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逃学 为读书

2016-08-15三毛

中学生 2016年21期
关键词:比作魔力三毛

◎三毛

阅读广场

逃学 为读书

◎三毛

莎士比亚把书籍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把书籍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传播先进思想与科学知识的工具,它能引导我们走进人类知识的广阔领域。书籍凝聚着前人的心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天地。

我很不喜欢在课堂上偷看小说,可是我发觉,除了这种方法可以抢时间之外,我几乎被课业压迫得没有其他的办法看我喜欢的书。

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便是将书盖在裙子下面,老师一写黑板,我就掀起裙子来看。

那时正念到宝玉失踪,贾政泊舟在客地。当时,天下着茫茫的大雪,贾政写家书,正想到宝玉,突然见到岸边雪地上一个披猩猩大红氅、光着头、赤着脚的人向他倒身大拜下去。贾政连忙站起身来要回礼,再一看,那人双手合十,面上似悲似喜,不正是宝玉吗?这时候突然上来了一僧一道,挟着宝玉高歌而去—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我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当看完这一段时,我抬起头来,愣愣地望着前方同学的背。我呆在那儿,忘了身在何处,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泪和感动所能形容。我痴痴地坐着、痴痴地听着,好似老师在很远的地方叫着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没有回答她。老师居然也没有骂我,上来摸摸我的前额,问我:“是不是不舒服?”

我默默地摇摇头,看着她,恍惚地对她笑了一笑。那一刹那,我顿然领悟,什么叫做“境界”。

《红楼梦》,我一生一世都将看下去。

又过了一年,我们学唱《青青校树》,六年的小学教育终成为过去。许多同学唱歌痛哭,我却没有,我想,这倒也好,我终于自由了。

要升学参加联考的同学,在当时是集体报名的,老师将志愿单发给我们,要我们拿回家去细心地填。

发到我,我跟她说:“我不用,因为我决定不再进中学了。”老师几乎是惊怒起来,她说:“你有希望考上,为什么气馁呢?”

我哪里是没有信心,我只是不要这一套了。

“叫你母亲明天到学校来。”她仍然将志愿单留在我桌上,转身走了。

我没有请母亲去学校。当天晚上,父母在灯下细细地读表,由父亲一笔一画慎重地填下了我的将来。

那天老师意外地没有留太重的家庭作业,我早早地睡下了,仰躺在被子里,眼泪流出来,塞满了两个耳朵。

做小孩子,有时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要怎么过自己的一生,大人自然得问都不问你一声。

那一个漫长的暑假里,我一点也不去想发榜的事情,为了得到一本厚厚的《大戏考》欣喜若狂。那一阵眼睛没有看瞎,也真是奇迹。

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凡事不关心,除了那些被人称为“闲书”的东西之外,我是一个跟生活脱了节的11岁的小孩,我甚而没有什么童年的朋友,也实在忙得没有时间出去玩。最最愉快的时光,就是搬个小椅子,远远地离开家人,在院中墙角的大树下,让书带我去另一个世界。

它们真有这种魔力。

选自《温柔的夜》,有删改

点读

作者对读书达到了一个痴迷的境界,为突出这一点,作者主要描写了自己的一段“穿越经历”,即通过合理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当中,刻画得越惟妙惟肖,表明自己痴迷读书的程度越深。充分表现了书籍对于作者的魔力。

猜你喜欢

比作魔力三毛
有魔力的窗
五月 魔力
卖“萌”的魔力
比作诗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春天的“魔力”
油菜花开
娓娓道来的真诚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