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风新韵萦道家

2016-09-29

西江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解缙藤县古风

黄 麟

古风新韵萦道家

黄 麟

道家村福隆庄

我记不清去了几次道家村了,每次都充满新鲜感。道家村就像一位小家碧玉,怀瑾握瑜,越看越美,常看常新。

道家村坐落在广西藤县象棋镇。走进道家村,就是走进历史,走进古圣先贤的智慧庄园。道家村的一草一木,仿佛专为诠释道家思想而生,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与绿水青山共处,邀蓝天白云做伴,把乡愁托付给清风明月。

道家村原名窦家寨,曾是古代重要驿站,为窦家司驻地。村庄安坐北流河与思罗河交汇处,山环水绕,修竹成林。村里留存有司署衙门、观音阁、敕封大王庙、粤东会馆、护城河、古码头、福隆庄等诸多古建筑遗址。村后是闻名遐迩的石表山。山上的古寨门、古石墙、古石器等历史文化遗迹,或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秦月汉云,唐砖宋瓦,千古流芳。这里一度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舟楫如梭,帆影点点。明清时期,粤东客商在此经商者多达二三十家,店铺林立,盐糖百货充盈其间。司衙学堂,茶馆酒肆,手工作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升平之景。时人赋诗云:

石表山上一枝莲,

莲花莲籽结江边。

谁人葬得莲花地,

买尽广西万顷田。

一品山水吸引了一流名士,徜徉其间不思归。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以及苏东坡、秦观、解缙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儿留下了足迹。

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升任内阁首辅,两年之后,解缙遭诬“试阅卷不公”,被下放广西担任布政使参议。任职期间,解缙经梧州到藤县巡视,在藤县盘桓半月,沿着风光旖旎的北流河一路观赏,吟诗作对,流连忘返。他对窦家寨的美景念念不忘,有诗为证:

窦家寨前朝雨晴,

思罗江内水初生。

杨梅果熟春将暮,

豆蔻开花鸠乱鸣。

丹山碧水,金滩翠竹,杨梅豆蔻,斑鸠叫春,一派乡村田园风光,绿得逼眼,清得怡神。人文道家,古风盎然。为了留住历史,留住美,道家村对鉴真驻留窦家寨、解缙诗咏窦家寨、六君子煮茶论世、武魁杨坚等历史细节进行挖掘浓缩,将其镌刻在百米文化墙上,供游人瞻读。

美丽乡村建设,则让古朴的村庄弹奏出时代新韵。春之杜鹃,夏之莲花,秋之木棉,冬之格桑,四季的鲜花象征着道家村人火红的日子。与时俱进的道家村人,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的名字擦亮。

鉴于道家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藤县投入8 0万元,完成福隆庄“四知堂”内外墙和附属设施的修葺,建立了廉政文化展览室。接着投入800多万元,完成村道硬化,整修古街石板路,对各种古建筑进行修缮,挂牌保护古树名木,以统一色调、统一风格整饬下街沿线商铺,民居外墙统一贴上仿古砖,兴建沼气池,普及清洁能源,推行村民改水改厕改圈,消除脏乱差,美化村景;安装太阳能路灯,亮化夜景;兴建文化小广场,配备各种旅游设施,淳化村风。继而斥巨资3165万元,在山水道家的基础上打造“古色农庄,蜜甜道家”。

十年前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稍一梳妆打扮,便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出落得光彩照人,声名远播。藤县道家村告诉我们:与其埋怨家乡不够美,不如用智慧汗水换来家乡美。因为爱,生活才会鸟语花香;因为自信,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责任编辑:陈薇

道家村百米文化墙(局部)

猜你喜欢

解缙藤县古风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神童解缙
神童解缙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锋芒毕露的才子解缙
古风三首
睡在古风里的那些草
文化藤州
潜心钻研 破茧成蝶
——藤县书法家协会走向全国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