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我的对面,聆听新世界的声音

2016-07-31孙滢

中国机电工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太普通长子巨变

我在我的对面,聆听新世界的声音

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原本不相关的一些事情,竟因了某一机缘,从而莫名其妙的搅在了一起。

比如说这篇短文的题目,它本是我今年初写下的。当时我和同事报名去听一个新媒体讲座,主办方来电话说你们来的人多,就让你们领导写一句话吧,我们宣传活动时,也帮你们宣传宣传。我一想,这倒是件好事,就同意了。可写什么呢?既然咱们去的目的是学习,那就得谦虚,同时呢,也得体现出点儿水平。思来想去,想起了小时候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我把它稍加改动,就成了: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写完后我拿给美编看,美编颇不以为然,“您这也太普通了吧?”“太普通了?”好像确实有点儿。我忽然意识到,就在刚刚,我又掉到我小时候天天背语录的那个年代去了。

掉到以前的那个年代去,是很多人常有的事。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落入了旧有的情境模式、思维模式。不过,意识到这些都是后话,当时想的是得不负众望,写出一句有“逼格”的话!

目标一定,立刻闭门静思,一两个小时内,思绪万千,各种可能的句式在脑中一一闪过。但奇怪的是,这些句子竟都没能沉淀下来。倒是最后,一个声音在我的脑海中浮起,“我在你的对面……”我心中一震,我在谁的对面?是演讲者吗?好像又不是。我大脑快速转动,我在对面,我在对面……我突然明白了,我在我的对面!我只有在我的对面,才能聆听新世界的声音!

我把这句话又拿给同事们看,大家一致通过。至此,有“逼格”的话总算是完成了,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这个巨变的年代,想起了旧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崛起,越想越觉得,我必须在我的对面。

后来我也几次想以此为题写篇文章,无奈,机缘未到,竟然迟迟不能落笔。可就在两天前,一篇题为《对共和国长子现状的忧虑与思考》的文章,让我又想起了这句话,翻来覆去,不能释怀。虽然我并不确定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是否准确,但总觉得它表达的一些意思,有和“我在我的对面,聆听新世界的声音”相似的用意。

《对共和国长子现状的忧虑与思考》的作者长期工作在装备制造领域,曾当过机械工业管理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在这篇文章中,他对一汽、一重等共和国长子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如何少一点‘长子文化’,多一点创新文化、开放文化、学习文化,占据行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制高点。如何结合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改变和创新企业的生态环境等等”的建议。

我认为孙伯淮理事长这篇《对共和国长子现状的忧虑与思考》非常好(见本期P48),值得所有的企业读一读。尽管很多企业可能日子并不难过,甚至还可能领一时之先,但这并不说明明天就不会遇到和一汽、一重相类似的问题。就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的同事也写了一篇《苹果的最大危险,是对危险的视而不见》。——谁能想到,如日中天的苹果,一季度营收会大跌13%呢?我认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长子文化”也好,还是其他的旧有的“成功文化”也好,都可能成为企业继续前进的束缚,只有敢于扬弃它,企业才能获得新生。更极端点说,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你只有站在你对面,才能听到来自新世界的声音!

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猜你喜欢

太普通长子巨变
2022 在巨变的时代中
命苦
拜 佛
数字:巴渝大地沧桑巨变
如梦40年:沧海桑田,中国巨变
绿豆汤
辉煌巨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建设鞍钢文化再创“长子”辉煌
礼尚往来
中国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