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地雅事
——无锡博物院藏文氏一门书画特展(上)

2016-08-16宋婷婷

收藏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氏文徵明

□宋婷婷

吴地雅事
——无锡博物院藏文氏一门书画特展(上)

□宋婷婷

Song Tingting (NanJing University)

From the medium-term of the Ming Dynasty,Wen Zhengming became the leader in the field of art after ShenZhou.In fact,almost all the works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the Wu District have been created by the family of Wen since Shen Zhou.Especially,Wen Zhengming and his son ha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WuXi.The Wen family in Suzhou and the Hua family in WuXi had so good relationship that just like one family.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is also very frequent.From October 2015 to March 2016, the WuXi Museum orchestrated an exhibition named The Collection Of the family of Wen in the WuXi Museum.This exhibition focused on Wen Zhengming and his family ,students and friends.They are cultural treasures and showed the colorful life in the Wu District from the medium-term of the Ming Dynasty with the actual objects.

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的古代书法绘画藏品,在时间上主要以明清二季为主,地域上则不分南北,它们几乎囊括了明清时期所有主要书法绘画流派及其代表书画家的作品,颇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明四家”中的文徵明(1470—1559年)因其得享高寿,子孙弟子繁多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故其传世作品赝鼎最多。已故著名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曾说过:“文氏书画均多代笔,一时伪本尤众。其真迹书画,用笔清刚秀丽,平中有奇,非学步者所能到。凡是过分平庸板滞或剑拔弩张之作,大都非他人代笔即是伪造”。和国内其他博物馆一样,无锡博物院亦藏有数量极为丰富的文氏藏品。实际上,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吴地艺坛的领袖。他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以后的吴地书画,实际上完全是文家天下。以文徵明为中心和起点,师友、弟子、文氏一门数代在书画界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论时间之久,则不仅在嘉靖、万历时期占有主流地位,即使其后的数百年中有松江画派、“四王”、“四高僧”、扬州画派等多种画派与艺坛高手先后崛起,但以文徵明书画为标准模式的吴派影响力始终衰而未落,时见余绪,以至我们在近代海上六十名家中还能看到吴榖祥这样一生只宗文、沈的山水画家,而六十人中画花卉者宗吴门画家或受其风格影响的就更多了。论地域之远,则不仅自三吴地区波及全国,甚至江户初期被称为日本“唐样书法”第一人的北岛雪山,也是师从深得文徵明笔法的杭州人俞立德,所以其楷书、行书也是标准的文体。无锡博物院藏书画中,文徵明本人作品以及文氏一门作品相当丰富。其数量既多,质量亦高,不乏国家等级文物和精品佳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徵明父子与无锡极有渊源,苏州文家与无锡华家有通家之谊,往来密切,文化交流频繁。2015年至2016年,无锡博物院曾策划过一个“无锡博物院藏文氏一门书画”的展览,它以文徵明为核心,旁涉至文徵明的子侄、学生,乃至朋友等群体,如新征集到的文氏父子致华家手札、文氏为华氏手书家族文献,都体现出明代江南世族交游的鲜明文化特点,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它们以实物图像的形式展示了明代中叶吴地丰富多彩的文人生活。

该展分为三个单元,其一为“一门风雅传”,主要以文氏父子为中心,远涉到其子侄等后裔。

文徵明《蕉石鸣琴图》该画作以墨笔绘芭蕉嶙石,一高士儒巾宽服,席地抚琴,观者睹其画而能闻清音。作者题跋则占全图三分之二,以蝇头精楷录晋代嵇康《琴赋》二千余字。该图作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为文徵明五十九岁时为同乡杨季静所画。杨氏为苏州地区著名琴士,平生事迹已不可考,但其与吴中名士友善,故当时吴门诸家多为其作画。

文徵明《绿荫草堂图》此图绘山中草堂之景,于崇山环抱中见开阔。草堂数间皆掩映于绿荫之下。山中闲居,主人高坐堂中。其意态优容,尽显隐士风流。整幅画作构图舒朗,山石多用湿笔,林木枝叶多用细碎点构成,远望去显得茂密葱郁。布局安排上讲究虚实浓淡对比,形成气势爽朗的画面气息。画心右上方有文氏行书七言诗一首:“绿荫如水夏堂凉,翠蕈含风午梦长。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时与客相忘。晴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绪香。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后款署:“右夏日睡起作,徵明”,字体隽秀挺劲,属文氏常见书风。

文嘉《仿董北苑山水图》是图布局自上而下,山势层层叠起,丛林密布,岩壑幽深,具有高远深远的特色,这亦是文徵明绘画中常见的特点。画中高深流水,小桥茅舍,另有行人撑伞而行,据左上方题识可知画家所表达的是文人隐逸主题。山石多用湿笔,林木枝叶多用细碎点构成,远观则十分茂密葱郁。整个画面构图繁密,却又气势爽朗,画法渊源主要得力于乃父。是图无创作时间,左上方有文嘉七律题诗一首:“山斋雨坐漫焚香,几净窗明竹树凉。午睡起来无一事,自翻残墨写潇湘”,款署:“文嘉临北苑笔”。书法清丽秀润,简净劲爽,笔画圆曲细长,体势疏密相间,受乃父影响较深,但又有所变化。

文徵明 蕉石鸣琴图纸本,纵84、横27.2厘米

文彭《草书扇面》草书七律一首,诗未详出处,推测为文彭自作,款为“文彭为叔达书”。诗文内容为:“看雪下楼忆往时,玉花千队舞差差。频年踪迹空魂梦,比日江山有别离。俯仰昔时如信宿,蹉跎事业愧相知。寒梅未必凋零尽,秋月墨花尚有期。”文彭的书法,能模拟其父,形神兼备,草书受祝允明影响,行书及行草学其父,取益既多,技法全面。就本幅作品而言,是其晚年具有自己面目的草书,从中可感受到其受祝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文徵明《行书咏水仙诗》这是一件文徵明仿黄山谷的大字作品,幅上无纪年。纸面有明显的拼接痕迹,可清楚看出原本是手卷,共十八行,行三四字不等,后被剪裁拼接成立轴。全诗内容如下:“水仙翠衿缟袂玉娉婷,一笑相看老眼明。(香)泻金杯朝露重,尘生罗袜晚波轻。汉皋初解(盈盈)珮,洛浦微通脉脉情。刚恨陈思才力尽,临(风)欲赋不能成。”重裱成轴后共四行,首行最末“香”字缺,次行末“盈盈”二字仅存第一个盈之上部,第三行末“风”字仅上部轮廓依稀可辨。周道振先生考证该水仙诗乃文徵明八十一岁时所作,则本作书写时间最早在这一年。

文嘉《二泉图卷》本幅《二泉图》描绘的是明代惠麓二泉实貌。该泉为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由无锡令敬澄所开凿,现位于无锡市西郊惠山山麓锡惠公园内。此作为小青绿着色,行笔松秀稳实,皴染秀润,画境幽澹。款署:“天下第二泉图,万历辛巳三月三日,茂苑文嘉写。”万历辛巳(1581年)文嘉八十一岁,故为其晚年作品。

附表一:文徵明后裔中有艺行者简表。

文震亨《白岳游图卷》文震亨(1585—1645年),字启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震孟弟。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时绝粒而死,年六十一。本卷为写生作品,记游甚详,写摹工细具体,画风一丝不苟,极富生活气息。文震亨山水传世较少,此卷为其山水精品。

第二部分为“从游之士众”,主要以文氏学生们的作品为主。

陈淳《四季花卉图卷》本卷引首自题“观物之生”四字,卷中写四季花卉十一种,依次为梨花、牡丹、辛夷、绣球、玫瑰、百合、荷花、栀子、菊花、萱花、梅花。每段之间以自题五言诗句两行相隔。作品画于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年),乃画家逝世当年,是极晚年之作。通观全卷,设色清雅,意笔洒落,四时杂花皆“略约点染而意态自足”。卷后更有文徵明跋,十分难得。

文徵明 行书咏水仙诗纸本,纵175.5、横56厘米

张复《西林园景图册》张复(1546—约1631年)字元春,号苓石、中条山人。一般认为是江苏太仓人,《无声诗史》称他是江苏无锡人。他是吴门画派的著名画家之一。张复少年时师从钱榖,此后博采众长,广摹宋元诸家,并终于自成一家。人物以沈周为宗,而工致过之。本册是一件集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文物。绘于明万历八年庚辰(1580年),应西林园主安绍芳之命所画。西林园是明代江南名园,为无锡望族安家所置别业。该园在明末便已逐渐湮没,本册便成为记录当时园中景观风貌最为直观和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其艺术价值之外的史料价值尤显弥足珍贵。张复虽画了完整的园中三十二景,但存世仅十六景,分别为风弦障、遁谷、空香阁、素波亭、息矶、椒庭、爽台、花津、石道、荣木轩、沃山、上岛、鹤径、层磐、深渚、雪舲。画风以写实为主,笔墨工致。

陈裸《古木碧云图》陈祼(生卒年不详),明人。初名瓒,字叔祼,后以字行,去“叔”字,更字诚将,号道樗,一号白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云间(今上海松江)人。喜读离骚、文选,游戏绘事,写山水。宗赵伯驹、赵孟頫,接轸文徵明,摹古人笔法逼肖。能诗工楷书,晚遁迹虎丘,以吟咏自适。

陈裸《种松涤砚图》本作绘于明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明显受“吴门派”画风影响,秀逸恬淡,清润爽朗。

附表二:文徵明弟子及其流派一览表。

陆治、陆师道、文嘉等《跋元崔彦辅 虎丘图卷》崔彦辅,生卒年不详,字遵晖,号云林生,钱塘(今杭州)人,赵孟頫子赵雍外孙。隐居杭州卖药以活,善篆、隶、词赋,画笔亦超逸。本图纯用水墨,多短笔皴擦与浓淡结合的点苔,与同时期“元四家”多用长笔密皴的风格有相当的不同。其笔墨线条松秀钝拙,少渲染。这种清虚疏宕的风格用以描绘虎丘水乡景物,十分相得,在绘图风格与模式上,已开早期吴门派之先河。落款为至正六年(1346年),书法为楷体,气息纯正,近于初唐虞体。本图前有清胡枚篆“虎丘晴岚图”引首,后有陆治、陆师道、文嘉等13人题跋,多为文氏一门。

陆治《临管夫人绿竹图》陆治(1496—1576年),字叔平,号包山。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孝友称。善行草,尤心通绘事,游文徵明、祝允明门。工写生,得徐、黄遗意。山水喜仿宋人,而时出己意。但时露蹊径,未能神化。本作绘于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年),绘双钩绿竹,笔致工细精美,设色秀雅。

陆治《沧浪疏雨图》本幅钤“陆氏叔平”白文印,图绘沧浪胜绩,山石奇峭,棱角分明。用笔简中见工,构图以奇险取势,远、近景的山石都嶙峋叠嶂,轮廓用笔以短线条根据山形的高低、转向勾勒,通过表现山石的多棱多角,显现出山石坚硬的质感。图中点景的树木以小写意绘成,略显细弱的树貌与山石形成强烈的刚柔对比,更增强了山石奇峭的韵致。

陆治《后赤壁赋图卷》陆治游祝允明、文徵明门,于丹青之学,务出其胸中奇,一时好称,几与文埒。其山水受吴门派影响,也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在吴门派画家中具有一定新意,与陈淳并重于世。此画绘于1558年,作者时年六十三岁。

文徵明 绿荫草堂图纸本,纵68、横33厘米

文嘉 二泉图卷纸本,纵33、横167厘米

陈淳 四季花卉图卷纸本,纵44、横670.5厘米

陈淳 四季花卉图卷(卷首)

陈淳 四季花卉图卷(题跋)

陆师道《行书诗札册》陆师道(1510—1573年),字子传,号元洲,后更号五湖。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就职于礼部。不久以母老请辞归乡。家居十四年师事文徵明,诗、文、书、画所谓文氏四绝,并能传达室之。山水淡远类倪云林,精丽者不减赵孟頫。尤工小楷、古篆,全得麻姑坛法,而以色彩傅之,遂为一时书家冠。后乃复起,累官尚宝少卿。著有《五湖集》、《左史子汉镌》等传于世。

近代《澄观楼法帖第二册˙华世祯湖桥诗稿》拓本华世祯(1482-1566年),字善卿,号西楼,人称湖桥生。少从王鏊学经,补博士弟子,以才藻见推。其为人侠烈自负,寄托旷远,喜鉴定法书名画、钟鼎彝器。本册以华世祯本人所抄录当时名士访赠倡和诸作上石,小行草书,共九十八行。其中除祝允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吴中四才子诗作以外,另有陈白阳、朱存理等名士诗作。卷后有文柟小楷跋、顾苓隶书跋、孙竑禾楷书跋、严绳孙小楷题(书于康熙五年,1666年)、华渚行楷跋、华庆远楷书跋、华廷器小楷冒雨寻菊序以及华庆远小楷两跋。

王宠《行书阳春词》本幅款署“嘉靖癸未春日玄微子王宠”。嘉靖癸未为公元1523年,王宠时年三十岁。书法已体现出王宠的典型风格,线条清新刚健,结字清劲、气骨爽健,体势宽博疏拓,笔法丰沉圆遒,字形婉转结势,姿态奇特。

WtMen Art Assembly Wuxi Museum Collection of Wen Zheng ming School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xhibition

Song Tingting

文嘉 二泉图(卷首)

文徵明 春草轩拓本纸本,纵27、横13.5厘米

(责任编辑:劳棠)

猜你喜欢

文氏文徵明
诗文书画四绝才子文徵明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不典型房室文氏现象伴房室结双径路传导3例
长PR间期伴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心房回波一例
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1例
少见的左束支阻滞呈交替性及文氏型演变一例
文徵明诗咏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