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师的素质修养

2016-10-21刘德权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育改革

刘德权

摘 要: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任务的承担者,他们的素养制约着语文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广博的知识、甜美的语言表达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改革 语文教师 素质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生命的闪光莫过于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几十双眼睛的时刻,它不断提醒:别忘了肩上有重担千钧,挑着现在,更挑着未来,容不得丝毫的疏忽和懈怠。职业的性质时刻唤起我们的责任感――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当今教育的重大举措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目的也是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讲解、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提高综合素质,而学生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这又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素质修养呢?

一、人格修养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的都是人类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进步、正义、文明的化身,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在权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都会引起学生强烈反感。学生会由反感这一位教师而厌恶上他的课。如果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面对进步热情洋溢,面对丑恶无情鞭挞,那么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看到活着的屈原、文天祥、雷锋,教师崇高的师德也是伟大人格的表现,它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依赖感,会促使学生相信科学,追求学科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服饰穿戴也是教师人格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教师着装应得体大方,年轻的女教师衣着不宜华贵、新潮,不宜佩戴过多的首饰,不宜浓妆艳抹,老师的服饰也是他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摆阔显富或衣冠不整是粗俗的标志,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

二、学识修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超众的广博的知识。因为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最广,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广闻博记。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基础知识愈扎实,教学就愈能高屋建瓴,挥洒自如,如果老师课堂上能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对学生就是一种吸引力,学生对老师崇拜,对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往往就是教师功底深厚的原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当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烈,教师不能以长者自居,满足已有的知识,应当不断学习,利用假期“充電”。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服装,都与语文息息相关,只有更多地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驾驭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一定要致力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力求熟练灵活地把握教材,驾驭教材,不要照搬“教学参考资料”,否则一些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了。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了历史标签。分析《欧也妮·葛朗台》,一定遵循教参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将一个金钱占有狂对家人的残害仅仅以“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来作结,实在是空泛乏味了一些,因为在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金钱的作用为中学生深刻体验,冠以一成不变的政治说教,实难说服人心。

在世界处于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时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的功能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担负着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的使命。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如果观念落后于社会,对教材的理解仅限于“书云亦云”,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教师对社会的认识不唯上,不唯书本,才能建立起学生的信任感,教师对课文的分析有大胆的设想和创新,才能给求知欲很强的学生以启迪和指导。

四、语言修养

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的语言要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语言魅力。

教学语言是指课堂教学使用的口头语言,它是教师传达信息、听者达到学习目的的桥梁,不仅要规范,也要艺术化;不仅表意上要严谨清楚,而且声音要悦耳动听;不仅准确生动流畅,而且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语言体现了教师的审美个性和智慧,学生最怕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最喜欢听老师讲新鲜的话,幽默风趣的话,有时适当地夹入一些方言和文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一些非语言因素对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老师饱满的情绪,生动有力的手势,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都具有奇特微妙的功效。

语文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修养,才能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得到心灵的交融、形神的契合、美感的陶冶、艺术的享受的境界,因此,研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而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修养是一个语文教师至臻至美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育改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