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物理课堂更高效

2016-10-21王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预设实验课堂教学

王华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被教师主宰,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走。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单靠教师的重复讲解,实际效果并不好。按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则应该从演员转变为导演,教师不是自己表演,而是帮助、协助、欣赏学生表演;学生应该从观众、听众席上走向教学舞台的中心,成为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实现人格的独立。更高效的课堂,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发掘学生多种潜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入,透彻,学得扎实。

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因为只有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堂优秀,学生才会卓越;只有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只有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从课堂上找到证据和答案;几乎所有学校的变革都要回到课堂寻找答案;所有课程改革都要以课堂教学变革为归宿。课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安身立命的人生舞台。所以更高效的课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认为总会有一种课程形态唤醒学生的积极状态。

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习为中心——构建学习中心课堂。

所谓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相比于讲授中心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教师的作用以激发、引导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为最高追求和根本目的。”具体来说,学习中心课堂是学生学习、真学习、会学习、乐学习的课堂。

明确课堂功能目标

(1)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互助的品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之间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能力。

(3)学会实验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

(4)提高物理计算中的审题、解题等基本技能,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5)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思维程序。

注意教学策略

一、“教”的策略:

(1)学生合理搭配,根据不同的课型或题型,对小组组长的培训,对组员的训练要强化、灵活。在实验课中,要注意加强实验技能和安全的教育。

(2)在习题课中,首先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分为问答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类型,依据基础性、典型性、阶梯性、动态性、系统性的原则编写习题,使学生的能力一步步提高。

(3)要依据动态反馈原则,及时进行目标反馈,适时矫正。依据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分析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动态调控和矫正,提高练习的效果。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课堂知识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努力创造和谐高效课堂。

二、“学”的策略:

(1)加强学生自学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形成假设、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总结、交流、运用等技能。

(2)学生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在教学相长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的教育。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加强对自身的约束,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对一的学习制和谐互助教学法,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发掘学生多种潜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共荣共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物理学科的教学评价是建立在物理知识上的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生生之间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情况如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情况,评价学生作图、实验(实验的探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的创造能力)、计算等的基本技能,评价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如合作协调能力)、情感态度(如学习兴趣)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1.课堂活动要求容易养成难

高效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2.课堂展示参与容易精彩难

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任由课堂自由发展,课堂出现了“展示专业户”的问题;如果教师人为分工,扩大参与度,又使得展示虽然参与广泛但又变得“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难以达到高效率。这是教师教学的困惑,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問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乃至高效的预设。

我相信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猜你喜欢

预设实验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