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雷减灾 造福三湘
——湖南省防雷中心安全减灾侧记

2016-08-11陈晶何代杰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6年5期
关键词:减灾雷电灾害

文|本刊记者 陈晶 何代杰



防雷减灾 造福三湘
——湖南省防雷中心安全减灾侧记

文|本刊记者 陈晶 何代杰

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十分渺小,各种灾害带给人类的往往都是无穷的悲伤。雷电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雷电呈现历时短、突发性强、发生规律异常、强大的雷电流幅值等特点,使得雷电在造成直接伤害的同时,还表现为热效应、机械效应和发生火花等间接伤害。特别是烟花爆竹行业由于其工艺落后、缺乏有效规划、防雷措施不完善等因素,事故频发,成为了我省雷电灾害的重灾区之一。

“雷电灾害十分可怕,但是也可以预防。”省防雷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智刚说,“只要预防措施做到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

省防雷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建筑物防雷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测

触目惊心的雷电灾害

记者见到王智刚时,他刚从岳阳某烟花厂进行现场防雷检测回来。“幸好你提前通知了我。”王智刚笑着说,“要不下午我又要去外地检查防雷设施的情况了。”

王智刚从事气象雷电研究已多年,是业界内公认的专家,对我省的雷电灾害事故做过多次详细调查。虽然距离调查过的某些灾害已经时过境迁,但对记者谈及时,他依旧倍感痛心。他告诉记者,2005年7月24日,常德市安乡县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出现了强雷暴天气过程。安乡县芙蓉花炮厂遭受了雷击,成品仓库被炸,烟花鞭炮被毁,损失严重。事故还造成一名39岁的村民当场死亡,5名工作人员受伤。

“我们去调查后发现,厂内的防雷设施很不完善,避雷针数量不足,且设置位置很不合理。”王智刚说,“如果老板在建设的时候能严格按照防雷要求进行,或者通过相关机构的防雷验收,也许那次惨剧就不会发生。”

据介绍,我省作为雷电高发地区,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发生雷击5次以上,所造成的雷电灾害事故位列全国第八。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湖南省共计发生雷电灾害事故10146起,造成236人死亡,276人受伤;经济损失超亿元。

“对雷电灾害的防御涉及国计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王智刚说,“烟花厂遭雷击只是危害比较大的情况,更多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他讲述了一个案例。2007年8月5日,长沙市青园路电力科技园N2栋、14栋遭受雷击。由于屋面避雷带暗敷过深,摸灰层较厚,超过国家标准规范,发生雷击时,起不到有效的接闪和泄流作用,N2栋楼顶女儿墙墙角被击垮约15公分,所幸无人员伤亡。但是园内的电梯控制板、8个摄像头、6个门监、14个刷卡器及监控中心机房弱电设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经济损失严重。

打铁更要自身硬

“神话传说中打雷闪电那是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人类根本就无处可藏。”王智刚笑着说,“可也不能任由神仙拿我们撒气吧,所以就算是雷公电母来了,我们也要斗一斗。”

跟雷公电母争斗,一般人可不敢,这需要极大的能耐。省防雷中心通过多年的发展,渐渐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湖南省防雷中心成立于2000年1月,主要从事防雷减灾技术服务和防雷技术应用研究工作。现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118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5人。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工程设计技术评价、防雷工程施工检测、防雷知识普及与宣传、雷电灾情调查与鉴定等,并积极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雷电灾害工程技术防御以及现代防雷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

据了解,由省防雷中心研发的防雷综合检测系统,提高了全省防雷检测服务水平及应对重大雷击事故应急服务能力。其自主开发的“雷电监测预警综合业务平台”在新疆、河北、河南等18个省份被应用推广,成效显著。而牵头研发的“区域雷击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于2013年11月通过了国家气象局的试点验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极大的效果。由中心主编的气象部门第一个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在2014年7月获得实施,填补了农村防雷工程规范体系的空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防雷减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防雷减灾覆盖城市和农村

“防雷减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个地方都要尽量覆盖到。”王智刚说,“特别是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广大农村和学校安全方面更是不能遗漏。”

近年来,省防雷中心重点开展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以较为完善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为长沙市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提供了专业指导,有效保障了项目防雷安全。同时,针对近年来雷击事故频发的情况,加大了对危化场所、通信基站、学校、各类住宅、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查和检测的力度,切实减少和杜绝雷击隐患,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而在农村领域,以溆浦县山背村为例,自1979年以来,该村因雷击死亡11人,受伤245人,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心重点开展了民生工程——山背村雷电灾害防御建设项目,于2015年全面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将控制人员损失风险在1.78×10-6/年,公共服务损失1.5×10-4/年以内,完全满足国际允许值,解除山背村村民遭受雷电灾害的困扰。

校园防雷不可忽视,可是不少农村学校,防雷工作漏洞百出。自2008年起,省防雷中心全面开展了农村中小学校舍防雷工程,目前全省已完成防雷整改工程的学校达到4900多所,建立了有效的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长效机制。

目前,省防雷中心正在组织编制全省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治理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将为全省农村防雷安全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

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雷电灾害,套用一句俗话,打不过躲得起,预警措施做到位,也就不用害怕了。”王智刚说,“比如说机场,在雷电来临前采取措施,调整飞机起飞的时间,那么雷电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据了解,省防雷中心自2009年以来,共计为长沙油库、黄花机场、中石化湖南分公司、长沙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单位、项目提供雷电预警专项服务产品469期,为我省重点建设项目、危化危爆场所、公共交通、通信等行业和民众防御雷电灾害事故起到重要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社会民众的一致好评。

2013年,省防雷中心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建立了由多通道闪电定位仪及大气电场仪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为一体的景区雷电灾害服务平台。该项目的完成对全省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参考作用。2015年,中心与南岳旅游局正式签订了《南岳景区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设协议》,该项目的完成将有效提升南岳景区的雷电灾害防御能力,而省防雷中心科研业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王智刚还告诉记者,目前,省防雷中心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防雷安全。“我们正在不断加大对防雷‘互联网+’的开发和投入,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第一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监测,雷电预警的功效将会越来越完善。”

责任编辑:林洁 20341704@qq.com

猜你喜欢

减灾雷电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雷电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