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博物院藏肖生玉

2016-08-16□冯

收藏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青白瑞兽童子

□冯 宁

河北博物院藏肖生玉

□冯 宁

Xiaosheng Jade is circular engravure of people and animals.It is rich in subject, which can be livestock, animals, birds, and figures.But whatever the subject is, it uses realistic approach to carefully revised.Xiaosheng Jade in Jade sculp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huge number.

肖生玉器是指以人物、动物为造型的玉质圆雕作品。其题材丰富广泛,无论是牛、马、羊、犬、鹿、象等动物类,还是鸡、鸭、鹤、雀等禽鸟类,以及具有生活气息的玉人、玉童等,均以写实的手法,加以雕琢。实为玉器雕刻中历史悠久数量庞大的一类。

元代肖生玉器雕琢刀法粗细结合,以浑厚为主,颇有仿古风味。工艺大多比较粗,一般都留有碾琢后的铊、钻痕,不加修饰整理,也不像以前那样特别注意器物的细腻光洁。其风格粗犷,带有游牧民族豪放的习性,雕琢善用重刀。如动物的四肢、腮、颈等大的结构分界部位,花草的叶茎相接之处,飞禽的翅膀、羽毛、脖子处都有重刀出现。一刀下去,似乎要断了似的,风格独特。但其细致之处又确实细得出奇,如神兽头部的刻画就比较细致,宽眉大眼,张口露齿,有的发卷松散随意。

随着明清两代玉雕业的繁荣,圆雕肖生玉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形体较前代增大。这一时期雕刻的肖生玉器,形态生动,肌肉饱满,风格写实,细部也仔细雕琢,力求逼真。从特点看,明代作品雕刻略显粗壮,雕饰简洁,不大注重细部造型,一般头小,而且头部、面部棱角较多;而清代的作品不但碾磨光润,注意了整体的比例、起伏、结构和动态,使其外部轮廓与内在肌骨水乳交融,而且还十分强调细致部位的具体刻划,如鸟的羽翅、足爪、动物的头部五官、四肢、蹄足、尾以及昆虫类的须等都雕琢相当真实、醒目、精致,具有一种简洁明快、雍容典雅的艺术风貌,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质感美和造型美。

本文选河北博物院所藏部分肖生玉器精品略作介绍和分析,与读者分享。

1.元玉狮

长3、宽2.1、高4.5厘米。玉色青白,局部有灰色色斑及黄褐色绺裂。此件玉狮呈蹲坐状,头较小,环眼,阔嘴,腮部有弯月形弧线,头部披发呈多绺的螺旋状,一只前爪踩在绣球上,尾自身后上冲,身上有阴刻线表示毛发。(图1)

元代玉雕狮子造型多为蹲坐状,其昂首挺胸,前肢直立,后肢曲坐。躯体少有装饰,仅头部刻画较为细致,常常是宽眉大眼,张口露齿,虽为坐姿,但精神抖擞,勇气十足,头后的发卷松散而随意,显得十分自然、可爱。

2.元玉瑞兽

长6.3、宽2.2、高4.5厘米。玉色青白,褐色沁斑。瑞兽整体造型为蹲伏凝视状,兽首微昂,独角,长眉,圆眼,如意形鼻,嘴平齐,长须。躯体肢干健壮,丰满飞扬的双翼,神采奕奕,气概非凡。充分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气势、力量和威武感。(图2)

元代玉瑞兽大多肩生双翅,前肢合抱于胸前,后腿曲卧。头部微昂平视,粗眉大眼,眉骨较高,有压眼之感,显得凶猛有神。同时也有管钻眼和梭形眼等,口紧闭或微张,牙齿常以钻孔来表示。胸部隆起,身体浑圆,似模仿唐代动物之肥壮形式。双翼多呈宽带飘拂状,或双翼跃出背脊向上作弧圆形卷曲,四肢小腿用斜刀区分,显示出一种足爪较大、关节处较细瘦的现象。一般四足多拳握,精细者,刻出锋利而弯曲的爪趾。作品大多造型洗练,风格粗犷。

3.元玉瑞兽

长6.8、高4.8、宽2厘米。玉色青白,黄褐色沁斑明显。瑞兽前肢合抱于胸前,后腿曲卧,头部微昂,双角粗壮,管钻眼,阔鼻,嘴略尖,闭口露齿,齿以钻孔表示,双翼似宽带飘拂状,胸部以阴线表示,细部没有过多的刻划和修饰,显得古朴、粗犷,给人一种雄健有力之感。(图3)

4.元玉鱼

长3.9、宽2.7、厚1厘米。玉色青白,带黑色斑。造型为圆雕扁平体,鱼体宽大肥胖,小鳍,分叉形尾。头部小,嘴微张,圆圈眼,下唇与鱼腹处似锯齿状,并以刚劲有力而细密的斜格纹表示鱼鳞,特别有趣的是在大鱼的上尾部,还雕有一条与大鱼体态相似的小鱼,构思巧妙,十分可爱。(图4)

鱼是中国玉器中常见的动物形象之一,鱼形佩在史前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商周时期数量较大,造型多呈直条形或弧圆形,少见装饰,仅具形态而已。宋代以降,玉鱼开始向写实方向发展,同时又因“鱼”与“余”、“裕”谐音,寓意富足有余。时至今日,玉鱼仍是深受大家喜爱并广泛使用的吉祥题材。

元代玉鱼多体态肥胖,略呈扁圆形,大头厚唇,眼睛微凸,腮部常见一条曲线装饰,鱼身刻画刚劲有力而细密的斜格纹。尾部宽大,多作圆弧形,并饰有阴线或长条锯齿纹。整体造型有力量,给人以勇悍感。

5.明玉骆驼

长5.6、宽1.5、高3.9厘米。玉色青白,带黄褐色绺斑。骆驼为卧姿,头微昂,双目前视,圆圈眼,口紧闭,两驼峰耸起,驼峰处浅刻写实皮发,腹下四肢蜷卧,蹄足分明。器身以浅阴线表示细毛,打磨光润,显得古朴浑厚。从造型来看,应为文房用具中的笔架。(图5)

明代玉瑞兽造型注重写实,体态多仿宋之风格,但有形无神,一般只注意大体轮廓而不讲究细部的刻画,刀工粗放醒目,特别是兽头面部的棱角比较明显,四肢轮廓及胸部肋骨砣痕粗深,表示皮毛的短阴线也不甚规整,磨工较差,而且玉料常有杂色。

图1 元 玉狮

图2 元 玉瑞兽

图3 元 玉瑞兽

图4 元 玉鱼

图5 明 玉骆驼

6.明玉蟹

长5.5、宽4.1、厚2.1厘米。玉色青,带有黄褐色玉皮。此器琢磨技法简洁写实。蟹两钳相抱,后爪弯曲,蟹壳、蟹爪、眼睛等雕刻得形象、生动,真实。玉蟹圆润光滑,是质感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明人多以“蟹”谐音和谐之“谐”,书画作品中多绘蟹与禾、荷,寓和谐之意。此器也应是取其和谐之意,既可作镇纸使用,又可赏玩。(图6)

7.清玉卧童

长6、宽3.5、厚1.7厘米。玉色白,有少许黄色绺纹。和田白玉籽料,玉质温润细腻。此器造型为童子侧卧状。童子头颅圆硕,梳丫髻,小眼、宽鼻、嘴角上翘,五官雕琢真实细腻,一脸欢快顽皮之相。系肚兜,双手持过肩覆背瑞草,手、脚戴镯,体态丰腴。表现出了孩童天真可爱的形神特点。(图7)

玉童子造型,在宋、辽金时期的玉器中开始出现。宋代玉雕童子形象,极为生动可爱,小巧秀美,反映了这一时期玉雕人像更加完美和生活化。明清时期的玉童子造型,大多作品玉质优良、工艺精美,神态活泼可爱,五官丰满,满脸欢笑,体现了明清民间工艺品追求幸福、健康的审美情趣。

清代玉童子造型多圆头圆脑,头顶中部光秃,四周刻有细阴线表示头发,也有的两侧梳丫髻。五官琢磨细腻,眼、鼻、口均阳纹凸起,嘴角略向上翘起,呈现出一种天真顽皮的微笑感。服装宽大,衣纹边角也多用阳纹表现,身边的花草、树杆、山石等陪衬物,均打磨的细腻光洁,浑圆无棱角,看不见任何切割、钻孔痕迹。

8.清玉童子

长3.5、宽2、高7.5厘米。玉色青,夹有少量黄斑。童子造型为行走状。头部两侧各雕一发髻,面带微笑。童子身穿宽袖袍服,袒胸露腹,下着宽肥裤,腰间系带并扎蝴蝶结。一腿向前迈出,长飘带自颈后绕身侧,童子双手曲臂向上持绣球飘带。由于古代视绣球为吉祥喜庆之物,故这种题材应具有欢快喜悦的含义。(图8)

9.清玉童子

长3.8、宽2.1、高6.9厘米。玉色白,带黄色斑,玉质温润。童子造型为交脚行走状。头部两侧雕有发髻,面部雕刻细致,满脸带笑,身着长衣,两腿前后交替。右手上举,持过肩的包袱,左手在身前,持一束谷穗。整件器物雕琢精细,线条简洁,表面光滑圆润,形象生动逼真,富有动感。(图9)

图6 明 玉蟹

图7 清 玉卧童

图8 清 玉童子

图9 清 玉童子

10.清玉鹅

长4、宽2.2、高3.8厘米。玉色白,带黄色玉皮。鹅做伏卧回首状,其双圈眼、羽毛、谷穗纹都以细阴刻线雕琢而成,口衔一支颗粒饱满、枝叶翻转的谷穗。比例适中,线条流畅,玉鹅神态安详,雕工圆润。(图10)

自晋代王羲之起,历代文人多有爱鹅的雅趣。随之玉鹅便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喜爱之物。清代玉器中动物作品很多,一般器型都不大,多用于文房陈设。

清代玉雕象生动物题材十分的丰富广泛,手法相当写实。雕红注意整体的比例、结构起伏和造型动态。动物外部轮廓真实饱满能使人感受到内在肌骨,并且十分强调细致部位的具体刻画,如鸟的羽翅、足爪,动物的头部五官、四肢、蹄足、尾以及昆虫类的须等皆雕琢的相当真实、醒目、精致,具有简洁明快、雍容典雅的艺术风貌,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质美感和造型美。

图10 清 玉鹅

11.清玉禽鸟

长9.8、宽4.6、高4.6厘米。玉色青白,有絮斑。造型为双禽相依而卧,尖长嘴,圆圈眼,头顶部以点纹表示羽毛,背腹部以阴线雕出繁复精细的羽毛的纹理。其口衔桃枝,果实圆硕,桃枝弯曲垂于身上。造型生动准确,表现了自然界禽鸟相互嬉戏、悠然自得的神态。(图11)

图11 清 玉禽鸟

12.清玉独角瑞兽

长7.6、宽3.3、高5.8厘米 。玉色青白,有绺斑。瑞兽为伏卧状,头微昂,头顶中部有一独角,毛发飘拂,圆眼,口衔灵芝,灵芝从口左侧向后弯曲至背部,绞丝尾翻转上翘,体态粗短,略显笨拙,憨态可掬。(图12)

图12 清 玉独角瑞兽

清代玉瑞兽多以麒麟、狮子和甪端为多。特别是甪端,皆昂首挺立,张口露齿,头顶中部有一独角,体态粗短,显得十分笨拙。麒麟和狮子,多作俯卧或戏耍状,体态圆润,神情温和,轮廓、结构线条准确适度,碾磨工艺精致细腻,光泽温润,十分喜人,多作摆设或镇纸用。

13.清玉瑞兽

长5.8、宽2.7、高2.7厘米。玉色青白,带黄色玉皮。瑞兽整体造型为匍匐回首状,芝叶形耳,粗眉,水滴形眼,嘴平齐,口衔灵芝,绞丝尾翻卷上翘,其神态温顺有余而威猛不足,琢磨精细且抛光极佳。可做陈设或镇纸用。(图13)

图13 清 玉瑞兽

14.清玉瑞兽

长9.3、宽3.9、高6.9厘米。玉色白,温润致密,带黄色玉皮。作品因材施艺,自然随形,造型规整圆润,整体以浮雕技法表现一只跪卧回首瑞兽,瑞兽双角贴于脑后,双眼圆睁,口衔灵芝,长尾夸张盘绕,蹄足分明,器身以阴线做装饰,琢磨精细,光泽温润。既可把玩又可作为镇纸使用。(图14)

XIaosheng Jade Stored in the Hebei Museum

Feng Ning

图14 清 玉瑞兽

(责任编辑:刘昱)

猜你喜欢

青白瑞兽童子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鎏金瑞兽钟
流年
熊童子
还喧嚣都市一个“青白”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山童子和一串红
远古瑞兽
瑞兽
小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