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2016-10-21孙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现状

孙璐

摘 要: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关键词:家园共育 现状 家长参与

在小学期入园实践期间,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工作中最为困惑、棘手的,不是如何保证好孩子的安全,也不是怎样掌控课堂,而是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幼儿园的老教师说:这是要多年经验积累的工作艺术,是一门大学问。

幼儿的生活环境相比成人比较简单,主要的学习和活动场所不外乎幼儿园和家庭。

因为各个家庭的背景文化差异,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方式水平不均,家园共育工作成为教师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学习。

通过调查,我们大致了解了目前家园共育的一些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反映部分家长不配合园内活动

许多幼儿园老师总是抱怨,家长一点都不配合工作。主要矛盾集中在以下两点:

1.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把教育责任推给了老师,对于老师安排的家庭活动和需要家长协助准备材料,表现出不满意和不支持。

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

2.家长与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

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全方面发展。

3.家长不知如何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交流

在与一些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时,发现她们对如何与老师搞好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存在一些困惑。这些家长急切地希望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状态,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师肯定和喜爱。家园共育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

家园共育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上的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幼儿发展。

二、建立有效沟通

1.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让家长明白自己是孩子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孩子的明天就是家长今天的翻版,家长正在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应以身作则。

其次,还应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每个孩子在幼儿园中所受的教育和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更好更快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但在家庭中更加着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更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不同需要,也更能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家庭与幼儿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缺一不可。

再次,要向家长宣传幼儿期是孩子一生中的关键期。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發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我们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

2.教师要改变观念,与家长进行平等沟通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所以,教师不应只把家长放在教育的一个“配合者”的身份,而应教育的“合作者”、“参与者”、“实施者”。教师更多的应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把自己开展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转达给家长。

三、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家园共建活动,使家长对幼儿园安心、放心,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1.召开“入托幼儿家长恳谈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

在学期开始,由行政领导主持召开“新生幼儿家长恳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历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课程、师资以及需要家园配合事宜;两周后由班组长主持召开家长会。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

2.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

每学期各班组织2-3名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亲身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体验幼儿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使其能更好的监督和支持幼儿园工作。

4.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

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活动,密切家园关系。

5.举行幼儿伙食听证会

每月由医务室组织召开,由班子成员、伙房人员、班组长、保育教师、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的幼儿伙食听证会。商讨幼儿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保证幼儿在园饮食安全、卫生、合理营养。

6.作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

组织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进行家访活动。对于一天以上不到园的幼儿,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

家长调查问卷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用来评价和了解教师工作,充分体现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学期结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作好信息反馈,并及时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

四、调动家长力量,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位家长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形形色色的工作有着各自不同的环境和特点,而最了解这份工作的人恰恰就是从事这份工作的家长们。

邀请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进幼儿园进行开设讲座,或者提供跟工作有关的一些知识资料给班里的老师,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开拓了孩子的视野,也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开启了一扇大门,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的父母,知道她们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父母为我们创造的舒适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二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一座彩虹之桥。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师永恒追求的一门艺术。

猜你喜欢

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现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析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中的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