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课堂下的安全教育研究

2016-10-21沈忠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初中地理

沈忠于

摘 要:安全教育问题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管理关注的重点,如何将安全教育问题融入到地理学科中,这不但需要初中地理教师给予认真地思考,同时也是对地理教师的一项严格考验。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材料的调查谈谈自身的看法,以此为领域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 安全教育 寄宿制学校 方法

农村寄宿制学校具有封闭式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初中生远离家庭,缺乏监护人的管理,很容易遇到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人数众多,而负责管理的教师又能力有限,所以这一直都是学校领导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合理安插安全教育,唤醒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能间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意识。所以,结合农村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初中生的年龄、性格特征,以及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初中生存在的安全意识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实践工作,这无疑是初中地理教师所要认真对待的重中之重。笔者便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

一、结合校区环境,促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1.从地理延伸至生活,渗透安全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地理知识与生活更是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从生活的角度探究地理,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生活,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大亮点。而在这个基础上,从地理延伸至生活,开展安全教育,则具备了一定的意义。例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地处农村地区,周边多水潭、河流等地理事物。经常会有学生在放假期间前往这类地区进行游泳和洗澡。另外,也有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靠近砖厂,夏天期间降雨量大,砖厂的一些深坑都会积满大量的雨水,形成“泳池”。正因如此,许多学生在前往洗澡的时候,发生了数不尽的悲剧。对此,在教学期间,地理教师应该着重围绕校区周边的地理环境渗透安全教育,告诫学生哪些地方不能冒然前往,由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另外,也有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靠近大山,许多学生会利用放假的时间进行爬山和摘野果,这种行为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对此,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地形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大”等知识点的同时间接渗透安全教育,由此让安全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学生的意识当中。

2.科学打造课堂活动,唤醒安全意识

在结合校区环境及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渗透安全教育意识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知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首先,打造课堂讨论活动,并以《地理与安全》为主题,鼓励学生列举有关地理和安全隐含之间的案例,让学生在列举和讨论的过程里建立初步的认知。比如:有的学生围绕山区学校周边多山脉为例,指出夏天降雨量大时会出现山洪、山体滑坡等问题,这对周边居民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问题。也有的学生认为降雨量大,会造成当地一些深坑大量积水,一旦有人跌入其中,会出现溺水的问题。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顺势列举出更多的地理与安全隐含之间的案例,从而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这种建立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的安全教育不但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而且对于他们的安全意识培养而言也有着良好的促进性作用。其次,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模拟出生活地理中的危险情景,其中,案例可以源自于自然灾害(山洪、泥石流、地震等),也可以源自于人为灾害(砍伐树木、填沟造田、驴友盲目进入深山老林等),由此让学生在视觉上形成认知,继而提高他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技能

在结合地理教学及校园周边环境特征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自我保护技能,这是基于地理教学开展安全教育的核心。在此期间,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具体知识点来进行延伸性地指导,并合理采用电教设备进行模拟,合理開展现场模拟活动,由此帮助学生掌握技能,让他们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1.围绕教材内容,渗透安全保护技巧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复杂多样》在交代了我国的地形知识的同时,也指出了生活在山区周边居民的安全隐患问题。而这其中主要包括了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书中指出的内容进行模拟,让学生在观看flash动画的同时了解到这些自然灾害的造成的可怕后果。再在这个基础上,地理教师可以将自我保护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在遇到山体滑坡问题时,要立即向与山体滑坡成垂直方向的高处跑,这样可以降低承受危险的几率。如果被山体滑坡中的泥水淹没,需要立即趴在地上,这样既能减少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能让遇到危险的人在空气薄弱、空间狭小的地方获得一线生机。当然,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演示的方式交给学生,由此让学生懂得在遇到上述问题时具体该如何去做。当然,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自然风险隐患(例如地震、火灾等),作为当地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若想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更需要在平日的生活中进行现场模拟和操练。

2.落实理实结合,模拟安全逃生现场

目前,许多地处山区、靠近山林,或者是地震频发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都开展了安全风险自救模拟活动,这在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同时,也为其它学校敲响了警钟。在这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的同时,可以根据某一种灾害、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而模拟的主要内容就是自救的方法,由此让学生在平日的操练中可以掌握具体的技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模拟的过程中,需要准备足够多的安全垫,确保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摔伤和擦伤等问题。另外,有些安全问题无法被现场模拟出来,这时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场景构建,并由学生作为当事人指出应该如何利用技巧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技巧的认知和记忆。当然,由于缺乏实践,部分学生在真正遇到危险时可能会反应不及时,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和实践,必然可以提高学生在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成功率。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在安全意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情况,周边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等展开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安全管理意识,这对初中生的成长而言有着巨大的意义。当然,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还望领域同行多加指正,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 时晓元.初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研究[J].聊城大学,2015(06).

[2] 顾柳敏.灾害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1(03).

[3] 朱海红.初中地理教育中的生存意识教育[J].上海师范大学,2007(04).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初中地理
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资源改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析寄宿制学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