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互动栏目的策划——以《红领巾》为例

2016-08-15陈祎婧

新媒体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红领巾新媒体

陈祎婧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成都 610031



新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互动栏目的策划——以《红领巾》为例

陈祎婧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成都 610031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各类资讯的纷繁杂呈,少儿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拥有了更多的阅读自主权,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在慢慢发生转变。他们从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信息,而且知识的获取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所以,如何更大程度地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是当下少儿期刊编辑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互动栏目;少儿本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的传播方式逐一涌现,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互动形式越来越轻松有趣,视觉呈现越来越精彩纷呈,席卷了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新媒体,给传统的大众纸质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与多媒体、互联网等新媒体相比,期刊这种传统的纸质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有很大的局限,其互动方式和互动效果相对较弱。少儿期刊作为期刊的一个分类,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发挥期刊的自我优势,挖掘出它独有的魅力属性?笔者认为,如果少儿期刊能在新媒体的交互平台上,增强期刊的互动性,以少儿体验为本位则是决定这一切的前提与关键。

1 特定的读者群体

大众传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以符号为载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既然是过程,它就必然会经历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果与反馈这几个阶段。所以,如果想要进行有效的传播,信息与传播对象的交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满足传播对象阅读需求的同时,传播对象也会对信息做出新的希望和评价,这些反馈会有效地改进信息传播的质量,最终达到传播双向的共赢。

少儿期刊作为传播形式的一种,有特定的读者群体——少年儿童。少儿期刊编辑如何调动少年儿童的阅读积极性,如何激发他们对期刊内容和形式做出及时的反馈,从而进行传播信息调整,达到畅通、有效的传播效果,是办好一本少儿期刊的基础。因此,分析读者对象的属性,把握他们的阅读规律,分析他们的心理特质是少儿期刊编辑需要着力的首要问题。

1.1 读者群的物理属性复杂

少儿期刊的读者群——少年儿童是一个物理属性很复杂的群体。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少年”的定义: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以及对“儿童”的定义: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可以看出,少儿期刊面向的读者群是一个年龄跨度很大的一个群体。它既可以划分出幼儿园幼儿、小学生、初中生等不同年龄阶段,也可以细划为不同的年级阶段,如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等等。此外,这个群体还有男孩与女孩的区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区别等等,不同情况的读者必然产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形成不同的阅读群体,构成不同的阅读心理,因此,一本好的刊物在刊物读者的定位上一定要清晰,在栏目设置上一定要兼顾目标读者因为物理属性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阅读体验。

1.2 阶段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少儿期刊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少年儿童,所以刊物的内容一定要紧紧抓住少年儿童的心,因此,分析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尤为重要。据笔者调研发现,当下少年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少儿读者在阅读时,脑海中往往会有很多“为什么”。他们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事物;2)现代观念让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他们不甘做一个旁观者,希望能够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得到同伴的认可,实现自我的社会化;3)由于生理发育特性,大部分少年儿童都活泼好动,所以,冗长乏味,形式老旧的阅读方式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4)他们的个性特征正在形成之中,需要正确的内容输出来引导个性的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的少年儿童心理认知特点,少儿期刊编辑需要增强期刊的互动性,将静态阅读与动态互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互动性,使外在的阅读要求转化为少年儿童内在的心理需要,让少儿读者始终保持阅读兴趣,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2 《红领巾》的互动栏目设置

《红领巾》杂志是一本已创刊六十多年的少儿期刊,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读者群基础,期刊栏目的设置多样化,既有固定栏目的延续性,也有新栏目的层出更迭。就其中互动栏目的策划来看,期刊应设置哪些形式的互动栏目,各个栏目如何准确体现编辑的意图,实现哪方面读者的需求,是编辑在栏目设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1 传统的互动栏目

2.1.1 问卷互动

这种以问卷形式出现的互动方式,是编辑为了有针对性地了解目标读者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对期刊满意度而设置的。编辑把想要了解的问题分类列出来,并对每一个问题做精心的设计,以便得到更为准确的回答,并且根据目标读者的年龄差异,既设置了供低年级读者勾选的选择题,也有面向高年级学生的主观色彩较浓的问题。《红领巾》里《我要评刊》这个栏目就是这样一种问卷。它的内容包括:你喜欢本期的封面吗?喜欢不喜欢,理由是_________;你最喜欢本期的哪三篇文章?你最不喜欢本期的哪篇文章?理由是_________;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等。编辑通过读者评刊反馈的信息对目标读者和期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进而对刊物今后的内容策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2.1.2 问题互动

在《红领巾》的《七嘴八舌话天下》栏目中,编辑像是节目主持人一样,提前发布讨论的话题,让读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话题的选择具有时效性、趣味性,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编辑从每期的来稿中筛选出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刊登出来,并对本期讨论做总结式点评。这样的互动既让读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满足了少年儿童的表现欲,同时也分享了大家的观点,增强了期刊的服务功能。

2.2 加入新媒体元素的互动栏目

2.2.1 二维码的巧妙运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笔者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在于,人们发现了,丰富的信息量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传播,还能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这让他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阅读震撼。而由于篇幅的关系,期刊里每篇文章的图片的大小和数量都有所限制,且只能提供平面的视觉感受,所以,要想增强期刊内容的视觉效果,编辑可以利用小小的二维码。在《红领巾》的《世界在发现》《动物密码》等栏目中,你都能找到一些二维码方块。这是编辑在确定好内容选题后,根据选题搜索相应内容的视频和图片,然后经过剪辑把它们放入二维码中形成的。通过二维码的扫描读取,读者能看到动画或视频的演示,更形象直观地了解信息内容,这恰恰是传统纸质期刊所不能给予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一个黑白的小方块也能激发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小方块里到底藏着什么?没有人会告诉你。想知道,就只能动动手用手机扫一下。

2.2.2 三维的视觉呈现

和二维码仅限于搭载二维视频不同的是,三维的视觉效果会更令人震撼。如果少儿读者发现,期刊里介绍的海豚能从平面变为立体,能自由地跳跃,并溅起水花,必然会对这本刊物产生极大的兴趣。而这一切的实现,只需要读者用手机对准期刊里的图片扫一扫就可以了,甚至不用专门生成二维码。这种新媒体技术可以弥补期刊在传播方式上仅限于平面的局限,能满足少儿读者的好奇心,实现期刊内容的完美的视觉成像效果。

2.2.3 网络平台上的编读往来

孩子们喜爱一本杂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那有对编辑的喜爱,有对订阅、投稿的咨询等等。以往《红领巾》的编读往来主要通过纸质刊物里的栏目《大头回信》呈现。编辑通过定期回复筛选出来的,有意思的,特别的读者来信,来达到与读者沟通的目的。为了让这个栏目区别于一般的信箱类栏目,编辑把读者的来信通过扫描的形式直观呈现,让读者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但这种形式有个很突出的缺点——不能及时回复来信。于是,《红领巾》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了微博、微信,建立了更多的与读者沟通的渠道。这些新媒体平台为期刊提供了更大的互动空间,编辑既可以为读者答疑解惑,又能发布最新的期刊公告、发展延伸阅读、通告期刊会员活动安排,增强了互动的时效性,使纸质期刊产生了巨大的效能。

少儿期刊的互动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创新,但不管是哪种互动方式,只要能更好地调动少儿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就是激发少儿期刊生命活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陈祎婧,工作单位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106-02

猜你喜欢

红领巾新媒体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红领巾穿越记
红领巾的节日
“红领巾”是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