专业能力较强,自我定位相对准确,目标较为明确,表现的自信心较强以外,大部分学生入学前,由于种种原因,缺乏自信心。表现在:有的学生入学后长时间停留在对高考成绩失常的懊恼中,对高职院校并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入学没有慎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学期甚至一年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个的专业;有的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非常迷茫;有的学生则存在抑郁、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则由于从中专或五专升上来,养成了懒散、懈怠等习气,弄不清楚到底是为了父母还是为自己而读书,整天无所事事。诸如此类的问题促使我们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了解他们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恢复与重建其自信心,引导坦然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2.导致高职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

(1)高考失利的影响:高考的成败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那些对自己曾经怀着美好憧憬却因为发挥失常没能考进理想院校的学子们。对于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并不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高考对于他们只是一次经历却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历,平复自己的失落心态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并且从学习竞赛层面上说,高职生也是缺乏自信的。

(2)社会评价低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社会评价系统习惯以学历高低来评价学校和学生,上高职院校被看作是学生不得已的选择,总认为职业院校培养的多是操作岗位不如本科院校培养的管理岗位更舒适、更体面。当然,不一定考上一所好的院校你的人生就会一帆风顺的,并且近几年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社会评价低对高职生心理的影响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

(3)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原因:现在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既不同于本科的相对宽松式,也不同于中职院校的严苛式,对于上课、出操、宿舍管理等采取比较严格的考核,而对学科成绩又多采取松散式考核,尽管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参加全省或全国职业技能比赛赢得了荣誉,个别学生通过参加自考等途径找到自己的目标,获得了自信,但由于整个学业上缺乏层次性与竞争性,大多数学生缺乏在理论与技能的学习竞争中获得真正的自信。

(4)学生过往经历的原因: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心态的积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在自己中高考等过往经历中,在社会、学校甚至家庭中会受到许多负性评价,这些评价有的会激励学生改进,但更多的会恶性循环,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3]

三、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做法

1.信念培养

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一旦自己有所进步哪怕是再小的进步也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这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心。要有“我能成功”的信念,不时提醒自己,你比想像中的更好。多寻找自己的优点,别人能做好的事情,你也能够做好。甚至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能做到。

2.课堂行为训练

譬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游戏、分组练习或分组竞赛等形式给学生以自信训练:坐在前排,无论是上课、集会或座谈;练习正眼看人,表示自己的坦诚和信心,也易赢得对方的信任;加快走路的步伐,抬头挺胸,将走路的速度加快些,你就会感到充满了自信;练习当众发言,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

3.日常习惯培养

充分运用“自信的蔓延效应”关注自己的优点。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时常想想自己的这些优点,有助你提升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想要说的话和想要做的事情,并把它大声说出来。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习惯;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着装与周围环境协调;遇人面对微笑,和别人交谈时注视对方,不回避别人的目光;遇到人主动打招呼,主动说话,不仅表示有礼貌,而且也表示有信心,越是主动与人说话,信心越强,人际关系也越融洽;开怀大笑,笑能使人增添信心,使你击败恐惧和自卑,赶走忧愁,战胜沮丧。

4.自信挫折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做一些挫折训练,譬如分组练习中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坚决拒绝等诸如此类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挫折无处不在,要勇敢地去面对,做最好的自己。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冒一次险。一旦成功地做了以前不敢做不到的事,你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

四、还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高职生的自信需要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从学校领导到各个部门,从任教师到辅导员,甚至从图书馆员工到食堂的师傅,都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支持与鼓励,给予正能量,让大多数学生感受到选择高职对他自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积极自信地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而不是在抱怨与无奈中消极地度过大学三年。

2.社會要营造一个让高职生的自信的环境,让他们在家庭得到尊重,在社会上得到支持,在就业中得到公正,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在生活上得到关心!

3.针对特殊的个体,给予相应的理解与培养。对于某些贫困生、家庭遭遇不幸、残疾或者遭遇其他重大挫折的特殊学生,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应及时给予关照,帮助其重拾自信。

总之,自信心的培养既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我们希望通过各方努力,使高职生更加积极、更加乐观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自己人生的每一次抉择。

参考文献

[1]江向琳;曾健生;刘发生.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刘畅.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的若干方法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3期

[3]黄芹;贝朝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作者简介

张祥霖, 1963年, 男,山东潍坊,淄博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高职生自信心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