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10-21陈金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情感教育初中语文

陈金华

摘 要:受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开始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将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就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情感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支持,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相应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教育中的重点工作,而语文教学作为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高效的完成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等加以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借助情感教育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受到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已经逐步开始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希望能够借助情感教育逐步改善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自身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在充分分析情感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保证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般来说,基于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增强教学针对性,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其次,借助情感教育,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而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情感引导下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1]。最后,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陶冶自身情操,为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也能够满足新课标对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借助情感教育开展教学活动、辅助语文课程教学的开展,促使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融入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融入措施,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1.重视情感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完成情感教育活动,就应该重视在教学导入环节融入情感教育思想,进而促使情感激发工作能够与课堂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保证情感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可以借助趣味性的教学情感导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中顺利的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与作者的共鸣,进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3]。如在对《童趣》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分享自身童趣故事,进而在课堂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借助童趣故事的分享,學生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能够对时光易逝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珍惜时光的正确认识,在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准备基础上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做出了正确的引导。

2.创设教学情境,强化情感教育的作用

教学情境的设置对学生情感教育作用的激发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只有借助教学情境,初中业语文教师才能够真正将情感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进而逐步强化情感教育的作用,促使初中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故事讲解、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激发,促使情感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4]。如在对《皇帝的新装》一课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角色扮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扮演相关角色获得相应情感体验,如扮演裁缝的学生在欺骗别人时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和负罪感,进而认识到欺骗的错误性;扮演皇帝的学生会因为听信谗言被骗产生一种羞愧心理,这样在情感激发下,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并且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能够得到一定的凸显。

3.加强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真实情感加以培养

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还离不开实践教学的支持,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情感的激发下完成相关实践活动,才能够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内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培养[5]。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借助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将教学内容向学生生活延伸,进而借助这种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基于生活实践获得独特的学习感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借助情感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仅能够借助对学生的情感激发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措施,逐步改善当前教学现状,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2012(5):116-116,195.

[2]徐桂彩.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A版,2015(9):53.

[3]范永进.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6(63):28-28.

[4]谭玉凤.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6):100-100.

[5]董印发.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12):84.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情感教育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