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幸福感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

2016-09-30黄关梅李蔓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

黄关梅+李蔓

摘 要: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本研究以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幸福感现状以及旅游行为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幸福感与其旅游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旅游行为;主观幸福感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使旅游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努力着,然而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许多人的幸福指数却没有随之增高。对幸福的渴望与“不幸福”的现实使得关于幸福的话题讨论越来越多。

(二)研究思路

国内分析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和旅游行为之间关系的文章很少。因此本文以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行为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填写,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幸福感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网上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实地调查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总共收回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91.6%。筛选回收的所有问卷,剔除无效及失真的问卷后,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幸福感总体状况

主观幸福感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测得。生活满意度是一个认知因素,它是指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指标;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最低的为7分,得分最高的为34分,平均得分为21.13分,标准差为6.35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平均生活满意度为少许满意,同时大家对于生活满意的程度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二)旅游行为总体状况

1.偏好的旅游产品

根据分析,自然景观类,休闲娱乐类点击率分别排在第一,第二,其中选择自然景观类的人群占了总人数的83.3%,远远超出其他类产品;另外选择文化遗产类和自然文化兼顾型的人群也比较多,相比较而言,惊险刺激类和科技知识类产品的选中率比较低。

2.偏好选择的交通方式和出游方式

根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三名的交通方式分别是火车,公共汽车和飞机三种方式,选中率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其中火车的选择率更是达到了62.2%,另外16%的学生选择徒步出游。出游方式即外出旅游选择的形式。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职院校学生偏向于和朋友同学结伴出游,以家庭为单位出游,这两种出游形式的选中率分别是65.5%,44%,同时,我们发现个人出游的选中率占到21.1%,比跟团游比重高,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独立,个性鲜明,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

3.旅游决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在旅游决策时会依次考虑一个景点的旅游价值,景点知名度,交通是否方便,花费多少,亲友推荐和媒体的宣传介绍,其中选择景点旅游价值的人次为62.9%,而媒体宣传介绍仅占7.3%,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理性消费,不会盲目的根据宣传广告,或仅从别人口中得知做出决策,他们更关注的是一个景区是否值得去。

(三)主观幸福感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

1.出游意向(出游次数,出游目的地)与幸福感的关系

首先,对出游次数、出游目的地、生活满意度进行了两两相关性的分析。根据SPSS软件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生活满意度和出游次数P=0.00<0.01,生活满意度和出游目的地P=0.010≤0.01,出游次数和出游目的地P=0.00<0.01,所以说明变量之间两两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7,0.11,0.229,其中生活满意度与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最大,说明幸福感高的学生更愿意出去旅游,反过来,经常出去旅游的人群一般热爱生活,有一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她们能够感受到更强烈的幸福感;其次,生活满意度与出游目的地选择也存在正相关,人们幸福高越高,就会倾向于选择距离更远的旅游目的地;第三,出游次数与出游目的地的选择有相关性,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随着人们旅游次数的增多,他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上也会考虑更远距离的旅游景点。

2.出游偏好的产品,旅游决策,出游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旅游产品来看,大部分人喜欢自然景观类,休闲娱乐类的旅游产品,其中选择自然景观类的人远远超过其他类产品。通过多重对应分析,我们看到自然景观类产品各幸福程度的人都比较忠爱,不幸福的这部分被调查者更愿意选择休闲娱乐类,文化遗产类产品;总的来说,不幸福和非常不幸福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能让她们完全放松的风光类,文化类景点;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在选择旅游产品上比较随性,被调查者中幸福的人们占了50.6%,我们发现在惊险刺激类和科技知识类产品的选择上,她们明显高于处在其他各个幸福感阶段选择此两项的总和,由此我们发现平时生活幸福的人偏爱刺激,心胸开阔,能够容纳多种不同的事物,适应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高于不幸福的人群。

其次,从旅游决策来看,幸福感低的人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平时接触到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做出某旅游决策,她们很少会接受亲友的推荐,也不太会考虑花费,她们在意的是能否快速方便的到达,能否让自己暂时逃离现实的生活;而自我感觉幸福的人则会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充分整合各渠道资源,然后比较分析得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来支持自己做出某项旅游决策。

第三,从出游方式来看,我们发现非常不幸福和不幸福的被试者在出游方式选择上,更愿意选择个人单独出游,从分析来看两项的比重占到所有选择个人单独出游人数的59.24%,可见不幸福的人是比较封闭的,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喜悦和快乐,喜欢自己一个人消化情绪;自我感觉幸福的人则刚好相反,他们在选择出游方式上,更多的是集体出游,不管是与朋友同学也好,与家庭亲人也好,甚至是跟团出游,他们都非常乐在其中,他们愿意与别人交流,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三、结论、讨论

人的幸福感与旅游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我们以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学生为例,研究发现他们的幸福感不同,选择出游的旅游行为会有所差异。因此旅游景区在接待游客,设置旅游项目以及营销宣传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入与幸福感有关的话题,这样可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增加景区的人气,为景区带来利润;同时,人们的幸福感提高了,也更愿意旅游消费,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现双赢。今后研究的重点可以放在旅游景区如何把幸福感与景区的营销宣传,经营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E Diener,EM Suh,RE Lucas,L Smith.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2).

[2]邓芳.高职院校学生旅游市场的概况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5,(5).

[3]文进荣.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时代教育,2011,(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