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6-10-21段颖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家园共育

段颖

摘 要:本文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上做出了分析,其中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方法上进行了阐述。从日常生活、家园共育两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 日常生活 家园共育

学前期是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将为孩子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父母和老师该怎么把握这一规律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呢?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观察与积累,在不断纠正中逐渐养成。[1]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我认为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小班之前都是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所有的行为习惯也都是模仿大人来行动,家里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来到幼儿园老师就是孩子的榜样,在幼儿面前,家长和老师要自律。家长并不能把责任全部交给老师,有些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送到幼儿园就是来学习来让老师教育的。其实不然,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3岁前,幼儿的一些习惯其实已经养成了,只是幼儿在那时还小,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都不强,只会在他越来越大时表现的更加明显。当然,老师在幼儿园也需要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小社会,幼儿在这样的群体生活中是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的。很多老师也都说过,一个孩子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幼儿从小看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他会模仿,从而在幼儿园展现出来。

二、下面根据本班幼儿的真实案例来说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班刚入园没多久,我就发现我们班的雪花片的数量在减少,刚开始我以为只是我的错觉,但是一次放学的时候,在孩子们排队出教室的过程中,有一个孩子从裤子的口袋里拿出了几片雪花片,我看到了就问他:“你这个雪花片哪里来的呀?”他看着我不说话,然后我见他的口袋有点鼓鼓的,就摸了摸,一摸竟然摸到了数十片雪花片。孩子入园都有校医和老师层层把关,不可能让孩子把玩具带到教室,所以我推断这些雪花片可能是学校的,我就问他:“这些雪花片是教室里拿的吗?”孩子点了点头,我接着说:“这样做是不对的,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你实在是很喜欢,一定要先问问老师能不能把它帶回家,只有经过老师同意之后才可以带回家,知道了吗?”他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以后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一次在玩“桌面游戏”时,两个孩子发生争吵,原来是因为只有一块黄色方形的积木了,两个孩子搭蛋糕都缺了这么一块,我想了一下就对她们说:来,“你们两个人一起做一个大大的蛋糕好吗?”两个孩子和好如初,搭好后还很高兴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们搭了一个大大的蛋糕。”教师要时刻注意,让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谦让,当一个孩子选择了玩具后,其他孩子不能进行争抢,可以一起玩,也可以等幼儿玩好后再玩。幼儿的年龄小,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随意性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幼儿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随心而动,很少考虑这样做是否正确,同时游戏中要注意游戏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一有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就要立刻制止。

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家园配合,正确疏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家长重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的体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和学校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在学校,教师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而在家中,家长则是幼儿的第二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就教孩子识字,注重文化知识灌输,往往忽略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很多行为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

2.家园合作,正面引导幼儿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

幼儿在幼儿园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但经过周末或假期,到园后习惯又变了。究其原因是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将已经形成的习惯破坏了。因此,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由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并以幼儿同伴为榜样,通过鼓励激发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兴趣。由此可见,家园合作对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如果只靠老师在幼儿园教,家长回家却放任不管,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发现,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模范能力较强,尤其是对教师言行比较信服,要形成良好的家园合作模式,首先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除了每日家长接送幼儿的沟通,还可以借助校讯通等及时反馈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同样,老师在幼儿园发现幼儿出现不良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教育。另外,要在教育方法上给予家长指导,这可通过家长会、家访、非正式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总之,在小班教育教学活动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重点工作,教师要以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的言行感染幼儿,积极引导,全面渗透,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榜样,促进其行为习惯养成。让幼儿有学习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发挥家长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作用

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刻不容缓。

(1)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

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的所有行为习惯养成都与家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成长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受环境影响非常深,幼儿园要注意为幼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儿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2)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由此可见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幼儿园要保证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效果,就要加强与幼儿家庭的沟通交流,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中要重视环境的作用,使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里都能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为幼儿营造一个文明礼貌的氛围才能有益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这需要家长发挥家庭监督作用。从点滴小事对幼儿在幼儿园里有教师和同学的监督,其行为习惯幼儿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取得自己的要步。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会较为优异,但回到家后,幼儿容易放松要求,这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将收效甚微。因此幼儿园要与家长加强沟通,使家长成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者。家长对于幼儿在家庭里的表现要及时与幼儿园进行交流,从而使幼儿保持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浅谈幼儿园环境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作用教改聚焦2012-03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家园共育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