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与中小学生的徳智均衡发展

2016-10-08高攀

求知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以人为本

高攀

摘 要: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在精神的呵护和生命的尊重方面却显得有些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教育虽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功利性色彩仍是超过了对人的创造力和人的自我实现的关注。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应是对学生的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及成长可能性的真正关心。我们的教育、课程太多关注其科学性以至于成为应试教育的手段,反之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在教育被功利化、工具化的今天,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应运而生——生命教育,它强调尊重个人的生命价值,主张发挥人的多样性,挖掘其生命潜能。因此,生命教育在当代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新型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生命价值

西安中学“最年轻的史学天才”林嘉文自杀的事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本应该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却因抑郁症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禁让很多人为这个天才少年的逝去感到惋惜。除了林嘉文,学生自杀的校园悲剧每年都在上演。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但如果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失去了,那么知识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如社会上很多高材生或者所谓的“天才”,没有了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可能会成为更具破坏力的人。

那么在现代教育中,我们该培养怎样的人,又该用什么样的教育形式呢?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本质就在于能够新陈代谢,不断地内化、完善和发展。

一、生命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1.社会物质化急速发展,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教育受到挑战

传统教育比较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忽视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物质化的今天,教育的功利性色彩弥漫,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加上受经济至上、科技与信息主导的影响,开始暴露出人文教育的缺失弊端,年轻人对自我的认知不清晰。

此外,核心家庭越来越多,导致了家庭功能的弱化,家庭教育的影响淡化,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因此,在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2.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之下,生命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缺少正确的是非观,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忽视对生命意义的重视。近些年来,教育者开始进行反思。新的教育改革“三维”教育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出就体现出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到学生作为独立和完整的人存在的意义,并且要引导学生去体悟生命的价值。相应的,我们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之中,让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去感受生命价值的重要性。

3.生命利益应受尊重和保护的呼吁日渐高涨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侵犯生命权益的实例时有发生。关于教师体罚学生、惩罚学生的报道也很多。这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何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教育者如果总是将自身置于最高点,而把教育当作对学生身心的管束和知识模板的复制品,最终只能是压抑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生命教育尊重个体生命的自主性和独特性,有利于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均衡发展。

二、如何实现生命教育与德智教育的均衡发展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展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壮大生命教育师资队伍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可以通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沟通学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还可以举办研讨会或者观摩学习等实践活动,扩大生命教育的影响。

2.将生命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效结合

生命教育具有宽口径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也要使其与学科教学相联系。要在这些学科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将生命教育的抽象教育理念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生活实际等方面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孙效智.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哲学杂志,2001(35).

猜你喜欢

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以人为本
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应对策略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加强国学修养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试析幼儿教育生命价值取向研究
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