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护理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6-09-02孙建琴

西南国防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情效能深度

孙建琴



共情护理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孙建琴

共情;护理;烧伤;生活希望;康复积极性;自我效能

烧伤是一种突发性的意外伤害,虽然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进步,烧伤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烧伤后增生性的瘢痕除了影响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畸形、功能障碍,加之烧伤患者还面临着回归社会等各种问题,心理负担严重。有研究显示,烧伤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是深度烧伤的患者更为严重[1]。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会给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些患者不堪心理重负而出现自杀倾向。共情护理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其能够使护士对患者的感觉和情绪感同身受,了解患者的痛苦,并将这种了解和体会传达给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我科室对2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共情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均符合深度烧伤的诊断标准,烧伤深度Ⅱ、Ⅲ度,深度烧伤面积1%~4%TBSA[3];(2)志愿参与研究;(3)年龄>18岁;(4)未合并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5)烧伤前无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6)受教育程度>5年,神志清楚,配合完成调查。排除标准:(1)严重内科疾病;(2)严重呼吸道烧伤;(3)合并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4)颜面部烧伤;(5)交流障碍;(6)酒精或药物滥用者;(7)严重并发症;(8)不配合,不能坚持完成护理干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8~60(35.5±12.5)岁;受教育年限5~16(9.6±3.5)年;烧伤原因:热液烧伤20例,火焰烧伤3例,化学烧伤2例。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同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8(36.0±13.2)岁;受教育年限5~17(9.2±3.4)年;烧伤原因:热液烧伤19例,火焰烧伤4例,化学烧伤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在烧伤科接受的治疗措施基本一致,功能康复指导方法基本相同。对照组采用烧伤科常规护理,给予常规心理安慰和安抚;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内容如下。

1.2.1护士共情护理的培训组织科室内护士统一学习共情护理的相关内容,要求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礼貌服务,尊重患者。强化护士对患者心理认知、情绪体验以及关怀、照顾患者的能力,学会用共情去深刻体会和了解患者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学会关心人和理解人等。

1.2.2共情护理的实施(1)积极倾听: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要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苦恼,不打断、不作价值判断,不做出不专心的动作和姿态,可用眼神、点头等适当的鼓励性信号表达自己的理解。倾听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患者语言表达的意思,总结患者的需要,表达自己感同身受,让患者感受到“我与你同在”,增强对患者情绪的共情反应,使之情绪得到排解。(2)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准确感知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与需求。站在患者的立场上,体验烧伤患者的痛苦。(3)信息整理:在倾听、换位思考和与患者的沟通中,不断收集和整理信息,充分了解患者现在的精神状态,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进一步理解患者、深入患者的内心,并及时满足其内心需求,最终达到减轻其负性情绪,让患者体会到温馨的服务。(4)信息反馈:根据所整理的信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共情后的相互了解,以及一些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对患者进行干预[4],让患者对自身的感受行进一步的思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1.3观察指标患者入院2 w后,对以下指标进行调查。(1)自我效能[5]:采用简化版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两个平行量表,结果期望量表(OE-16)与自我效能期望量表(EE-16),共32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强。(2)生活希望水平[6]: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对患者的希望水平进行调查,该量表共4个维度,包括采取的积极行为态度、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态度以及希望总体,评分越高表明希望水平越高。(3)康复积极性:参照文献[7]的方法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对康复的需求程度、治疗配合程度、依从程度、遇到挫折后的负性情绪、护士及家属鼓励的作用等,每个方面0~10分,总分0~50分。除情绪评分为反向评分外,其他均为正向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和生活希望水平的比较入院2 w后,观察组在自我效能和生活希望水平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两组康复积极性的比较入院2 w后,观察组在康复需求度、治疗配合度、依从性的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遇到挫折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3.1深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烧伤多由意外事故所致,具有突发性,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缺乏心理准备。烧伤的患者除了要承受疾病及治疗带来的痛苦,还要担心毁容、功能康复和生命安全等预后问题,常伴随有明显的负性情绪,如出现明显的焦虑(怕创面愈合后留有疤痕,特别是颜面部烧伤女性,这种焦虑更重)、抑郁(患者担心毁容)、恐惧(大面积烧伤患者担心自己会死亡等)、自卑(自己的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等心理及精神障碍。有研究报道,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约有52.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焦虑[8]。若不进行适当的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望、悲观的不良心理出现,患者甚至会对生活丧失信心。

3.2共情护理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共情护理的深度烧伤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希望水平评分提高,康复的积极性也较高。共情护理也就是一种同理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技术,是人文关怀最好的途径。共情护理属于心理护理的一种实施方式,其通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以使交流双方通过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来觉察和认识相互之间的情绪,达到情感上的共鸣[9]。通过共情护理,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使患者能够坦然地面对疾病,也减轻在治疗过程中的孤立感[10],充分调动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增强治疗的自我效能感和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水平。

一方面,共情护理实施过程中,护士从烧伤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和感受问题,并对情感、情绪做出正确的反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积极的共情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和被尊重,调动了患者的康复潜能,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得到提升,正性激素分泌水平增加,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这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1]。此外,共情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换位思考、信息整理、信息反馈以及共情体验,有利于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共鸣,运用技巧将护士自己的共情传递给对方,使患者感到人性关怀的温暖与人性的回馈,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了治疗的希望水平[12]。

综上所述,共情护理能够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增强深度烧伤患者的生活希望水平,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

[1]喻春红,王霞,方方.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4(10):25-28.

[2]庄敏.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病人身心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1B):4036-4038.

[3]黎鳌,杨宗城.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4]周琴,李双双,何飞,等.系统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女性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5-77.

[5]陶丽玲.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1):984-985.

[6]赵彩萍,方建群,张红丽.胃癌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48-4051.

[7]黄丽莉.护理程序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积极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7-49,55.

[8]江敏君,赖文娟,廖新芳.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24-26.

[9]王红霞,鲁秀远,宋应红,等.心理护理二联法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4):305-306.

[10]安莉,郑连雪.同理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99-200.

[11]马洪霞,陈圣霞,李遵清,等.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817-819.

[12]陶玲.共情护理服务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40-41.

R 473.6

A

1004-0188(2016)03-0316-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3.032

442000湖北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骨科二病区

表1两组自我效能和生话希望水平评分比较9n=2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指标观察组对照组自我效能OE-16评分132.40±28.4生活希望水平

表2两组康复积极性评分比较(n=2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康复积极性观察组对照组康复需求度8.43±1.2

(2015-09-16)

猜你喜欢

共情效能深度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