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岂能以硬化路面多为美?

2016-10-20金文钦

福建人 2016年5期
关键词:鹅卵石铺设乡愁

金文钦

乡村岂能以硬化路面多为美?

金文钦

最近在闽北参观美丽乡村试点村,喜见不少乡村面貌大为改观,但也发现盲目铺设水泥路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村子,即便是古老的鹅卵石街面也用水泥覆盖了,房前屋后本可以种瓜种豆、美化绿化,却用水泥抹得溜光,甚至边角旮旯也不例外,少有“留白”之处。走进这样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灰白色或黑色的景象,缺乏应有的乡村气息,既失去了乡村的观赏性,也损害了生态环境,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背道而驰。

乡村主干道铺设水泥路面,便于交通出行,利于经济发展,自然是必要的。但硬化路面所占比例过大,就会造成水土分离、水与生物的分离,破坏大地的生态功能。比如,鹅卵石路面具有透水性,可以涵养水源,调整生态平衡,把地面都用水泥密封了,就难以透水。处处是硬化路面,一旦暴雨降临,排水管道不通畅,必然加剧水患灾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古代的“环境观”就重视人居环境,有“地灵人杰,地美人昌”之说。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逐渐认识到选择安全可靠环境的重要性。南方乡村一般伴有一片茂盛的风水林庇护,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科学的环境观把宇宙、大地看作人类赖以生存之“气”的来源,倡导“感天地之气”,因此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住宅应与大地山河相依、与大自然相协调。

现在一些乡村虽有“新房子、水泥路”,但青山少了,绿水污了,田园风光差了,生态环境恶化了,必然危及人的生存。为此,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生态先行,生态留白”。具体而言,就是要科学铺设水泥路面,多用生态环保材料铺路,尽最大可能保护大自然的自我循环系统。

美丽乡村应有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建设一批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丽乡村,不仅离不开绿色生态指标,而且离不开乡愁。鹅卵石街道不单有生态功能,还承载着乡愁。因为它见证了乡村的历史,足以唤起人们的记忆,留住人们对故乡的恋情。同理,水井、门楼、老屋、祠堂、戏台、庙宇等,都会勾起人们的思绪。“一方景观,一缕乡愁”,一株古树、一座廊桥、一条小溪、一块碑记等,都是乡愁的载体。为此,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最大限度保留乡村的原生态,打造山美水美环境美的宜居家园。

鹅卵石街道不单有生态功能,还承载着乡愁。

(摘自《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鹅卵石铺设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会说话的鹅卵石
九月的乡愁
鹅卵石里的中国风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回头一望是乡愁
上庄村,在鹅卵石上打坐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大口径复合材料管水下铺设的安全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