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东盟背景下的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6-10-21何志伟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旅游业

何志伟

摘 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背景下, 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做大做强广西旅游业,以实现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竞争;旅游项目

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一)现在各国都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也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发展培育。(二)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的报告,2015年世界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3.7%,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业收入占世界GDP总量的十分之一。(三)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重心在逐步由西向东移,在2015年时,欧洲仍然是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占全球的比重达到51.6%。但亚洲的旅游也也在稳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国际市场旅客接待量会占全球比重达到30%,2030年将超过36%。(四)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还呈现了一个特点就是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旅游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融合发展的趋势是日益明显了。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给广西旅游业带来的机遇

201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从而使广西的经济发展与东盟有了密切相连的关系。使广西由原来的地理位置的偏远地带变成了前沿桥头堡,旅游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突破,改变了长期以来旅游市场上广西旅游就是桂林游的观念。2012年,广西进入了接待国际游客省份中的前十名。2014年广西接待东盟游客111万人次,广西接待的外国游客有一半以上来自东盟,由此可见东盟国家已经成为广西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广西与东盟国家有些陆路相连有些海路相通,东盟10国除了文莱以外,其他国家都已经开通至广西的空中航线,有南宁-越南的高速公路,可经越南到达越南、老挝、泰国等14个城市,广西逐渐成为中国—东盟旅游枢纽。据统计在广西三大客源国中,其中两个为东盟国家(越南和马来西亚)占广西东盟入境客源的80%。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经济在东盟国家中较为发达,此三国到广西旅游的人数也在缓慢增加,有望成为广西东盟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流。

广西经济总量在全国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自贸区成立后,广西可以利用国家的战略定位,可以为广西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国家财政补贴。自贸区背景下多项优惠政策也会为广西吸引更多优秀企业的投资;自贸区内关税减让及往来的便利等以上所有都为广西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都带来了机遇。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为广西旅游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与东盟国家间的竞争加剧

东盟国家中与广西相邻的国家旅游产业比较相似,旅游产品及自然资源上也有比较大的竞争性。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前广西利用其独特的少数民族资源为主的旅游受到了国内外文化旅游的冲击,给广西旅游产品的开发带来较大压力。比如越南,近年来旅游业也发展迅速,费用也比较低廉,对于国内游客而言,花费较少的钱参加出国旅行诱惑较大,东盟的成立国家间的旅游手续变得简便,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国际或国内客源分流现象,从而会对广西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客源造成不利影响。

(二)与周边省份的竞争加剧

除了来自东盟国家的挑战外还有来自国内其他省份的挑战,特别是云南,云南与广西拥有同样的地理区域优势,广西只是多了个海上通道。近二十年来,云南利用其少数民族众多,地理结构复杂多样的优势,在旅游业发展了取得了比广西更好的成绩。2013年云南接待海外游客533.5万人次,在中国中西部地区云南的入境游占据第一。海南也利用其与越南隔海相望的优势利用海上运输开展中越旅游。广东依靠便利的高速铁路网和丰富的轻工业制造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东盟客人。

(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生态问题

广西的自然景观旅游项目开发利用中,存在过度开发,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对广西境内的一些景区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如一些喀斯特溶洞由于保护不力被人盗取钟乳石造成巨大生态破坏。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旅游业未来发展策略

(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安排大力发展旅游业

国家先后批准海南、云南、桂林两省一市作为国家级试验区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要努力打造“海南—桂林—云南中国旅游金三角”。力争让“中国旅游金三角”将成为亚太地区旅游的新核心,桂林作为“金三角”中连接东西的枢纽,争取以桂林为龙头带动广西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旅游金三角”的连接作用,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探索建立区域信息共享、连锁经营之路。

广西与东盟各国有陆路相连或隔海相望,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龙头位置。广西拥有公路、铁路、水路、港口及100多条国内外航线,不仅与东盟基本实现了立体交通相互连接,高铁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让广西与中国广大的内陆沿海地区紧密相连起来,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成为各方的最优战略选择。同时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有良好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人文联系源远流长的条件,广西的海外华侨有85%分布在东南亚,在亲缘、人缘、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东盟国家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广西的壮语与泰语十分相似,广西的京族与越南主要民族同属一族,这些都让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吸引力,要利用这些优势吸引更多的东盟客人。

(二)调整旅游产品结构

广西一向以以来以桂林山水甲天下闻名,以自然资源吸引游客,较少人文开发。目前广西要改变这种重自然资源轻人文历史的现状,强化山水同时也要展现民俗风情特色。创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比如印象刘三姐是很好的例子。利用广西少数民族众多的特色,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从民族节日入手,近年来广西开展的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就是很好的典范。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在巩固、发展和提升传统观光旅游品牌的同时促进产品的高级化,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提高层次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度假休闲、商务会议、节庆赛事、乡村旅游、民族山寨游、健康绿色生态游等专门层次的旅游产品,进一步适应新的旅游形式多样化发展需求。

(三)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

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产品,让人乐意作为出游礼物带回家,比如代表爱情的壮族的绣球可以发挥为代表圆满幸福吉祥之意,让家庭或情侣游客有购买意愿。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开发苗药、瑶药等特色产品,利用广西山区污染少,雨水充沛的特点种植优良茶叶品种,利用广西特有的生态自然环境,种植广西特有的亚热带水果做成果干便于携带。尽量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以增加旅游业收入。

(四)多开通特色旅游线路

除了以前的桂林旅游外,要重点建设桂林、南宁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建成以大桂林、北部湾、红水河流域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桂林山水、长寿养生、北部湾滨海休闲、民族风情旅游文化四大旅游品牌,并重点推出桂林山水文化体验游、中越边关探秘游、北部湾休闲度假跨国游、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利用毗邻东盟的优势将国内游与出国游一起设计,广西除桂林外应重点选择边境游或跨国游,比如将大石围与德天瀑布群等景区窜起来,比如已经开通的桂林-北海-越南下龙湾线路,还可以考虑开发桂林-德天瀑布线路,桂林-巴马自然风景游,北海-东兴-北越游等特色线路吸引游客。虽然广西作为国内中越边境游和跨国游集散地的形象已初现雏形,但边境游促销力度还是极大不够,边境游的档次不高,中越边境游作为出国游在国内游客中的认同度不高,边境游极需升级换代,努力使广西的边境游或跨国游成为许多中国公民出境游的首选,才能凸现广西旅游在中国市场的优势。

(五)建设特色旅游购物场所

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发展,商品已经极大丰富,有吸引东盟游客购买能力。但广西旅游购物消费长期处于全国倒数之列,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几家大型的旅游购物中心,没有一个场所集中出售各地的特色物品,广西各地还是有很多特色物品,比如柳州螺蛳粉、桂林马蹄制品、梧州龟苓膏、冰泉豆浆晶、六堡茶叶、梧州宝石饰品,北海珍珠、玉林牛肉吧等。广西也应充分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在机场等地建立免税店销售广西特有产品,满足游客购买特色产品的欲望。

(六)进一步实行通关便利化

根据《东盟各国互免签证框架协议》,东盟成员国公民因社交访问到访的,可享受14天免签证待遇。广西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通过与东盟国家协商,争取更为便利的人员、车辆出入境手续,力争使广西与东盟成为一个类似于欧盟成员国那样的通关模式,建成跨国无障碍旅游合作的区域。

(七)旅游业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做到齐头并举

旅游产业合作方面的引进与输出由广西自有的产业要素及其与各国的互补情况来决定。2011年,在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允许了第一家国外旅行社在广西设立,但还不够,广西必须要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去,继续开放吸引外资,饭店业应逐步消除“涉外”与“非涉外”两套标准,引进来同时也要考虑走出去,要努力做大做强,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竞争。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的旅游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广西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使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