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2016-10-21于海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学语文

于海珍

摘 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小学审美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作为贯穿整个小学教育的核心学科,既体现出适用价值,更有其存在的审美属性。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对好词佳句和美好意境的传播,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提升审美标准和情趣。从精神内核来看,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小学语文课程中既包含了很多审美元素,同时也是美学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时下教学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以期指导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美学教育 小学语文 学科融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在校园的教育体系中也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培养具有高雅审美情趣和标准的人才,也是现实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教学理念的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深入发展,审美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不断凸显,从老师到学生家长,再到学生本身,都对审美教育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和关注。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贯穿小学教育始终,是学生理解生活、社会、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和美学承载载体[1]。

随着数字化的来临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也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加大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一、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1.二者有机融合

在实际的教学里,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发现了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之间的有机关系,发现了存在于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的视角、新的发现。很多语文文章,不仅在于传递字词、结构上基础知识,同时也在传递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于美学的理解和感受。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九寨沟》,就是对于四川九寨沟的魅力景色的描写,其中对于自然风光,有着这样的生动语句,“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这样的文字描写,将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体现了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观点。在对这样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融入审美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美丽风光的同时,加深对于美丽的理解和形象概念[2]。

2.两者辩证统一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是基础学科,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学科特色,作为百科之母,语文有着极强的文学、美学、社会学意义,内容包罗万象,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和美学的学科,通过美好文字的描写,可以展开我们对于未知的想象和理解。审美教育,需要很好的承载工具和载体,这两者之间就是辩证统一的,通过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美学体验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刺激,激发学生对于未知学科和知识,对于高雅美学感官的追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和精神世界。

举例来讲,在《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中,就充满了美学的知识和美学的描写,在这篇极具语言文字魅力的文章中,各种修辞手法都得到了呈现,作者用并不浓重的笔墨,就让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读者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文章教育,配合以美学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美学的方式理解文章,也可以帮助学生很快掌握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3]。

二、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融合

要想提升二者的融合程度,在实践教学中,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实践应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课程的合理规划和目标设计,达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下面笔者就对二者之间的结合方法进行讨论。

1.加强课前预习提升自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学习一篇新的课程之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这既是让学生提前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也是通过学生的提前预习,让学生感受体会文章中的美,通过自觉的发现,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的美感,自己养成发现美的眼睛,提升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美学标准的提升。

2.激发学生美学想象能力

美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激发联想和想象。每个人的思维世界都可以是无限宽广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认知。在《日月潭》等文章中,可以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写,让学生想象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宝岛台湾的壮丽景色,想象那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加深对于文化的认同和接受能力,这样一来,经过这样的训练,提升的不仅是对于这一篇文章的理解,更多的则是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积累和形成。

3.加强互动提升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单纯的老师讲解并不足以吸引学生,也很难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更难以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融合手工、绘画等创新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让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升,这样有了实践的感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保障,审美教育也能落实到实处,在我们的课堂中,这样的互动实践环节具有重要作用[4]。

三、培养写作能力提升审美标准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可以将美学教育与语文进行结合的一个不错的切入点,通过作文的创作,学生可以激发自主的想象能力,自行进行写作,创造出优美的文字和语句,通过作文来抒发自身对于美学的感受和理解,实现这两种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摒弃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多元活动的方式,作文等多种教学方式渗透美学教育,是十分有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学生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实教育中,教师也不断提升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教学的课堂上,审美教育也与基础学科进行了深度融合,也激发了教学实践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的深入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将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统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审美情趣的总体养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斷研究和革新,不断创新理念和思路,必能让小学语文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柏大莉.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3):379-379.

[2]顾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J].考试周刊,2011(59):71-71.

[3]高玉宝.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3):7.

[4]何光俭.小学语文教学引入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J].语文学刊,2015(17):126-127.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