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016-10-21刘小园陈丹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评价体系高职

刘小园 陈丹莉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要求、指标加权的科学性要求、“三线”多主体评价要求、对教学设计的导向性要求等方面探讨构建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要依据,以期实现对顶岗实习教学全过程的监控,达到以评促改和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 顶岗实习 评价体系

引言

近年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2+1”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践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必然选择,长达一年的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必经环节。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构建了一套凸显实效性、科学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导向性的“三线三级”评价体系1。

一、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环节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大多关注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工作质量等内容。很少有对心理素质能力、应变能力、责任意识、职业价值观和安全知识的评价。

2.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缺少有效监督

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后,学生实习中、后期的指导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而企业方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主要关注工作量完成情况,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不足。

3.缺少系统的加权量化评价指标

目前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中,不管是校内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思想品德汇报、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进行的评价,还是校外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的评价,多是主观性的,随意性大,使得评价基本流于形式。

二、构建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依据

在顶岗实习是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如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不稳定、师生无法及时沟通和企业不愿意过多投入人力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顶岗实习质量评价2,所以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主要依据有:

1.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人的发展需求不同,也就直接导致了评价内容的不同。被评价者的各项能力、职业素养都要符合并满足当代,因此,制定的评价标准必须要依据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要求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在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心理差异也就无可厚非、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要符合年龄段的特征、符合个体的差异性,才能保证评价的顺利进行。

3.注重指标加权的科学性要求

评价的主体应来自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制定评价标准,共同实施评价过程,并分别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评价指标的考核内容要能覆盖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并节选出那些能反映本质的环节,根据其重要性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

4.引入“三线”多主体评价要求

所谓“三线”是指校外指导老师(即企业的师傅或学生的直接主管)、校内指导老师(或班主任)和学生三条线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一方面评价标准必须是三方共同制定的;另一方面评价过程必须是三方共同实施,且三方各占不同的权重,其中学生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学生的最终顶岗实习成绩是三方成绩的加权和。

三、“三线三级”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

高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是指依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的系统,是通过收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各种信息,对顶岗实习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判定4。

1.建立“三线三级”的网络交互管理系统

所谓“三线三级”,“三线”是指校外指导老师(即企业的师傅或学生的直接主管)、校内指导老师(或班主任)和学生三条线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三级”即建立由学院教务处、实习就业指导中心和教学系部(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监控5。“三线三级”管理模式主要依托网络交互管理系统这个平台,教务处负责全面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文件和计划的审核等;实习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对顶岗实习教学基地、教学条件进行评估和监控;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各学科特点调整评价体系的细化观测点,安排所辖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实施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

2.构建学院、企业、学生多元参与的量化评价指标

通过对广东省内多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开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适用性较广的高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这套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品质、工作质量和职业价值观。三级指标再次细化为:实习知識、安全知识、创新能力等25项。

结语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普遍存在一些缺陷的实际状况,从增加职业道德等评价内容、通过建立网络交互管理系统来加强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建立“三线三级”的管理机制、引进指标加权模式等方面探讨性的构建了一套由高职院校、实习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和评价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达到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3).

[2]严丽红.建筑设计类专业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索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李青,李伯伟,陈德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与质量监控平台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2).

[4]孙素云.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职业教,2013(7).

[5]袁田利,朱小萍.高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14(1).

作者简介

刘小园(1978-),男,江西樟树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与数据库系统、园计算机网络及高职教育。陈丹莉(1995-),女,广东揭阳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