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艺术的力量》中的“情景再现”创作技法探究——以《卡拉瓦乔》为例

2016-08-15闫子彤

新媒体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叙事手法

闫子彤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0062



纪录片《艺术的力量》中的“情景再现”创作技法探究——以《卡拉瓦乔》为例

闫子彤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0062

摘 要《艺术的力量》曾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等多项国际大奖,是BBC纪录片中的精品。作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代表,《艺术的力量》不仅有精致的视听语言,而且还有其独特又戏剧化的创作技法——情景再现,将8位艺术大师的形象饱满富有表现力地呈现在了银幕上。文章主要来探讨《艺术的力量》是如何进行“情景再现”的,着重于对“情景再现”创作技法的分析。

关键词艺术的力量;叙事手法;情景再现

说起“情景再现”,我们对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它是纪录片的一种创作技法,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用扮演或者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的一种电视创作技法。是纪实风格的一种异化手段[1]。“情景再现”在《艺术的力量—卡拉瓦乔》中得到了极致的表现。

“情景再现”对叙述事件方面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记录中国—科举》《故宫》等历史讲述类纪录片中常常出现“情景再现”的手法。但是相对于一般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艺术的力量》显然更胜一筹,因为在这部纪录片中,“情景再现”并非简单地还原再现事件的发展过程,它还使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加上音乐、解说词的配合,从而大大增强本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并且推动叙述进程的发展。

在《艺术的力量—卡拉瓦乔》中,“情景再现”的主要作用是介绍卡拉瓦乔的生活背景和其作品背景了,但是这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镜头如何自然地进行真实场景与搬演场景的相互切换?如何使这些频繁地切换易于被观众所接受?这时,“卡拉瓦乔”这部纪录片在镜头的转换切换方面运用了几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第一个是使用空镜头来进行连接,例如在06:16的时间点进行由“情景再现”过渡到真实的世界中时,就展现了一幅云雾缭绕的景色图来进行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有一个基础——连续的音乐。第二个是直接通过主持人的述说来进行情景再现,就是再现的情景需要与主持人的叙说相关。第三个是通过局部特写镜头来实现自然地切换,这个主要运用于画作的“情景再现”方面,例如11:46秒处的“赌博”这幅画的情景再现,先是给这个真实的画像中的其中一个人物的脸部做了特写,之后直接转接到表演场景中的一个人的脸部反映特写,从而展开对表演场景的叙述,这个方法有一个好处:由于表演的场景与画作中的场景有所差异,所以如果直接通过整体与整体的对比会显示出来强烈的偏差,但是通过局部的特写可以使观众转移对原本画作整体的注意力,从而使搬演的场景更加逼真。

“卡拉瓦乔”这一集纪录片中,我认为最好的一个“情景再现”是本片第24分钟至第28分钟长达4分钟的一个部分。这个“情景再现”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对罗马总督和卡拉瓦乔的朋友的采访,让他们成为了这一个片段的叙述主体,而非主持人的解说词,这些人都是由真人所扮演的。本片通过“罗马总督”、卡拉瓦乔的“朋友”的叙述,增强纪录片所记事件的真实性,也展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人群对卡拉瓦乔的看法,从而更加饱满立体地呈现出卡拉瓦乔的阴晴不定、狂躁易怒的形象。另外,卡拉瓦乔当众羞辱服务生的情境,运用了电影的艺术手法,从全景、近景镜头之后再到特写镜头对两人神色的切换,随后卡拉瓦乔打翻朝鲜蓟的果盘,对那几个果子飞在空中的情景用了慢镜头特效和定格的特效,之后直接特写镜头切至卡拉瓦乔狰狞、咬牙切齿的神情,仿佛一气呵成。场景过后就是对“在场人”的冷静采访,叙述事情的发展过程,

同时交叉进行现场的片段,最终以卡拉瓦乔再次被关进监狱而结束。撇开时代的跨越来看,这个片段所呈现的类似参与型纪录片,从而将当事人、见证人的经历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证据,具有可信性,也是观众有一定的主动性,避免了“格里尔逊式”的直接说教。

《艺术的力量》中的“情景再现”与其他纪录片的相比,着重了对戏剧性和电影技巧的展现,例如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演员的戏剧化表演。而其他纪录片的“情景再现”只是为了展示某一历史或者事件的场景,多采用固定机位,不注重戏剧的表现力。在《卡拉瓦乔》中,由于“情景再现”注重的是演员表演的戏剧性,所以着重于对演员的面部表情做特写,特别是主角卡拉瓦乔,他那双时而惊惧时而暴戾时而骄傲的眼睛展现的活灵活现,也正因为其戏剧化表演从而更好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配合着静肃磅礴的音乐,体现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艺术,来源于卡拉瓦乔的世界。由于艺术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命题,如果只是清淡的说教并不能增加观众对此的认同感,于是《艺术的力量-卡拉瓦乔》打破了画框的限制,使用情景再现,不仅仅进行艺术作品的情景再现,更着重于艺术家生活的情景再现,使观众更能感受那个时代脉搏的跳动,从而真切地领会到艺术的力量,而并非仅仅通过主持人的叙述。

那么,这种叙事的艺术化——“情景再现”是否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影响?罗薇老师在课上曾经说过,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运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他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就使用过“摆拍”手段拍摄纳努克人造冰屋、捕猎等场面。这种行为并不妨碍影响作品的真实性。相对而言,增加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使用,除了补充现有资料的缺失,还可以使纪录片富有趣味性和观赏价值。

综上所述,“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纪实风格的异化手段,广泛运用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中。《艺术的力量》通过对“情景再现”的巧妙运用,使这部纪录片拥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令人震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德梅.浅析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的使用[J].电影评介,2010(6):22-23.

作者简介:闫子彤,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学。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151-01

猜你喜欢

叙事手法
一场叙事的盛宴
镇定优雅女子的迷情与杀伐
当代舞蹈作品的叙事类型和手法研究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浅析日本漫画叙事手法的丰富性
论影片《毕业生》的叙事手法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浅析日本银行题材类职场剧中的叙事手法与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