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2016-10-20陈颜芳丁发贤蒲晨旭张云娟

甘肃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透析液维持性腹膜

陈颜芳 丁发贤 蒲晨旭 张云娟

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陈颜芳丁发贤蒲晨旭张云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前后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实施维持性腹膜透析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腹膜透析液浓度将其分为低浓度组(透析液浓度为1.5%,37例)和高浓度组(透析液浓度为2.5%,37例),对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后的血肌酐、白蛋白、尿素氮、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透析治疗后其血尿素、血肌酐水平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多(P<0.05),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胰岛素用量增加多(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实施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后,胰岛素用量会增长,不会影响到血糖水平,且腹膜透析液浓度高的患者使用的胰岛素用量增加的更多,但均在规字范围之内。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血糖;胰岛素

糖尿病是目前全世界一致认定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的首位病因。在美国实施透析治疗的患者有40%以上的患者为糖尿病者,我国近年的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也在不断增多[1],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液属于一类含糖透析液,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腹膜透析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医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2]。本文旨在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前后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选取我院实施维持性腹膜透析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实施维持性腹膜透析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本组所选患者均符合尿毒症诊断标准[3],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腹膜透析方案稳定超过三月,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影响糖代谢的疾病,且没有伴发未控制的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通过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8mmol/ L,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低于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依据患者的腹膜透析液浓度将其分为低浓度组(透析液浓度为1.5%,37例)和高浓度组(透析液浓度为2.5%,37例),高浓度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0~80岁,平均(54.24±10.21)岁。低浓度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1~81岁,平均(54.98± 10.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组74例患者均于腹腔置入Tenckhoff管,高浓度组患者与低浓度组患者均每天交换腹膜透析液(美国Baxter公司)4次,每次入液量为2000ml左右,在腹腔保留五小时左右,最后一袋腹膜透析液夜间留腹。透析过程中根据患者容量负荷情况调整透析方案,同时按照患者的血糖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注意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若患者存在贫血症状则需及时纠正,合理的为患者补充铁剂、叶酸及皮下注射促红素,持续观察患者半年。

1.3效果判定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白蛋白、尿素氮水平以及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量、胰岛素用量。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并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透析治疗后其血尿素、血肌酐水平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亦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多(P<0.05),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胰岛素用量增加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而言,维持性腹膜透析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透析方式,具有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状态稳定、静脉内超滤平稳、可保护残余肾功能、低血压发生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4]。而由于透析液为含糖液,因此在透析过程中,控制血糖水平依然是临床人员面临的难题,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合理应用胰岛素非常重要[5]。本研究显示,由于透析液为含糖液,因此在透析后胰岛素用量均会增加,而胰岛素的使用量未达到国外报道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在透析后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和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肾衰竭时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激素代谢异常等,也可能是一些患者存在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进食量降低。由此表明,若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伴有残余肾功能,则应从腹膜透析开始尽量保护残存肾功能,透析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其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6],尤其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情况续表

本文主要对我院实施维持性腹膜透析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在治疗前胰岛素用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多(P<0.05),且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胰岛素用量增加多(P<0.05)。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实施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用量会出现增长,不会影响到血糖水平,而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会出现增加,且腹膜透析液浓度高的患者使用的胰岛素用量增加明显,但均在规定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本次研究所选样本量较少,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要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结果,需进一步提高样本量。

[1]刘翠兰,刘华,陆继芳,等.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行腹膜透析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12(3):317-319.

[2]杨涛.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0-61,64.

[3]李绍强,谭光长,杨志鹏,等.达美康联合短效胰岛素降糖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综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5(19):196-197.

[4]吉俊,丁小强,方艺,等.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对残肾功能较好的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11): 824-828.

[5]李绍强,谭光长,杨志鹏,等.达美康联合胰岛素降糖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779-781,785.

[6]王智敏,吴瑕.复方α-酮酸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疗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5):1215-1217.

A

1004-2725(2016)04-0284-03

730030甘肃 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

陈颜芳,E-mail:119231633@qq.com

猜你喜欢

透析液维持性腹膜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