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理性青枯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16-10-20汪浩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汪浩涛

摘要 总结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从天气状况、品种特性、土壤水分、栽培方式、病虫危害等方面分析了青枯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稻生理性青枯病;发生特点;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149-01

2005年10月上旬宜秀区杨桥镇梅林村团结圩内5位種植大户逾66.67 hm2的太湖糯出现了大面积连片生理性青枯病,这也是发生面积最大、受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但近年来,此病在宜秀区每年都有零星发生且较频繁。此病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遇气温骤变时发生,水稻青枯病发生后难以恢复,损失惨重。笔者通过近年的田间调查,总结分析了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发生特点及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方法。

1 发生特点

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萎蔫内卷、植株青枯失水,叶片与谷壳呈灰绿色,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明显病斑(病症)、且易倒伏。

1.1 田间发病快

生长正常的粳稻、糯稻,在10月初突然遇到连续3~4 d低温以后,田间水稻迅速青枯,呈零星点状或成片发生,进而茎秆直立枯死或倒伏枯死,似刚刚割倒摊晒的青稻。发病水稻尤其在天晴太阳出来以后,倒伏枯死更加明显,远处望去与稻飞虱危害“冒穿”“倒伏”症状相似。

1.2 田间差异大

调查发现,低温来临时田中无水、砂性土壤、根系早衰、正处于灌浆充实盛期,水稻青枯病发生严重;反之,青枯较轻。其中以小麦茬的直播稻发生为主,2014年小麦茬的直播稻占发生面积的86.3%,2015年小麦茬的直播稻占发生面积的90.5%。品种有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及中熟中粳、太湖糯稻,其中广陵香粳、扬辐粳8号、太湖糯等品种发生严重。

1.3 田间损失重

青枯发生后导致水稻灌浆终止,造成结实率、千粒重及稻米品质明显下降。2015年损失率测定(以直播太湖糯为例),发病后的水稻,其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比健株分别下降15.3%、17.8%、35.4%。

2 原因分析

2.1 天气状况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分至寒露)为粳糯稻灌浆期,此阶段气温变化较大,时常还有台风天气,气温往往会陡降,最低温度可降至13 ℃以下,由于温度的骤降,致使稻株生理机能受损,根系吸水能力明显下降,加之空气干燥和大风,植株蒸腾作用加快,造成水稻生理性失水,发生卷叶、青枯乃至枯死。这也是每年导致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最主要原因。

2.2 品种特性

水稻青枯病在不同品种上表现有差异,一般常规稻重于杂交稻,糯稻、粳稻重于籼稻,这主要是由于常规稻的根系不如杂交稻根系发达,稻株抗逆性较差所致,而发生青枯较重的品种,其特点是生育期较长,一般在150 d以上,有的高达170 d以上,后期根系易早衰。根据调查,近年来本地太湖糯发生的频率较高。

2.3 土壤水分

据调查,出现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田块,多为低温来临时,田间有较长一段时间未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低;也有的是泥脚较深,长期沤水,水稻根系发育受阻,根系发黑早衰、吸水能力变差。此时田间即便有水,植株也不能及时吸到足够的水分,从而导致地上部出现枯萎或倒伏。2015年杨桥镇西安村金银根1.67 hm2太湖糯,由于地势低,泥脚较深,无法烤干田,10月3日由于气温骤降,出现了青枯,田间调查后发现属根系发黑早衰所致,而同一地点地势高、烤田好的田块未发生青枯病。

2.4 栽培方式

由于直播稻的根系分布较浅,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要比移栽稻、机插秧相对弱一些,因而受损程度也要重一些。尤其是播种过迟、播量过大的直播稻,个体发育差、根系扎根浅,最终导致后期根系活力差,过早死亡,失去吸水功能。

2.5 病虫危害

特别是水稻纹枯病和稻飞虱影响较大,如果前期纹枯病较重,下部枯叶较多,茎秆抗病性下降。因稻飞虱以成若虫集中在水稻的基部吸取稻株汁液,前期若受稻飞虱严重危害,稻株后期抗病性也明显降低。2014年在杨桥镇杨桥社区一种植大户4.67 hm2的太湖糯由于前期纹枯病未防治好,10月5日由于气温骤降,出现了青枯,相邻纹枯病防治好的太湖糯未发生青枯病。2015年在杨桥镇龙山村一种植大户2 hm2的太湖糯,前期受稻飞虱危害较重,10月3日由于气温骤降,也出现了青枯,前期稻飞虱危害较轻的田块未发生青枯病。调查发现,发生青枯病的田块,前期都有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发生危害的痕迹。

3 防治措施

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剂,只能以预防为主。因此,应从品种选用、栽培方式、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低温灌水等方面入手,综合提高水稻自身素质和改善田间生长小气候,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3.1 选好品种

淘汰抗低温能力较弱的品种,推广种植宁粳系列、南粳系列、徐稻系列、武运粳24、淮稻5号等品种。实践表明,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对预防和减少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

3.2 科学栽培

直播稻的根系分布较浅,且生育期较迟、齐穗较晚,后期遭遇低温危害的概率大。在栽培管理上,坚持适期播种、培育壮秧、科学肥水运筹,促进稻株地上、地下部分协调健壮生长,增强植株自身的抗逆能力。在水稻灌浆期,实行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湿润灌溉养老稻,做到养根保叶、延缓早衰,以减少水稻青枯的发生。在水稻穗期喷施叶面肥,调节水稻生理机能,保叶养根,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植株养分水分运转,增强水稻抗逆性[2]。可以在水稻生长盛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可结合水稻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肥药混喷。调查发现,水稻穗期喷施叶面肥料能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

3.3 及时灌水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合作,开展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及时了解和掌握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强降温时间,做到有的放失,在强冷空气来临前,提前灌深水进行护稻,以减缓稻田降温强度,提高水稻群体相对湿度,从而减轻水稻青枯病的发生[3]。

3.4 适防病虫

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防治情报,适时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的抗性,降低水稻青枯病发生的几率[4]。

4 参考文献

[1] 万靓军,霍中洋,张洪程,等.水稻生理性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4(4):682-683.

[2] 高联义,景利民,张弛.水稻生理性青枯病发生原因及其防御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1(18):63-77.

[3] 黄卫群,冯志峰,刘汉文,等.水稻机插育秧生理性青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60.

[4] 钱德花.水稻青枯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95.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