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教学方式研究

2016-10-21闫凤云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学习兴趣

闫凤云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其工作成效的实现已经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了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作为基础教育初级阶段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应该做出创新和优化。在保证教育教学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同时,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学习的主观意识,使其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其语文素养,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教育教学目标,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意识和能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展开分析,进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期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一、为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现状,应当为学生创建一个较为和谐、民主且交互性较强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在心理处于轻松、愉悦的情况下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深入学习,进而养成通达、畅达的心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针对课程知识互相沟通和交流,敢想敢问,拓展思路,开阔思维[1]。思想自由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保证学生思想自由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对学习的主观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方式和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民主的环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促进学习真正发生。

二、科学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学习兴趣长久保持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精力非常有限,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分配教学时间、设置教学内容[2]。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的一次性讲解时间不能过长,需要在学生注意力的时限之内,为此,教师应当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协调好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保持较长时间,避免学生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下产生厌烦的情绪。例如:在讲解《将相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10分钟让学生对上堂课《梦想的力量》中的重点进行重述,然后导入《将相和》的电子课件,将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应该注意的是,讲解总时间不能超过整节课的,每次讲解的时间不得多于10分钟。在课程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将相和的历史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和说明。同时,应该保证学生的一次活动时间不得多于10分钟,具体的时间安排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利用优秀的课堂语言技巧提高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一定的教学语言技巧,掌握艺术教学语言的运用方式。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避免误会的产生,促使交互性课堂能够得到有效实现。教师优美的声音和标准的语言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干净规整的板书或者简洁明了的电子课件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层次清晰,便于学生掌握[3]。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规范的课堂语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其色彩更加丰富,进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主观能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简洁明了的板书将草船借箭的始末、事件相关人物的关系罗列出来,然后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引出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时间、措施、结果以及历史意义等内容。

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認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中的问题引导其借助主动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分析、解决具体问题[4]。例如:在讲解《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威尼斯小艇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查询,使学生对这个时期威尼斯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人文景观等形成一定的了解,从而为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具有课堂主导优势,学生具有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将教学重心放置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意识,使其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同时,教师应当耐心对学生加以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学习计划,对其实施因材施教,进而使学生形成独特且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推动下主动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学习语文课程的主观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充分调动其能动性,教育工作者就应当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采用先进、科学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促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得到创新和发展。另外,教师也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尽最大的努力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在明确学生所思所想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王立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中国人,2015(5):301.

[2] 刘友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175-175.

[3] 王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多模式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J].课外语文(下),2015(9):64-64.

[4] 赵凤云.浅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益的方法[J].科教文汇,2012(26):90-91.

[5] 杨钧.论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0):44-44,42.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学习兴趣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