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披上“美丽的红装”

2016-08-11张珺霞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课件制作网络语文教学

张珺霞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村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农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做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网络;课件制作

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活泼的动画……已经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落后时代。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化已悄然走进了语文课堂,成为语文课上的重要部分。昔日教学课堂中的教授、文字、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面对要实现开放型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让内涵无穷的语文变得索然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农村教育不及大都市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去迎接新课改,大胆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已经成为农村教师所研究的课题。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认为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使师生同时受益。具体体会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更新快,涉及面广,一些课程的辅助资源相对紧缺,教师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尤其是根据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加迫使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改进。

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使语文教学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使语文课堂变得多样而丰富。

例如,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农村学生因经济、观念、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很少到过西沙群岛,在电视、网络上了解也是有限的。为了教好本篇课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播放了一些描绘海滩和海岛美景以及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学生一会儿观赏海滩和海岛的美景,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海滩上到处是形态各异的贝壳,还有庞大有趣的海龟;一会儿仿佛又潜入海底,探索海底的秘密,大海深处,无数的鱼儿游来游去,穿梭不停,美丽的珊瑚千姿百态,好像还听到了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整个观看过程,学生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思想高度集中,情绪十分高涨。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这样设计,短短的一节课40分钟,让学生能观其景、闻其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过去的农村老师只能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儿小黑板,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应用已走进课堂,语文教学设计面非常广,要求教师通今博古,多才多艺,既要教师会说,也要会画,还要能歌善舞,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可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这一切已不再是语文教师的难题了,课文中的人、事、物、唱歌、表演等都能利用网络快速地、真实地展示给学生。一个鼠标,不仅能满足全班同学的需要,更能把古今中外的知识在瞬间汇聚在屏幕上,传递给每个学生。有了网络,就有了课堂的多元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随之达到多样化,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改变了过去教师累死、学生烦死的灌输性教学模式。因此,利用课件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三、信息技术让作业形式丰富多彩

信息技术为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而浩瀚的网络系统给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我在讲授《植物妈妈有办法》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知识,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很多种子的传播方法,有文字的说明,有生动的画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动手收集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老师可以通过校讯通、优学通这个平台,把一些习题共享在上面,还可以配上老师的讲解,家长可以批改,直接可以在网络上交流讨论,不仅提高了作业的自主性、灵活性,也加强了家校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

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比如,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前学生查阅了很多有关地球的资料,包括地球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资源,以及地球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和图片。课后学生们又利用电脑制作了保护地球的宣传手抄报。

五、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语文资源。

如教完六年级《景阳冈》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止停留在书本上,不止对武松的“武艺高超,疾恶如仇”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水浒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经过广大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要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们与教育规律的契合点,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上合理广泛使用,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一定会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黄震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

3.禹飚.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实践和体会.

4.陈带.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初步认识与实践.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课件制作网络语文教学
任务型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探究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