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2016-10-21王大鹏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王大鹏

摘 要:众所周知,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备受压力,如果在高中体育课堂上还得不到释放,就无疑太过残忍了,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业知识相结合设计出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有助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 高中生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获得是学习道路上的动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有利前提,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家庭以及班主任教师对体育教学课程的不重视使得体育教师大多采取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感受不到文化课程以外的新鲜感,无法获得学习体育的兴趣,就会失去学习体育知识的欲望,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迟迟得不到全面发展。作为高中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抓住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配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由于体育课程有其室内室外活动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体育动作要领讲解和示范任务中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本阶段的学习任务进行整合分析,规划好外堂和内堂的上课学时,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教学时间也是上好本学期体育课的必要准备工作之一。另外,体育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理论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外堂课程的示范演练教学,使学生在观察中更直观的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部分的知识时不能过于冗长,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实践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的讲话要尽量条理清楚、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切忌长篇大论和滔滔不绝,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更要善于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其次还要善于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听课中获得乐趣。再者,教师也可以将在外堂课程中无法演练示范的动作要领整理成课件,利用音频和视频文件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观看,拉进学生与体育动作和体育之间的距离,建立亲密感,从而间接获得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1]

二、激趣导入课程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在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进行稍剧烈的体育运动之前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热身运动。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热身项目的教学形式大多只局限于围着操场跑步这一种形式,学生对这种单一的热身形式并不向往,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躲避这一热身项目会出现迟到或者逃课的现象。那么,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前热身这一无法缺席的课程项目上做做文章,让它成为学生期待运动项目之一呢?下面我将介绍几种比较有趣的课前热身形式,以达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活动学生身体的目的。首先是游戏导入法,游戏精神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采取活动筋骨的益智游戏导入体育课时体育教师的首选,例如先将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按照顺时针方向站好,听教师口令“121.121.1234.”快步行走,当听到“狮子”口令时,全体学生四肢张开向上跃起,动作做错的同学出列,其他学生继续听口令行走,当听到“刺猬”口令时,全体学生蜷缩成一团蹲好,同样也是做错的学生出列,其他学生继续听口令行走,如此反复,进行大约十分钟后,学生全身的细胞都被激活,达到激趣目的的同时还能达到热身的目的,如果要再激烈点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这种热身项目分组进行,看看哪个小组被罚下来的学生最多。再者还有几种导入热身也能够达到很好地激趣作用,例如蛇形移位快速跑以及体操练习等,都是比围着操场跑步都更具吸引力和热身效果的运动之一,教师要善于突破常规,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中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在课堂最初的几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視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无处不在,不仅表现在智力差异上,还表现在体能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等各个方面,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在观察学生的举止和言谈中,找到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有区别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重点培养的目的。这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在对待学习速度慢,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教师不能对其进行埋怨、责怪,而是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耐心的与学生一起找出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使学生体会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第一时间请求教师的帮助,不会因为害怕教师的责怪而不敢向老师请教问题。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为己任,当遇到个别学生学习落下的情况发生时,应该做到顾全大局。例如,在讲授篮球运动中的运球、传球、投球等一系列动作要领时,有一部分学生怎么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这个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这些学生而重复教学就会耽误全班学生的教学进度,况且一节课的时间这些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学得动作要领。于是为了顾全大局又不伤这些学生的自尊,我调整了教学内容,将“要领学习课”改为“要领学习加动作练习课”,让学会动作要领的同学进行运球投球练习,而不得要领的同学进行拍球训练,也可以对这些不得要领的学生进行单独讲授和指导,照顾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又不耽误大家的上课时间。再者,因材施教除了体现在个别学生身上,还有可能出现在小团体当中,例如,有的学生体胖体虚,在物质生活丰裕的现代社会,这类学生在班级中不在少数,为了照顾这类学生,教师要避免让其在集体活动中出洋相,还要照顾这些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其适当的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出现孤立局面。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学生的感受,设计出活动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势在必得,是每一个高中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教师在思想对体育课程转变态度,重视体育教学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体育对自身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平.也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版).20019(11).

猜你喜欢

高中生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