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结构变化,发展层次产业

2016-09-30李光仪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增长

李光仪

摘 要:旅游产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涉及面广且产业链较长的产业,涉及到工业、农业、教育、生态、环境、建筑等各大领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泛旅游产业群。通过对旅游产业高级化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能对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旅游产业;高级化;经济增长

国际上称旅游业为旅游产业,是通过旅游的资源与设施吸引游客,以服务游客为主的一种事业。主要为游客提供包括交通、住宿、购物、游览和娱乐等工作内容的综合性行业。其中,旅游景点、交通运业与住宿业是支撑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产业结构主要包括旅游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地区中的各种经济成分,以及各种经济活动。产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旅游产业高级化则是一种以旅游产业高层次替代低层次的状态。通过对旅游产业高级化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将能对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指导效果。

一、旅游产业高级化对旅游经济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导致旅游产业涌现出很多新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旅游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何种针对性的策略,是旅游产业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产业高级化概念的提出,能够推动旅游经济有效增长,满足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需求。但是,要想发展旅游产业高级化,则必须合理调整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让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加适宜化,有效增强产业效益的综合化。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着重于旅游产业的宏观结构调整,以及整个产业的升级分析。虽然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无法全面认识旅游产业的结构。本文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提供借鉴内容。

二、旅游产业高级化水平测量消费机构升级是旅游结构的重要演变。

旅游活动根据消费标准的不同划分为多个行业,如住宿业、餐饮业、交通业等。所谓旅游产业高级化,是指旅游产业的产业结构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过程。要想评估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将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各部门发展情况都纳入考量范围,进一步分析各部门之间的关联。采用灰色关联法,还原旅游产业高级化的演变过程。其中,通过对旅游产业高级化演变过程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旅游产业高级化的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体现在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91年。该阶段的旅游产业高级化水平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处于萌芽阶段,国内旅游资源匮乏并且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链。旅游产业在政府政策以及海外市场的支持下才得以发展。

第二阶段:1991—1996年。该阶段的旅游产业高级化水平已呈稳步上升的态势。正是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旅游产业也随之得到发展。该阶段中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不够富足,消费层次也处于较低地位,但也为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1996—2001年。该阶段的旅游产业高级化发展速度较之第二阶段有了显著的提升。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形成了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提升了整个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扩大了国内旅游市场,从而推进了整个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结构也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能够较好的满足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旅游产业高级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良好的发展,应归功于国内市场需求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2001—2010。该阶段的旅游产业高级化水平达到了历年以来的最高峰。在这个时间段中,由于内外因结合,导致旅游产业水平虽因“非典”事件而降到了最低点,但又随之出现了反弹。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已逐渐认识到调整旅游产业的结构对发展我国旅游经济的重要性,继而推出了一些列保障旅游业正常发展的政策。然而,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为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因此,该阶段旅游产业高级化能发展到最高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阶段:即2010年至今。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高级化的水平已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旅游市场资源已接近饱和状态,旅游产业要想升级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其中,城镇居民的旅游方式也逐渐由观光转变为休闲度假,国外游的比重逐步上升。此外,该阶段的旅游产业已逐渐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这些都是导致旅游产业高级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关系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旅游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了旅游产业各种因素间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旅游产业本身,而是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即深入研究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而掌握各内在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其中,通过全面分析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与旅游经济发现,旅游产业高级化与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旅游产业高级化是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保障,而旅游产业结构化的升级则主要依赖旅游经济所给予的物质层面上的支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然而,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未知因素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反关系,导致所有经济形态出现了周期性的波动。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也是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所呈现的新态势。通过对这种状态的研究可反映出另一方面的变化。

第一, 旅游经济增长波动。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波动周期始终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过程。不同的波动周期中会出现不同的最大以及最小增长率,也就是波动的最高与最低点。这种波谷、波峰交替出现的情况说明了经济的发展与它同样呈交替发展的状态。根据相关研究与报告,我们了解到旅游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旅游经济在经过大风大浪后,其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状态;其二,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特点,逐渐降低了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三,旅游产业在每一个波动周期中的增长率都相对较高;其四,较之其他产业,旅游业的经济周期相对较短,不仅间接说明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十分复杂,同时也说明了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分析这一系列情况得出,旅游产业高级化要晚于旅游经济的增长时间。

第二,不断变化的旅游产业结构。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尽相同。国外旅游产业结构有其特有的特点,而中国的旅游产业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各个产业的内容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周期,其主要发展旅游基础层次的产业,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此可以看出,旅游基础设施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周期,旅游基础层次的产业发展要高于核心层次的产业。该周期要想发展旅游产业,则需要从发展粗放型经济入手。第三周期,颠覆了此前两个周期的情况,核心层次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基础层次产业,但差距相对较小,两者之间呈共同发展的态势。换个角度来说,旅游产业高级化之所以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旅游产业高级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第四周期,旅游业的发展已呈稳定状态,此时的旅游产业内部合作较为协调,为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五周期,该时期由于发展过快的旅游经济各个模块缺乏协调性,导致整个旅游经济出现了整体下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够充分带动我国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但是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并未对旅游经济的增长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使我国旅游产业高级化获得长足的发展,仍需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途径,为我国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武瑾.旅游产业高级化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2-83.

[2]邸光才,晋艺波.西北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经济增长
北京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