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多媒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6-10-21赵万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策略

赵万义

摘 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应用现代教育手段、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多媒体高效课堂 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意听讲的持久性差,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数学教学时根据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錄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来的综合数学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情境,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做。老师关注的只是自己如何教好每个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学、喜欢学。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而多媒体以其特有的集合图声像于一体的表现功能,能创设学生许多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其学习新知具有强烈的心向,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自觉的态度。“一切成功的秘诀在兴趣”。只有当学生的兴趣被诱发、激励起来后,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去学,轻松愉快地去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一个精彩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趣味问题,运用优美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之中。[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经常采用表演游戏、编讲故事、制造悬念等,具体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具体掌握。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导入:烈日炎炎,口渴难忍,猪八戒找来一个大西瓜解渴……在这个情境中,火红的太阳干枯的大地、翠绿的西瓜、滑稽的人物表演、幽默的人物对话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适时提出问题,自然就能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大大的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2]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可设计一个生动活泼的课件,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蜂、6只蜜蜂分别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的分数表示,这样做不仅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使学生能从众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间《图形和坐标》的制作中,适当的运用影片和声音对学生学习氛围进行调节。设计一段确定位置的录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些内容的教学,教师讲得再投入,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难关。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演示稿,通过演示操作的调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调理化打下基础。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过于重视书面知识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应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了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交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通过做角、玩角、变角等一系列的递进学习活动,学生从知识静态的角过度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直观体会、理解、认识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从而改变了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了以学生生活实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重点、师生互动的新教学模式。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一点,教学方式灵巧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个个“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总之,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灵性的人,成为生命涌动的主体,这也是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充盈活力的诗意追寻。

参考文献

[1] 李桂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教师教育科研》。

[2]王建玲.创设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现代教育探索》。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数学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