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8-04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耕作全程机械化

王 影

(吉林省东辽县金州乡农机站,辽源  136200)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影

(吉林省东辽县金州乡农机站,辽源136200)

玉米的种植与生产成为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发展形势,要提升粮食作物产量与耕作水平,就要在现代化发展中,利用机械化技术来有效实施。但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玉米 全程机械化 问题 发展对策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政策实施下,玉米生产机械化成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农业发展总体形式上看,我国玉米机械化发展还处在落后状态,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要改变该现象,最好在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实施全程发展。

1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其一,各个基地对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相关政府并没有对新设备的使用下放更多资金,影响了玉米全程机械技术的有效推广[1]。其二,机械设备的生产水平不高,投资回收期长,很多地区的玉米收获期比较短,在不跨区域作业下,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比较低。其三,我国优质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质量相对较低,尽管采用精量播种,但种植出的玉米还存在苗不齐,低产量等现象。其四,玉米种植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玉米机械化种植还不能保证规范性种植,种植中的相关因素影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标准生产。其五,农机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比较低,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近年来,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机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并没有经过一定的培训手段,导致在实际操作期间,损失严重,影响玉米机械使用的积极性。

2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对策

2.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保护耕地技术推广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利用。保护性耕作主要是在旱区缺少雨水、蒸发严重地区、土地贫瘠地区以及水土流失严重、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发展,从而提出的一种保护水土、增产增收的新型耕作技术。保护耕作技术主要对农田实施少耕、免耕,尽可能的减少土壤的耕作现象,它主要能保证种子发芽[2]。利用玉米秸秆、玉米残渣覆盖地表,还可以利用化学药物控制杂草以及病虫害的生长,在这种保护耕作下,不仅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现象,还能提高土壤的抗肥力以及抗旱能力,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由于玉米耕作面积的不断扩大,要实现完全免耕只能适合部分土壤以及自然条件,因此,机械化保护耕作技术成为农业发展中主要的推广技术。

2.2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玉米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实施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简单、方便的技术工程。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但人们在使用该技术期间,要遵循几点建议。其一,利用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能提供土壤肥力,如果连续实施该方法,不仅能改善土壤机质,还能增产玉米产量。其二为过腹还田,由于农业结构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养殖业的不断扩展,该方法不仅解决饲料资源,还能使土壤得到更多有机肥。其三,建造沼气池,在农村建造沼气池,不仅能利用秸秆的有效性,还能节约能源[3]。其四,利用生物菌堆秸秆还田,它是一种快速转化秸秆的方法,能加快秸秆的发酵速度。其五,高温堆肥,特别在秋季秸秆收集期间,能发展为优质堆肥,从而得到更多的无公害肥料。

2.3 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实施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能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全程化的机械过程主要表现在5方面。一是在秋季能够起垄夹肥,利用机械化来保证土壤施肥的深度。二是能对品种进行选择,根据农业种植的温度、一般选择脱水快、品质好、抗病性强的种植品种。三是适时精量早播种,根据土壤的季节性变化,对播种量、播种深度进行仔细分析[4]。四是田间管理,针对玉米苗显垄时期、玉米苗叶期的生长情况,进行及时的防治措施,从而促进玉米的正常发育。五是利用机械进行收获,如:凯斯型联合收割机是一项创新技术,能提高玉米收割的有效性。

2.4 深松技术的推广

机械深松技术主要利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置相应的深松机械,并完成农田的机械化运作。机械深松技术能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使雨水能快速渗透,并减少径流与水分蒸发现象。但由于机械深松技术只能松土,不能翻土,机械作业后期,能保持土壤的完整性,动土幅度比较小。特别在黑土层,由于比较浅,因此不适宜耕翻土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利用机械深松技术,是一项新的革新技术,不仅能使粮食得到有效增产,先进的耕作制度也被人们广泛认可。

3 总结

根据以上对玉米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要在4种农机实用技术下有效利用,保证机械化的全面发展,还要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不断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不仅要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实施基地建设,还要做好农机的售后服务工作,从而保证玉米种植能获得更多产量,提升经济水平。

[1] 叶献伟.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趋势及种业发展对策.种业导刊,2014,(12):8~11

[2] 肖能武,向世标,刘昱,等.十堰市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258~260

猜你喜欢

耕作全程机械化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