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策略

2016-10-21刘淑坤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新课标初中数学

刘淑坤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数学又是初中乃至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近年来,众多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把主要的精力和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效率的问题上。如何提高数学教育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对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战。笔者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多年的实践教育经验中分析了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改革策略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一改传统的单向传输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但是在我国的有些地区和学校,仍有不少的数学教师受到专业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加上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学习方式方法和主动性领悟不够,使得教学效率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针对多种数学教学困境,本文作者提出多种改革策略。[1]

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缺乏创新

在现阶段,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又缺乏专业知识的训练及实践经验的交流,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在授课中完全融入新课标的理念,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少部分教师,由于受到年龄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其对数学授课方式的理解还停滞在传统的单向灌输形式上,这不仅不能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还使新时代的初中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效率。[2]

2.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新课标的要求中,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又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是通过改变课堂氛围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的学生的生活中去,使乏味的知识点与切身生活相联系,进一步了解并重视数学的学习。而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形式的局限,不能将课件与时俱进地进行改善,新互联网时代下,初中学生更喜爱和接受新形式的多媒体课件,在新课件形式的刺激下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个,传统的教师单向教授课堂形式也不能适应新课标环境下的学生需求,教师应选择户外或者室内活动和讨论的新形式挖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状况有所差异,教师应该利用其主导地位有针对性的为每个学生设计课下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3]

3.学生缺乏科学方法的引导,学习积极性不高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学习习惯都还没有完全养成,对于兴趣以外的学习是缺乏积极性的。互联网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初中学生会对互联网信息和娱乐性产生兴趣和依赖,分散学习时的注意力,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甚至为了多上网玩游戏,对家庭作业和练习都是敷衍了事的态度。学生除了学校的学习时间以外,更多的时候在家庭度过,而家庭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的科学引导性会比学校差很多。本质上,课堂的授课过程只是知识的初步传导,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还需要更多课下的巩固,用生活实际强化初中数学的知识。课下学习氛围的缺失必然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学生后期的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二、解决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改革策略

1.改变初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眼下,新课标已经在全国范围推广开,并已经初见成效,但由于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新课标改革的质量还是不尽相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变化较大,而且没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给所有教师参考借鉴,因此,参与新课标教学的教师要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心得交流,通过研讨分享,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创新,达到学习课本知识与生活应用相辅相成的目的。全体师生要加强新课标理念的学习,合理运用教材的内容,并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辩证的思维反观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对比转变传统理念,强化创新的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融入到新一轮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

2.发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新课标深化改革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其主导性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对于学生,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各种学习习惯和能力就在初中阶段养成,教师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主导地位,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课下交流小组等创新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使学生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并学会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能力提高成长的空间。

3.加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多数性格发展不定型,面临诸多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注,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主动学习性就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通过宣导和渗透,让学生领会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还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数学与切实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现实生活,找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有意思的课件;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授课形式,把更多的趣味活动、小组讨论等新形式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从兴趣的角度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并从学习中体会到新形式的乐趣;第三,教师要同家长进行联动教学,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家长的引导下,与日常生活融入起来,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可以巩固所学、应用所学。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结语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而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的摸索和积累才能进步。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利用其主导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才能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家超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f].教育教学论坛,2011

[3]戴玉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f].消费导刊,2010.7

[4]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新课标初中数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