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6-07-26薛乐洋

肝脏 2016年6期
关键词:转换率病毒学卡韦

薛乐洋



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薛乐洋

223002江苏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科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恩替卡韦对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及52周血清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病毒学反弹率。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12周后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及ALT复常率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相比差异也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治疗24周后较恩替卡韦组相比,HBeAg转阴率较高(P<0.05)。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52周后相比,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较高,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较低(P均<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相比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生化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以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作为促进肝损伤及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则易导致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的发生发展[1]。因此,若想获得较为显著的疗效,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病毒复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对肝细胞损伤与疾病的进展达到减缓及控制的目的。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为干扰素以及核苷(酸)类似物,其中恩替卡韦即为应用范围较广的核苷(酸)类似物,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抗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较低的优势[2]。现我院针对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及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 9月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了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血液障碍疾病者;排除了合并严重心肺脑等器质性疾病者[3-4],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每组各45例。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0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2.3) 岁,HBV DNA(7.8±7.2)log10拷贝/mL,ALT均值为(124.5±145.6) U/L。恩替卡韦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22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3±2.7) 岁,HBV DNA(7.7±7.3)log10拷贝/mL,ALT均值为(125.4±142.3) U/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方法:隔日皮下注射1次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00013,规格:300万IU/支,生产批号:86904274000073],每次5 MIU。恩替卡韦组方法:每日口服1次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0.5 mg×14片,生产批号:20130211),每次0.5 mg。两组均随访58周[5]。

三、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及52周血清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HBV DNA载量较获得应答后的载量最低值上升1 log10拷贝/mL以上)、病毒学反弹率(HBV DNA载量较治疗前水平高或超过5 log10拷贝/mL)[6]。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各观察指标对比

重组人干扰素α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12周后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及ALT复常率相比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二、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各观察指标对比

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24周后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组人干扰素α组治疗24周后,较恩替卡韦组相比,HBeAg转阴率较高(P<0.05),见表2。

三、两组患者治疗52周后各观察指标对比

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52周相比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较高,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较低(P均<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各观察指标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各观察指标对比[例(%)]

注:与恩替卡韦组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52周后各观察指标对比[例(%)]

注:与恩替卡韦组相比,*P<0.05

讨论

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乙型肝炎病毒长期存在且不断复制可显著增加慢性炎性组织学活动性及肝硬化发生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调查中还指出,慢性乙型肝炎HBeAg、高载量的HBV DNA水平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发展可具有密切的相关性[7]。因此,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应以提高HBeAg转阴率或转换率作为关键,从而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不高,需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以达到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HBV感染机体后直至发病期间,若机体的免疫应答未能达到充分的水平,此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无法获得显著疗效。另外,若机体正处于免疫较强或已经表现为黄疸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样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同时对肝脏的正常生理状态增加了负担,甚至可引发肝功能损伤以及肝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8-9]。

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且较为常用的两类药物分别为干扰素α及以恩替卡韦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是目前医学界较为公认的一类抗病毒药物,具有高效的免疫调节和诱生抗病毒蛋白作用,对病毒学应答有满意效果。据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重组人干扰素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可产生较高的HBeAg转换率及转阴率,其非活性成分主要为羟乙基淀粉-40和氯化钠,该药物不含有防腐剂及血液提取成分,其作用机制为通过促进诱导细胞内抗病毒活性,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对细胞内表达抗病毒蛋白的过程产生激活作用,从而降低HBV的RNAs,达到抑制HBV复制,消灭HBV的目的,具有显著的抗病毒疗效,但可能产生较大的副反应,这点仍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0-11]。而恩替卡韦相比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所产生的临床疗效较低,疗程不固定,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HBV的复制直接产生抑制作用,且给药途径相比于皮下注射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更加简便,仅需口服给药即可获得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12-13]。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收治的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展开研究,分别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及恩替卡韦治疗,随访52周,并分别于12周、24周与52周评价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于12周、24周的临床疗效基本呈现出明显差异,但重组人干扰素α-2b于治疗第24周开始已表现为较高的HBeAg转阴率,提示重组人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相比,有较好的HBV DNA抑制效果,但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仍不尽人意,猜测可能与核苷类药物与重组人干扰素作用机制不同有关。本研究还发现,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与恩替卡韦组治疗52周后相比,未检测到HBV DNA、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较高,病毒学突破率及病毒反弹率均较低(P均<0.05),提示重组人扰素α-2b相比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通过有效抑制HBV DNA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减少肝脏纤维化的形成,使血清指标ALT恢复正常,可更快地获得治愈目的,这与AokiYH 、TalalAH 等的研究基本一致[14-15]。但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能对二者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作出详细地判断,仅说明在随访52周期间,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疗效相比于恩替卡韦更加显著,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长期追踪随访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研究结果,而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1 ]李敏然,刘红磊,郭军雪,等.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国际病毒学杂志,2013,20:262-265.

[ 2 ]杨彩芳.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2-73.

[ 3 ]Ogasawara K,Terada T, Katsura T, et al. Hepatitis C virus-related cirrhosis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epatic drug transporters.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2010,25:190-199.

[ 4 ]Druyts E,Thorlund K,Wu P,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2a or Alfa-2b Plus Ribavi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Infect Dis,2013,56:961-967.

[ 5 ]朱义玲,陈丽,赵卫峰,等.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123-125.

[ 6 ]Lalezari J,Asmuth D, Casir′ A, et al. Short-term monotherapy with IDX184, a liver-targeted nucleotide polymerase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2,56:6372-6378.

[ 7 ]Hashemi N,Araya V, Tufail K,et al. An extended treatment protocol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for hepatitis C recurrenc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orld J Hepatol,2011,3:198-204.

[ 8 ]谢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水平与恩替卡韦长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3-34.

[ 9 ]姚正钢,邓秋月.小剂量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31-1132.

[10]韦新焕,马丽霞,张晶,等.血清铁蛋白是慢性丙肝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应答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北京医学,2012,34:1088-1090.

[11]范文君,侯金林,江家骥,等.应答指导治疗策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评价.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19-22.

[12]Pattullo V,Heathcote EJ,Wong DK. Superior 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in Asian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Hepatol Int, 2010, 4: 723-731.

[13]田豫萍.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24.

[14]Aoki YH,Ohkoshi S,Yamagiwa 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elevate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during pegylated-interferon α-2b plus ribavirin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Hepatol Res, 2011, 41: 118-125.

[15]Talal AH, Perlman DC,Des Jarlais DC. Quality of ca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n Intern Med,2011,154: 213-214.

(本文编辑:钱燕)

(收稿日期:2015-12-29)

猜你喜欢

转换率病毒学卡韦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太阳能硅片表面损伤层与转换率的研究
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