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话题训练有感

2016-10-21赵阳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汉语教材英语

赵阳红

作为一名朝鲜族中学的英语教师,由于学生的民族、文化差异,使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于汉族学生。朝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第一外语,英语就成为他们的第二外语,而教师却用汉语,英语授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前辈经验,我运用了一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话题练习,可以为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搭起桥梁,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锻炼了口语。[1]

在现行的教材中,我校采用的是新目标(人教版)版教材,课文紧密围绕学校、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很贴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总是不能完全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方研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我班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任务的要求各有轻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要全面发展。而且有中考分数的要求,使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全部用于口语会话方面的练习,我们只能向短暂的45分钟要效率。这也成为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是学生练习缺少语言环境。除了45分钟的课堂时间以外,几乎没有英语口语会话时间,而且在课堂上也只是生硬的句型背诵,自由会话运用的少,基本上是张不开嘴。就像在九年级教材UnitOne 中所说的一样,自由会话一开始很有兴趣,结果却以汉语结束。课堂会话有始无终,效果差。[2]

三是文化差异导致学习兴趣不浓。我校是朝鲜族中学,学生们的文化背景和基础有所不同,朝鲜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外语,而英语已经是第二外语了。我们采用的是全省统一教材,用汉语和英语授课,其他科目是朝语授课,中考是同一张考卷,有一些学生连平时说汉语都“跑调”或“倒装”,读起英语来也总是缺音,少音。在我现在所教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特别典型,每次教新单词、新语法都要单独辅导,就这样,还把there读成they,he读成her等等。

四是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我校面临的是朝鲜族内部统一招生,学生在中考中占有一定优势,也就是说在中考中的竞争力没有汉族中学大,分数相对来说要低一些,高中入学率高,即使考不上,进入中等技术学校学习,也有较好的就业机会。而且有一大部分学生家长不在身边,去韩国出劳务的现象很普遍,缺少来自于家庭的管理与监督,并且自律能力差一些,对学习和将来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后顾之忧,缺乏上进心。

这就要求教师要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中,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会话题,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它对教师在每一单元教学中应做的课前准备提出相应的建议,而我们教师可以以其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节课课前布置相应的话题,达到预习,复习,巩固的目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每单元都需要4—5课时来完成。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把第一课时作为预习来布置,而第二至第五课时以学习、复习巩固的形式呈现。如九年级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个单元是以“Customs”为话题,谈论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习俗并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于是,我在课前就让学生通过电脑查找不同国家的多种习俗,包括美国、日本、墨西哥、韩国、哥伦比亚等国人们第一次见面的礼仪习俗,餐桌礼仪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分工,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调查、讨论。通过课前讨论,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也达到了预习的目的。所以不论在导入课文,或课后调查的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也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接下来的二——五课时中布置难度不同,且与本单元有关的话题练习,以达到学习、复习,巩固的效果。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前话题练习有四点好处:

1.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北大著名的美学专家朱光潜教授曾告诫我们:说英文,要脸皮厚,胆子大。我们没有直接和外国人说话的机会,那么英语课堂口语练习就是很好的机会了。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查找第一手资料,他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所有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展现自己。就增加了说的积极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话题练习情况,教师可以巡视,聆听各个小组的情况,并随时参加到学生的讨论中,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在平时教学任务紧的情况下,学生之间很少有时间进行合作与探究,而我们的课前话题练习,就通过搜集素材,进行自主性的活动,再通过语言实践的小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与人交流。

4.要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除了每单元第一课时进行的大的话题讨论之外,每节课前都要坚持练习,这时的话题不用太大,时间也不用太长,只要学生能开口说,就可以了。但万事开头难,经过最初的阶段就会养成好习惯,尝到甜头。我们之所以效果不佳的原因,就是有时间就做,课堂内容多了,就放下了,不能坚持到底。

在运用此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选择合适的话题,即一定要以教材为依托,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学生的疑问与困惑,有的放矢的授课;同时把本单元要复习的语法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达到复习的目的。

2.教师应当适当的引导。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毕竟难以把握重点,难点,没有针对性,我们教师此时就要起到一个导航员的作用。避免在讨论过程中偏离话题,或者用汉语讨论而失去了教师原有的意图。

3.学生应克服害羞心里,勇于开口说。通过“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要學好英语,就要大胆的开口,怕别人笑话,是学不好英语的。在我目前所教九年级一班中有一名学生,虽然口语表达能力差,我反复纠正,同学们也取笑他,但他从不放弃,课堂上想说就说。

总之,英语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教师如果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话题练习,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做好课前话题讨论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就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将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只要教师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生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勇士”,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高效率的英语学习方法探秘》吉林教育出版社主编:包天仁

猜你喜欢

汉语教材英语
教材精读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汉语与拼音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