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2016-10-21史欣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技能素养

史欣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如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舞蹈表演技能,合唱指挥技能等基础素养。只有具备了这些扎实而深厚音乐专业基本功,才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现音乐之美,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之美,体会音乐之美。那么,初中音乐教师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音乐专业素养呢?

一、拥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二、具有广博的音乐专业和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理应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必须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深入透彻地了解音乐发展的历史、知识概念,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关注音乐学科前沿的发展态势及最新成果。音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在教学操作层面,要熟练掌握歌唱、舞蹈、键盘弹奏等技能技巧;在音乐教育理论方面,要熟练掌握音乐教学论、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掌握使学生具有某些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意识地迁移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让教育理论植根于音乐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呈现是"文化之广博"与"专业之精深"的高度统一,只有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未来之路。

三、具有全面的音乐专业技能

一个不懂音乐理论,不能熟练掌握演唱、演奏、作曲、舞蹈等技能技巧的教师,是不能培养出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来的。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师应具有把自己或他人精神的美感通过精湛的技术使之再现的能力,这才能打动人的心灵。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培养演唱、演奏技术、欣赏音乐作品、训练形体协调性,还是用音乐作品去感化、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技巧都直接制约着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声情并茂的演唱、演奏、表演、舞蹈等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展现,都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四、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和审美修养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表现的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体验过程。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熏陶、感染、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审美心理结构,使之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因而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体验能力,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这是胜任新的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同时,初中音乐教师的审美高度、对音乐作品的筛选能力,直接体现和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能深刻地感悟音乐之中的情感,领悟音乐作品的精神真谛,了解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教学要想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自己能够被感动,因为只有音乐教师首先走进音乐,才能使学生走进自我的音乐世界成为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音乐信息与分享音乐美感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鉴赏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音乐教学的目标实现和教学质量。音乐教师是美的使者。作为传播美的使者,音乐教师既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美的心灵。教师较高的审美修养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增加学生的尊师与向师性,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教师良好的审美修养,不仅体现为懂得美,善于发现美,再现美,更重要的是能带领学生去创造美。这样,音乐教学才会在创造中不断发展,才会把音乐之中孕育着的美感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

五、具有调节教学心理的能力

教学心理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反应。在音乐教学中,在师生双方主客体间的转换中,虽说都具有“主”的作用,但含义与层面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通过教师以所教的内容,提前“预知、预案”,从而在内心勾勒出对教学心理、过程与评价的“预知”。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即使只有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仍存在很大的即兴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因此,音乐教学具有构成互动网络的可能性,教师就应具备随时调节课堂教学心理的能力。在主体与主导作用转换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有充分的把握,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合理使用情境与暗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广泛的“做”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六、具有音乐教学研究的能力

初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实践、轻教学研究的思想,认为教学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因此,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把科研看作是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教学与科研就分了家:搞教学研究的,缺乏实践经验;从事教学实践的,不注重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致使许多教师提起笔来只能写写个人经验总结。跳不出自己熟悉的小圈子,不能站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分析、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仅造成初中音乐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使教师们的自身素质发展受阻,后劲不足。因此,出色的初中音乐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总之,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教师要有紧迫感,要加強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要用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增加广博的知识,全面提升艺术修养,全面完善个人能力。教师更要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手段的改革,真正为音乐教育做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技能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