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

2016-10-21陈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办学职业专业

陈洁

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现拟就如何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同行们给予指正

一、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职业学校老师们的职业教学理念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理念根深蒂固。第二是课程结构需要改进,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比例失调。第三是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更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接轨。第四是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都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解决对策应该是积极地推进教学改革,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与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我们要把“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作为专业的教学理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二、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结构调整,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本地区的专业结构还存在不尽合理、不甚科学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宏观方面,各职校的专业相互重复设置,造成办学资源的恶性竞争;为了适应招生的需要,过多开设一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造成高入学、低就业的现象。第二,在微观方面,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多但没有自己的骨干专业,导致专业竞争能力不强;没有针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随意设置专业,造成学生就业困难。根据这种情况,必须加大专业结构的调整。要加强宏观调控,对重点专业与示范专业进行引导与扶持,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与产业结构相吻合的精品专业,使一些雷同的专业向这些精品专业集中,做大做强此类专业。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十分明显,因而不同地区对人才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建设必须分析当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了解劳动市场的主要的需求。各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和关键,师资队伍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各校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缺乏,特别是技能型教师紧缺,缺少专业带头人,缺少双师型教师。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专业师资培养提高方面为各职校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各职业学校自己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大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在专业教师培养上,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目前许多职校还存在着实训设备缺乏或落后,校外实习基地不落实的问题。一些私立的、小规模的职校还存在着在黑板上开机器,在书本上学技能的严重情况。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校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要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要开展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把实验实习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实习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我认为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学习也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的社会效能,与企业相互合作,以达到互惠互利。

五、加强市场调研

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学校生存的基点,也是加强专业建设根本目的所在。所以,必须实行开放办学,让学生到企业、市场中去,与当地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专业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的建设中。职业学校所设的专业一定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指向,必须确定本专业是为什么行业服务的,与对应的企业或服务业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些行业对人才规格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形成专业的培养特色。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确立了“与企业接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我校汽车专业的建设已有了一定的特色。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及职工培训的场所及必要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教学素材,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为企业开设特色班级或特色课程,输送一定数量、掌握相关技术或管理知識的毕业生,为企业的在岗职工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选派干部教师参与企业的管理改革和科技改革。

派教师到企业实习。我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这一做法使我们职业学校能够深入了解我市支柱产业的人才结构,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掌握当地产业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能够及时了解我市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为开发校本教材提供素材,增强校本教材的地方性和实用性。

举办企业职工培训。我校承办了交通系统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加强了学校与行业的紧密合作,同时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成立了由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办学指导委员会”,经常召开企业老总座谈会、联谊会等。由于我校重视与企业接轨,致力打造校企联合的平台,使学校与企业实现了息息相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既促进了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六、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增强专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学科研的引领,一个专业建设的成功也同样需要教学科研,教育科研是增强专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个研究课题。我们只有抓好教育科研,才能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大大增强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办学职业专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