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10-21樊小勇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模式改革逐渐深入,可使教学课堂更加活泼、生动,让很多学习比较勤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学到很多新知识,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对此,本文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方式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此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小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活动中,特别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以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

1.逻辑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属于较为抽象的思考问题的一种形式,很难被人们看出,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使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使其在短期内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性途径[1]。

2.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核心因素是,学生面对问题是否有提问意识。若具有提问意識,则小学生会细致研究、整理及分析问题,同时收集相应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也是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

3.将问题转换成意识

小学生能够将实际出现的问题直接转换成一个数学问题意识,对其解决问题能力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该种意识对小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需具备以下能力,第一,小学生需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积累,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熟知采用何种方法来转化问题;第二,小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考、独立思考能力。此种意识需对学生实施相应的训练才有成效,学生只有具备该种意识,才可逐渐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不只是代表小学生日常所学习的简答数字的运算,最为关键的是小学生能应用数学当中的部分特性符号或者是公式,来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对数学计算能力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造成很大影响,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该种能力,才可快速、准确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对策

1.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门课程感兴趣才会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数学教学,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可通过动画来进行演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组其掌握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2]。例如,老师在讲解“5的倍数”具有哪些特征时,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自然数,这些自然数可是一位、两位、三位,之后老师再告知学生是否属于5的倍数,不断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2.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应按照学生的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精心地设计出与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相符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3]。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多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及回答问题。同时可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启发式、合作式以及讨论式等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渐渐帮助学困生融入到数学学习的氛围中。并且数学老师要多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鼓励,使其能及时改正学习中的问题,以便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出示一组漫画。漫画一:小明把一个苹果平均分为四份,分给四个同学,却发现有八个同学。漫画二:小明把每个苹果分为两份,平均分为八份。漫画三:第九个同学出现,小明把自己的那块苹果分为两份,把其中一块分给第九个同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每个学生手中的苹果是整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切苹果的经历每个同学都会有,易引起小学生的共鸣。

3.因材施教,加强数学实践教学

为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实施,数学老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目标与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多注重实践教学,放慢数学教学的节奏,使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能慢慢地赶上及听懂数学教学。并且,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对于该种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应先让其学习比较基础的知识,使其在学习中,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便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之后在慢慢加快数学教学节奏,并跟上全班同学学习的步伐。

例如,老师在讲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这部分教学时,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感到困惑,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此时,老师可指导学生先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在学习了竖式计算法后,计算两位数间的乘积就显得较为容易,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虽然进行这样地教学,会延误课堂进度,但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易于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经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计算能力、将问题转换成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深入探析上述因素对于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对策,具体包括:因材施教,加强数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经对本文进行阐述,重点凸显出上述培养措施在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这对于之后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学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2014,30(5):52-53.

[2]段义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22):196.

[3]童琳.培养师范生使用并制作小学数学教具和学具的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42):210-212.

作者简介

樊小勇,男,甘肃静宁,专科,静宁县治平乡教育委员会,小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